近代史作业PPT
•
跟党走吧,一起出发
• 会议刚开始不久,会场后那扇虚掩着的后门突然闯进一个穿着竹布长衫的中 年男子(后据有关人士回忆,此人是法租界巡捕房探长程子卿),他朝四下 环视一周。代表们问他干什么,那人含糊其词地说:“找社联王会长?”又 说:“对不起,我找错地方了。”然后,匆忙退出。距李汉俊寓所第三家确 实是上海各界联合会的会所,但各界联合会没有会长,也没有人姓王。马林 问代表,是否认识此人,代表们都说不认识,富有秘密工作经验的马林当机 立断:“一定是密探,我建议会议立即停止,大家分别离开。” 会议被迫中断,出席会议的人员除李汉俊和陈公博外,立即离开了会场。十 来分钟后,法国巡捕房派了一个法国总巡、两个法国侦探、两个中国侦探、 一个法国士兵、三个翻译共9个人包围了李汉俊家,并进入室内搜查盘问。
•
跟党走吧,一起出发
•
北京代表刘仁静坐在马林身边,把张国焘的话译成英语,讲给马林听。会上, 马林代表共产国际致词:“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具有重大的世界意义。 共产国际增添了一个东方支部,苏俄布尔什维克增添了一个东方战友。”马 林在会上滔滔不绝,讲了很长时间。
• 散会后,代表们分批走出“李公馆”。和大多数上海人一样,寓所前门望志 路106号是关着的,代表们经后门贝勒路树德里(今黄陂南路374弄)离开会 场。
•
•
•
跟党走吧,一起出发
我们之所想。。。
★PPT主题: 围绕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主要剖析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历 史条件以及历史意义。
★选择的原因:在新文化运动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作为新文化的一部分被引入 中国;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工人阶级政党的产生推动 了近代中国的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必须具备两方面的条件: 一个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另一个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大发展,在此 基础上通过先进知识分子的桥梁作用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中国工人阶级的 政党——中国共产党产生的条件才成熟。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相结 合,才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
1920年10月,李大钊与张国焘等成立“中国共产党北京支部”,李大钊被推 为书记。几乎在同一时间里,从1920年秋至1921年春,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 义者在武汉、长沙、济南、广州等地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同时,在日本、 法国留学的中国先进青年也在当地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
中共创立的条件
跟党走吧,一起出发
跟党走吧,一起出发
上海望志路106号李书城寓所的简介: 这座20年代典型上海民居风貌的两层石库门楼房,原来叫作“树德里”,是上海共 产主义小组代表李汉俊及其哥哥李书城的寓所。建筑风格中西合璧。青砖主体, 乌漆大门,格子厢房,继承了书香门第的传统;而点缀的红砖,与教堂相似的拱 门浮雕,以及仿西假窗,依稀可看出那时西风的风行。1921年7月,中共第一次 全国代表大会就在这里召开。新中国建立后,上海市人民政府经过调查核实恢复 了“一大”会址原貌,建立了“一大”会址纪念馆,并对外开放。1961年被国务院公 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5月27日,在上海解放50周年的喜庆日子, 扩建近一年的新馆重新开放。今年是建党80周年,1月至5月,已有近22万人次前 去参观,仅6月1日至11日,便有5万多人参观,大大超过往年纪录,最多的一天 参观者超过一万名。
跟党走吧,一起出发
一大召开主要内容
◆确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 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纲》 党的纲领: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 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 ◆党的中心任务: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选举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张国焘任组织主 任。
• 会议7月25日、26日曾休会两天,起草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和工作计划等会议文 件。根据马林在第一次大会上的提议,推选成立了起草纲领和工作计划的委 员会,由张国焘、李达、董必武组成。经过休会两天紧张地工作,起草了党 的纲领和决议。 7月30日晚,举行中共“一大”第六次会议。会议依旧在八点以后举行。马林 和尼柯尔斯基出席了会议。原定议程是由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对会议讨论的各 项问题发表意见,然后讨论通过党的纲领和决议。
跟党走吧,一起出发
• 请大家跟我们一起观看一个视 频,对一大召开有大概的了解
一大召开
一大召开的时间:1921年7月23日至7月31日 •
跟党走吧,一起出发
一大召开的地点: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后称望志路106号,现改兴业路76号) 召开。后来由于会场受到暗探的注意和外国巡捕搜查,会议的最后一天(7月31日)改 在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 人物代表:出席大会的各地代表共12人 上海小组的李达、李汉俊 武汉小组的董必武、陈潭秋 长沙小组的毛泽东、何叔衡 济南小组的王尽美、邓恩铭 北京小组的张国焘、刘仁静 广州小组的陈公博 旅日小组的周佛海 共产国际代表马林 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尼克尔斯基出席了会议。
1、阶级基础——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成长壮大。 中国工人阶级产生初期发展缓慢,甲午战争后得到迅速发展。1914年总人数 达到120万,一战中外国列强忙于战争,中国民族企业乘机大发展,到1919 年中国工人阶级已达到200万。“五· 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在后期参加了运 动,并成为运动中心和主体。运动证明中国工人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 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表明工人阶级已发展成熟,为中共的创立奠定了阶级 基础。 2、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辛亥革命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就有一定影响。比较早接触和介绍马克思 主义的人物有梁启超、孙中山、朱执信等。十月革命后,李大钊于1918至 1919年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 胜利》等三篇文章,大肆讴歌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传播马克思 主义的先驱。“五· 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运的相结合。运动后,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运动前只限于知识分子,运动后深入到 工运中。
• • • • • • • • • •
跟党走吧,一起出发
情景重现:
• • • • 1921年7月23日晚,上海望志路106号那扇黑沉沉的大门后,谱写着中国革命史诗的起 首句,它的韵律深沉而又凝重…… 1921年夏,操着湖北、湖南口音的,江西、山东、广东、贵州口音的,乘长江轮、坐 长途火车的,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们朝着同一个目的地——上海汇拢。他们行动 秘密,毫不声张。 在1921年7月23日那天曾散发出黄晕的灯光,屋外是沉沉的夜,它像是要指引摸黑前行 的路人。对着望志路寓所前门的是一畦畦菜地,四周蔓草丛生,行人稀少。 夜幕下,代表们陆续到达会场,围坐在长桌四周,8点以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 表大会正式开幕。这一天,距离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还不到一 年时间。 二十四岁的张国焘被推选为会议主持,毛泽东和周佛海担任记录。张国焘在报告了大 会筹备经过之后,提出大会的议题,即制定党的纲领、实际工作计划和选举中央机构。 他还念了陈独秀交给陈公博带来的信,信中谈了四点意见:“一、党员的发展与教育; 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运用;三、党的纪律;四、群众路线”。
•
• 当晚12点左右,代表们不约而同地来到了老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部,也 是陈独秀寓所。 • “一大”代表消失在黑夜中后,在这间屋子聚会,决定转移会址,几天后, 中国共产党在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诞生了。 • 下午6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共“一大”圆满结束,代表们当夜离开嘉兴城。 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那艘在波涛中轻轻摇晃的画舫,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摇 篮 。
跟党走吧,一起出发
我们瞻仰她,我们联想她: • 那带有殖民色彩的矾红色半圆 形门楣,呈现巴洛克式卷涡状 水草花式。粗重厚实的花岗岩 门洞下,如潮的人群正从全国 各地涌来,瞻仰红色火种的传 播地。叩响那对黑色石库门上 的闪亮铜环,人流与历史在这 里交织,肃穆与景仰凝聚成一 种力量。陈列柜中那些泛黄的 书卷,是开启历史大幕的钥匙, 而那如织的人流不断地探寻着 历史的足印,留下的是一长串 崇敬。
跟党走吧,一起出发
《中国共产党党纲》
跟党走吧,一起出发
一大召开的历史意义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通过 先进知识分子的桥梁作用,把两者结合起来的产物。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终于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它不仅 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同时也 标志着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还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使中国革命成为 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中国共产党的出现,使中国有了全新的以共产主义为目标、以马克思主义为 指导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在中国现代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重走一大
晨星小组
跟党走吧,一起出发
请先看一张图片
大家知道这是什 么地方吗?
点我啊,点我就 知道答案了!!
跟党走吧,一起出发
一大的党址: 上海望志路106号李书城 寓所
• 这幢房子始建于1920年秋 天,坐北朝南,砖木结构, 外墙青红砖交错,有着浓 厚的中西合璧色彩。这里 就是闻名中外的中共“一 大”会址,原法租界望志 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
跟党走吧,一起出发
具体地说,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队伍, 主要由三种类型的人物所组成: • 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 代表人物为李大钊、陈独秀。 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代表人物为 毛泽东、周恩来等。 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 期的活动家。代表人物为董必武等。
•
•
跟党走吧,一起出发
跟党走吧,一起出发
原中国同盟会会员、 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 , 同样为了马克思主义传播 作出极大的贡献
跟党走吧,一起出发
他们做了什么? ◆1919年,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第一次向中国人民系 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 陈独秀也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在上海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号召青年 从事“宣传运动”、“工人运动”。 ◆1920年,进步青年陈望道翻译了《共产党宣言》。随后马克思、列宁的一 些著作被陆续翻译出版,介绍到中国来。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青年知识 分子,通过比较、思考,逐步划清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和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界限,并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