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哈耶克新自由主义思想的评述.

关于哈耶克新自由主义思想的评述.

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学科论文课程:现代西方政治思潮题目:关于哈耶克新自由主义思想的述评学院:教育历政系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学号:122004011008姓名:方金宪关于哈耶克新自由主义思想的评述姓名:方金宪,2012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摘要:自由主义是近代以来西方社会的主流政治思潮之一。

其基本特点是强调个人自由的首要性,并保障个人的自由权利作为政府基本的甚至唯一的目的,把宪政与法治作为实现这一目的的主要手段。

自由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它倡导的一系列原则,深刻地影响了西方社会的历史进程,并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现代西方社会的政治面貌。

“自生自发秩序”这一概念是由冯·哈耶克在其一系列著作中归纳论述。

哈耶克的自由主义思想对中国现阶段及未来的发展具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在哲学、法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层面宏观的理论把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洞见哈耶克自由主义思想,从中辨析自由建构逻辑,内容取向。

关键词:哈耶克;新自由主义;社会福利;纵观哈耶克整个思想体系,我们可以发现,哈耶克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家,在经济学上有着重要的理论贡献,同时他也在政治学理论、法学和哲学等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并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思想体系。

下面我们就结合哈耶克的经济和政治理论,对他的社会福利思想进行分析和评价,也就是说要想真正理解和把握哈耶克社会福利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实质,就必须将其放在整个的思想体系中加以考察,那么哈耶克关于社会福利的思想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其实质是什么,有否合理性,对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有着怎样的影响呢?在回答这一系列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就整个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其复兴的背景作简单的介绍,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哈耶克及其思想。

一新自由主义发展历程新自由主义是和古典自由主义相对照而言的一种新的理论体系,它是在古典自由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在和凯恩斯主义不断的斗争中产生、发展并壮大起来的。

从20世纪20︿30年代的创立到70年代的勃兴,大约经历了50多年。

在这50多年的时间里,应该说新自由主义发展的并不是很顺利,尤其是和凯恩斯主义的斗争失败后,新自由主义一度处于一种边缘学科的地位中,很少受到人们的重视。

只有到了20世纪70年代,新一轮经济危机爆发,证明主张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并步能完全解决资本主义国家的危机,在这样情况下,新自由主义趁机抬头并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

具体来说新自由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创立、冷落、兴起以及全球蔓延时期,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经济学理论、思潮,产生于20世界20︿30年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伴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建立,古典自由主义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压抑和挑战,新自由主义便是在这样的情景下产生的。

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又一次出现了高失业、低增长、高通货膨胀的新一轮“滞胀”时,新自由主义才找到重新登上历史舞台的机会,并逐渐兴起。

新自由主义的兴起与凯恩斯主义的破产有着密切的关系,20世纪70年代的新一轮“滞胀”主要是由1974年的“石油危机”和一系列社会问题引发的。

面对这些问题,政府如果过度干预,就必然引起行政支出的增加,而行政支出主要是由税收来承担的,自然也就必然会引起税收的加重,税收加重又反过来进一步促使“滞胀”的恶化。

凯恩斯理论面对这样的一种恶性循环可以说是束手无策。

虽然新自由主义同样也无法迅速的解决经济滞胀问题,但是国家干预也并不能完全消除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危机,这样凯恩斯主义的“失灵”就为新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提供了一种实践上的口实。

凯恩斯主义在经济滞胀和新自由主义的双面夹击下逐渐丧失掉了自己主流地位,而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主张开始重新抬头。

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直至今天新自由主义出现了伴随全球化不断向世界各地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蔓延的趋势,当然也包括中国在内,至此,新自由主义完成了它从冷落到复兴再到全球蔓延的一系列步骤,并一直在各个国家的思想界和实际的社会政策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哈亚克社会福利思想的基础哈耶克的社会福利思想是建立在他的政治和经济理念基础上的,可以说他的社会福利思想恰是其政治和经济理论的体现。

如前所述,哈耶克在长期的理论研究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而这个思想体系又是以其的经济和政治理论为核心内容的,因而我们需要对哈耶克的这些核心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而哈耶克的这些经济和政治理论所涉及到的范围比较广,内容也比较多,所以在这里我只对和社会福利思想有关的一些理论主张作简单的介绍,并总结为以下几点,首先我们来看看他关于自由,关于社会正义的政治主张。

1.哈耶克的政治理论哈耶克在对自由进行论证时认为,自由就是“一个人不受制于另外一个或一些人因专断意志而产生的强制性状态”自由的意义在于“一个人自行决定什么样的需要和谁的需要在他看来重要”,哈耶克始终认为自由是和个人责任密不可分的,个人责任要求我们对自己的命运负责,不承担个人责任也就意味着对自由的丧失,个人只对自己的行动负责,而不应当对同样具有自由的人承担任何责任。

从他的个人责任和自由的关系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一个人因失业而失去了生活保障,那么仅仅是这个人自己对失业负责,不需要别人来为他的失业承担任何责任,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所实行的失业保险在哈耶克看来并不是对自由的保障,而恰恰是对自由的一种恶意篡改,因为它将个人责任和个人自由截然分开,因而从其的这种自由观出发,就不难推算出在哈耶克那里并不看好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因为一些社会保障在发挥作用时往往是以某些人的个人自由为代价的。

哈耶克在论证国家和个人的关系时认为,要使所有的人都享有尽可能多的自由,就不能否认强制的必要性。

在他看来尽管强制是一种罪恶,他将人类彻底沦为实现目的的工具,然而若强制以众所周知的规则为依据,它就会有助于个人追求自己的目标和个人自由的实现,这样就需要国家和政府来实施强制的功能。

但是,如果不对国家和政府的作用给予限制,个人的自由又会受到伤害,这一点和其他自由者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把国家看作是“必要的恶”。

从他的这种国家和自由的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到,哈耶克是反对国家“集权主义”的,也就是说反对中央集权制式的统治,而这也是为什么哈耶克一些专著直到了改革开放后才不断引入中国的原因,在计划经济时期,我们国家一直是把哈耶克的一些著作看作为“禁书”。

在他看来不但集权制的国家其自由是难以保障的,即便是在西方国家中,过多的侧重于政府和国家作用的凯恩斯主义也是对自由的一种亵渎。

在这样的情况下实施社会保障制度就成了限制人们自由的一种工具,也就很难达到福利学家们所畅想的一种平等的结果。

比如中国在计划时期所实行的一系列企业保险,便是对劳动力自由流动的一种限制,不但劳动力自由市场难以形成,就是自由市场经济也难以保障。

在哈耶克的政治理论主张中,我认为最能体现其社会福利思想的就是他的关于正义的观点。

哈耶克在关于正义的问题上一直奉行的是程序正义论的观点,认为只要市场过程本身是合法而公正的,其具体结果导致谁贫谁富是无可指责的。

他反对所谓的社会正义。

在他看来社会正义的典型特征是,它并不关注保障个人自由不受强制和干预以便让每个人都追求其自身利益,而是关注社会机制的特定结果,即在经济分配的结果上体现具体的社会目标或正义原则。

哈耶克认为这种正义不关心程序和过程的公正性,而只对分配结果感兴趣,因而是一种目的论的理论。

他认为社会正义的原则经常设置某些特定的标准来干涉分配,比如两个相当普遍的分配观念是应得和需求,即要求社会的产品和服务遵循个人是否应得的道德标准或者根据个人的需求来分配,由于这种道德标准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因而很难做到真正的公正和正义,并且他认为还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那就是以社会正义为导向的社会政策往往会变为个人或者利益集团谋取私利的工具。

这样可能就会出现两种极端,一方面是,利用自己的努力可以获得自身保障的人反而会获得更多的政策保障,另一方面就是其他人更加没有保障。

利用社会工作的视角对这一矛盾进行分析的话,意思就是说,强势群体反而获得了政策保障,而弱势群体却更加的没有了保障,即强势更强弱势更弱,而这样的结果恰是和社会正义原则相背离的,会导致更加的不合理和不公正。

从哈耶克关于正义问题的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哈耶克是反对类似于福利国家的大规模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政策的。

在他看来这种以社会正义为目标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政策不但极大的限制了人们的自由,对个人自由造成了损害,而且由于不重视程序或过程的公正性,反而会使社会不正义。

2.哈耶克的经济主张我虽然将哈耶克的政治和经济主张分开来论述,但其实二者是相互联结在一起的,是不可分割的,具有内在一致性。

比如对集权国家的批判是和他对自由市场的推崇联系在一起的;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与他对计划经济的批判相对照;他的程序正义论与经济的不平等的必然性又有着相似之处等,也就是说很难将其的政治和经济主张区分开来。

因此在这里我们只对哈耶克的关于效率和平等的关系的问题展开论述。

在平等与效率的这种矛盾中,哈耶克和其他新自由主义者一样侧重于效率。

哈耶克认为平等作为一个社会目标,当然是要争取实现的,但不能强求平等,否则只会损害效率,也不能获得真正的平等。

哈耶克指出,即使市场经济程序不可能给人们带来公平的分配,但如果采用行政的、组织的手段,实行诸如“收入均等化”或“公平分配财富”这样一些措施去设法“纠正”市场秩序的缺点,那将是对市场秩序本身的破坏。

他认为靠行政手段来调节收入,那样的话不仅不会实现公正的理想,而且还会造成更大的不公。

所以哈耶克坚持认为,建立福利国家的一套做法是有损自由的,是以效率的损失为高代价的,只有个人的行动才可能是公正的。

由此可见哈耶克在平等问题上的立足点是机会平等或起点平等,而不是结果平等或分配的平均主。

从哈耶克的政治和经济理论主张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哈耶克的一些主张和观点有点极端,比如他的正义观就属于一种极端的类型,但他自由主义思想中的某些成分,比如自由和个人责任相辅相成的观点以及正义的观点为其社会福利思想中个人自由权利奠定了基础,也为当前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合理划分国家责任和个人责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启示。

三哈耶克的社会福利思想哈耶克的社会福利思想可以说更多的是体现在他对福利国家批评上,通过对福利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度本身设计以及制度所能真正起到的效用的批评来论述自己的社会福利思想。

下面我们就结合他对福利国家的批评来谈谈哈耶克的社会福利思想。

1.对福利国家的批评哈耶克认为福利国家具有短视和低效的倾向,他认为福利国家中的政府在解决社会问题和提供社会保障方面形成了一种垄断性的地位,也就是说福利国家中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种垄断行为,这种垄断性制度由于缺乏竞争的挑战,长期下来会导致低效,政府以排他性权利提供的服务会造成福利的过剩或者是不足,也就是前面提到过的会造成两种极端行为: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