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卷第5期玻璃与搪瓷·29·化温度分别为1650。
C和1720℃以上,这决定了E玻璃纤维的熔化困难。
本文以E玻璃纤维为例,对其生产过程中玻璃液的澄清方法和机理进行总结与分析。
1E玻璃中的气泡来源玻璃中的气体是形成气泡的根源所在。
气体的存在状态主要有三种:可见气泡、溶解气体及化学结合的气体。
在玻璃纤维生产中,任何一种状态的气体都可能产生可见气泡,将直接导致拉丝作业的中断。
1.1物理引入的气体当E玻璃纤维配合料进入玻璃熔窑后,在高温作用下,配合料表面的低熔点成分首先开始熔化,该过程中会把配合料中一些空气裹入,形成大量气体。
这些气体大部分会在进一步的硅酸盐反应中排出,但也有一部分气体在澄清区排出,该阶段形成气泡的气体成分主要是H:0、N:、O:和CO:。
1.2矿物分解的气体体的矿物。
如石灰石(主要是CaCO,)、叶腊石(AI:0,·4SiO:·H:0)等,在分解时会释放出大量的CO:和H:0,这些矿物在5000C以上开始分解,大约到10000C基本结束。
生翻燃瓣嚣罢髹蒜譬淼体隐图1-Sch…ematic…illustrat…ionofm—eltingp图ro卿。
在玻璃熔化初期,玻璃熔体较少,配合料仍主要以粉状或半粉状存在,气体易于排出;排出的气体同n.tx.f配合料产随着玻璃熔体逐步增多,气体的排出就必须要克服熔体..“…””11“一…~”……”一的表面张力,由于此时熔体温度偏低,黏度很大,某些气体的inE—gl鹊。
胁。
,fuma。
e排出就变得十分缓慢。
因而,很多气体就随着玻璃液的流动进入了澄清区,该阶段形成气泡的气体主要是CO:和H:0。
1.3燃料产生的气体一些燃料中含有硫化物,在熔窑空间燃烧时产生sO:。
这些硫化物可以与配合料、玻璃液相互作用形成硫酸盐,然后再次分解放出sO,或sO:。
此时形成气泡的气体主要是SO:或sO,。
另外,耐火材料的质量缺陷以及窑内气压的波动所引起的外界气体侵入等都可能会在玻璃熔体中形成新的气泡。
2E玻璃澄清方法及机理无论玻璃配方的开发还是熔窑结构设计,对玻璃液的澄清效果影响都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
能否获得澄清良好的优质玻璃液也是评价玻璃配方和熔窑设计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玻璃澄清机理不同,玻璃的澄清可以分为化学澄清和物理澄清。
2.1化学澄清玻璃液的澄清过程是玻璃气泡中的气体与玻璃中溶解的气体以及熔窑内气体的气体交换过程。
它与各气体在玻璃液中的溶解度和扩散度有关,即玻璃液中各气体的浓度分布对气泡澄清影响较大。
澄清剂的澄清机理是基于不同温度阶段产生的气体造成的分压变化,强制玻璃中的气泡增大而破裂的。
在高温澄清阶段,窑内气体、气泡中气体及液相中气体三者之间存在动态平衡,三者之间的转换取决于气体在各相中的分压,转换关系如图2所示。
这种平衡除了与气体在各相分压有关,还与气体种类、气体在液相中的溶解度及温度有关。
当A气体进入B气体气泡中时,气泡总压升高,B气体分压降低,促使液相中溶解的气体进入气泡,使气泡长大。
而熔制温度越高,气体在液相中溶解温度越低,液相中气体越容易进入气泡而上升。
第38卷第5期玻璃与搪瓷·3l·周的玻璃液,强制澄清。
同时鼓泡可以加强玻璃表层与底层的对流,有利于玻璃液温度的均匀‘引。
鼓泡装置一般设置在熔窑玻璃液热点附近,如图3所示。
鼓泡推动着两股环流向前后两个方向运动,右侧的环流有阻挡玻璃液同流的作用,左侧的环流迫使配合料有较长时间滞留在熔化区域中,进行充分熔化,而不会很快越过鼓泡带进入澄清区,即不会跑料。
图3玻璃纤维池窑鼓泡示意图Fig.3SchematiciUustrationofbubblingindassfiberfurnace由于玻璃液中鼓泡管内径很小,尽管玻璃液表面张力不大,但表面张力形成的毛细压力仍然很大,鼓泡嘴腔体气体压力必须要积聚到最大值,达到毛细压力才能形成气泡。
升高的压力一旦超过受毛细压力控制的临界值,气体就会迅速向鼓泡嘴外膨胀,膨胀过程中,随气泡的长大,毛细压力迅速减小,使得膨胀速度很快。
同时随气泡位置上升,气泡承受的静压也同步减小,这时气泡内部气体的分压迅速减小,玻璃液中存在的一些气泡会由于分压的压差被鼓泡吸引、聚集、破裂。
鼓泡鼓出的气泡的大小决定于浮升力与黏滞力和惯性力之间的相平衡。
2.2.2电助熔随着电助熔技术的日趋成熟与完善,在玻璃纤维熔窑设计中越来越依赖于电助熔技术。
电助熔的引入不但使玻璃池窑的温度工艺制度的调整更加灵活,而且对玻璃的澄清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从而减少生产中对化学澄清剂的依赖。
电助熔的电极在玻璃液内部加热,插入玻璃液内的电极是产生对流的主要根源。
由电极引起的玻璃液对流流速很快,比火焰窑内玻璃液流速要大好几倍,使电极区域内的玻璃液对流大大强化,有利于气泡的吸收合并长大进而上升排出。
另一方面,电极供给热能,在玻璃液内形成高温,与,f吉J同玻璃液形成温差,从而产生循环流,对玻璃液澄清有很大益处。
循环流情况与电极的位置、窑体形状尺寸等有关。
2.2.3熔窑结构无碱玻璃纤维的生产一般采用单元窑。
配合料在矩形的窑体内经历熔化、澄清、均化过程。
根据配合料在窑内熔化情况,单元窑大体可以分为熔化区、澄清区、均化区,分别以料线、泡界线作为区分。
三个区的能量分布对玻璃液的熔化效率及澄清起到至关莺要的作用。
传统的无碱玻璃纤维由于大量使用石灰石、硼酸等气体率较高的原料会带入玻璃熔体中大量气泡,因而能量分布会倾向于澄清区,加快气泡排出。
熔窑的熔化控制包括澄清控制抑或均化控制,取决于每个过程的熔制时间。
合理的熔制过程应满足最短的熔制时间和合理的停留时间,即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优质的玻璃液。
熔窑设计时,流液洞位置尺寸也十分重要”J,它既是作业区与熔化部的连接通道,也是二者的分隔区。
其位置和尺寸直接决定了窑内玻璃液的流动情况,它必须要保证窑内最优质的玻璃液优先通过流液洞进入拉丝作业区。
目前全氧燃烧技术已在无碱玻璃纤维池窑上得到广泛应用。
其最大的优点是减少N:等不参与反应的气体的排放,大大降低了能耗。
燃烧时无氮气引入,致使窑内空间的分压大大降低,从而使玻璃液中由空气形成的气泡更易于排出¨J。
氧气与天然气反应形成大量水分,水分可以降低玻璃表面张力,加速了玻璃液中气泡的破裂。
无碱玻璃纤维的澄清方法与机理作者:田英良, 徐言超, 张铁柱, 程金树, 梁新辉, TIAN Ying-liang, XU Yan-chao,ZHANG Tie-zhu, CHENG Jin-shu, LIANG Xin-hui作者单位:田英良,程金树,TIAN Ying-liang,CHENG Jin-shu(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徐言超,张铁柱,XU Yan-chao,ZHANG Tie-zhu(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山东,泰安,271000), 梁新辉,LIANG Xin-hui(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124)刊名:玻璃与搪瓷英文刊名:GLASS & ENAMEL年,卷(期):2010,38(5)被引用次数:1次1.南京玻璃纤维工业设计院玻璃纤维的生产及应用 20022.杨尊先;岳爱文;敬承斌芒硝及玻璃氧化还原数对玻璃液澄清效果的影响[期刊论文]-玻璃与搪瓷 2000(06)3.A G Fedorov;L Pilon Glass foams:formation,transport properties,and heat,mass,and radiationtransfer 2002(311)4.宋力昕;乐军;姜宏池窑鼓泡对熔制玻璃质量和产量的影响[期刊论文]-硅酸盐通报 2003(3)5.Wang Jian;Zhou Zhihao Investigation into glass tank geometry by means of a mathematical model 1992(01)6.孙承绪全氧燃烧池窑中若干技术问题的探讨[期刊论文]-玻璃与搪瓷 2002(01)7.B Balkanli;A Ungan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bubbler behavior in glass melting tanks 1996(01)1.刘宗明.韩韬.段广彬.LIU Zong-ruing.HAN Tao.DUAN Guang-bin全氧燃烧玻璃纤维窑炉数值模拟研究[期刊论文]-建筑材料学报2011,14(2)2.龙文基无碱玻璃液的氧化-还原反应与气泡[期刊论文]-玻璃纤维2004(1)3.王宏韬.褚占彪.李楠玻璃纤维车间空调设计中几点体会[会议论文]-20094.徐鸿志.王英.王永在.牛金叶.XU Hong-zhi.WANG Ying.WANG Yong-zai.NIU Jin-ye X射线荧光光谱法分析玻璃纤维中主、次量元素成分[期刊论文]-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6,42(11)5.石贤斗.SHI Xiandou浅谈玻璃纤维生产中气泡的形成[期刊论文]-玻璃纤维2005(5)6.祖志德.刘楷斌.唐志赳.Zu Zhide.Liu Kaibin.Tang Zhijiu热收缩机在玻璃纤维产品包装中的应用[期刊论文]-玻璃纤维2011(1)7.史荷慧.张世跃.吕钢荣.白瑾刚.SHI He-hui.ZHANG Shi-yue.L(U) Gang-rong.BAI Jin-gang器皿玻璃生产中气泡的成因分析[期刊论文]-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20)8.罗贵火.林伟.赵慧.LUO Guihuo.LIN Wei.ZHAO Hui玻璃纤维络筒机槽筒沟槽六次转向曲线设计[期刊论文]-机械工程学报2010,46(19)9.杨浩.张铁柱.刘琦.王东冬.YANG Hao.ZHANG Tie-zhu.LIU Qi.WANG Dong-dong无碱玻璃纤维熔窑后期维护方案探析[期刊论文]-玻璃与搪瓷2010,38(5)10.田英良.徐言超.张铁柱.程金树.梁新辉无碱玻璃纤维的澄清方法与机理[会议论文]-20101.李浩业.顾晓栋.林芸芸.陈培CeO2掺杂对SiO2-Al2O3-CaO-MgO玻璃的改性研究[期刊论文]-电子元件与材料引用本文格式:田英良.徐言超.张铁柱.程金树.梁新辉.TIAN Ying-liang.XU Yan-chao.ZHANG Tie-zhu.CHENG Jin-shu.LIANG Xin-hui无碱玻璃纤维的澄清方法与机理[期刊论文]-玻璃与搪瓷 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