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因重组-精品PPT

基因重组-精品PPT


轻链的基因片段:
L
V
J
C
重链的基因片段:
L
V
D
J
C
CACAGTG(12/23)ACAAAAACC
GTGTCCAC
TGTTTTTGG
基因片段
重组信号序列
重链(IgH)基因的V-D-J重排和轻链(IgL)基 因的V-J重排均发生在特异位点上。在V片段的 下游,J片段的上游以及D片段的两侧均存在保 守 的 重 组 信 号 序 列 (recombination signal sequence, RSS) 。 此 重 排 的 重 组 酶 基 因 rag (recombination activating gene)共有两个, 分别产生蛋白质RAG1和RAG2。

间插DNA
疫 球
V片段
RSS
RSS J片段

单链切开 RAG1 RAG2

OH

OH

分子内转酯反应



单链切开

转移核苷酸 修复、连接
V
J
目录
四、转座重组
由插入序列和转座子介导的基因移位或重 排称为转座(transposition)。
由 McClintock ( 1956 ) 在 玉 米 上 首 先 发 现 遗传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IR Transposase Gene IR
发生形式: 保守性转座(conservative transposition) 复制性转座(duplicative transposition)
插 入 序 列 的 复 制 性 转 座
目录
(二)转座子转座
转座子(transposons) ——可从一个染色体位 点转移到另一位点的分散重复序列。
转座子可在染色体组内移动,从一个位点 切除,插入到一个新的位点,引起基因的突变或 染色体重组。
(一)插入序列转座
插入序列(insertion sequences, IS)组成: 二个分离的反向重复(inverted repeats, IR)序列 特有的正向重复序列 一个转座酶(transposase)编码基因
ag A g+
ag 5 :3
异常 a g+ 分离 A g+
Ag
ag
图 23-7 基 因 转 变 和 减 数 后 分 离
6 :2
正常分离
4:4 异常分离
Holliday 模型
以E.coli的同源重组为例,了解同源重组 机制的Holliday模型。
Holliday模型中,同源重组主要4个关键步骤
①两个同源染色体DNA排列整齐 ②一个DNA的一条链断裂、并与另一个DNA对应的
IS-两端有IR,只编码转座酶
原 类转座因子-结构同IS,但不能独立存在,仅作为复合转座子的两端组件
核 复合转座子-两端由IS或类IS构成,可编码抗抗菌素物质
TnA转座子家族-两端为IR,可编码转座酶、解离酶和抗性物质
转 AC-Ds-植物(玉米)中的激活-解离因子
转 座 因 子
座 子
P 因子-果蝇中父本因子,在M♀×P♂中导致杂种不育
断裂重接模型和模板选择复制模型的否定
断裂重接模型不能解释基因转变和极化子现象 模板选择复制模型存在的问题:
(1) 违背了半保留复制; (2) DNA复制应在S期,重组应在偶线期,
不应同时发生。 (3)不能解释3线和4线交换。
基因转变----与遗传重组有关
1930年Winkler把真菌中不规则分离现象解释为基因转变 (conversion)

连接

IR (34bp) 和 Tn3 解离 倒位

相似


倒位



倒位



DR, IR
DR → 切 无
离和缺 复


IR → 倒


整 合 酶 在 整合

LTR 的 3′

端 产 生 2b

缺口在靶上

交错切割连

接填补缺口
同源特 异重组
转座 重组
模板 转换
特殊 重组
酵母交配 型转变
复制型
非复制型


5´ 3´
5´3´
5´ 片 段



3´ 5´
3´ 内切酶

(ruvC)
3´ 5´
5´ 3´
5´ 3´


接 3´

组 体 53´´
3´ 5´
DNA
连接酶
3´ 5´
3´ 5´
目录
(1) 5’ A 3’ 3’ 5’ a
(2) 5’ A 3’ 3’ 5’ a
B 3’
5’
5’
b 3’ 联会
B 3’
λ噬菌体的整合酶识别噬菌体和宿主染色体的 特异靶位点发生选择性整合;
反转录病毒整合酶可特异地识别、整合反转录 病毒cDNA的长末端重复序列(long terminal repeat, LTR)。
λ噬菌体 P O P’
包装
感染宿主
B O P’
P O P’ ×
B O B’
Int
Int
IHF
IHF
Xis P O B’
链连接,形成Holliday中间体 ③通过分支移动产生异源双链DNA ④Holliday中间体切开并修复,形成两个双链重
组体DNA,分别为:
片段重组体(patch recombinant)
拼接重组体(splice recombinant)




5´ 内切酶 3´
3´ 5´


(recBCD)
现了异常分离。认为这种异常分离是有丝分裂的产物, 称为减数后分离(postmeiotic segreation)
A g+
A g+ ag
全部校正
4:4
正常分离
A g+ a g+ a g+
ag
A g+
A g+
a g 部分
校正
a g+
A g+
A
g
a
g
ag
A g+
a g+
a g+
A g+
Ag ag
ag
未校正
保守型
I 类内含子 归巢
反转录转 座子 Ⅱ类内含 子归巢 免疫球蛋 白 的 VJC 连接
完全 同源 无 无 无 无
区域 同源
Rid 52, HO
文档,文
基因重组
三级安全培训资料
2006年7月
1
本章要求 第一节 DNA的重组
DNA重组
同源重组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接合作用 (conjugation) 转化作用 (transformation) 转导作用 (transduction) 位点特异的重组(site-specific recombination) 转 座 (transposition)
Lindegren,C.C(1949)报道了酵母有规律的异离常分离 现象:交配型A×a的杂交中,有些子囊所含的孢子为 (3A+1a),也称为基因转变。
50年代中期Mitchell,M. B. 异常分离不是由于整个染色体 的异常行为,而是由于特定位点的“基因转变”所致, 即属于基因内重组。
Olive, E1-Ani和Kitani等在粪壳菌(Sodaria fimicola)中也发
反转录病毒、RNA →DNA→整合宿主靶DNA
真 核
反 转 录
病毒超家族
Ty Copia LINSL1
(1)有长末端重复序列 (2)编码反转录酶或整合酶 (3)可含内含子

(1)无重复序列
座 子
非病毒超家族
SINSB1/ Alu
(2)不编码转座子产物 (3)无内含子
假基因
λ整合
区域同源 Int, IHF
3´ 5´




5´ 分支迁移 3´

5´ (recA) 3´



内切酶
(recBCD)
3´ 5´ 5´
3´ 5´ 3´
DNA侵扰 (recA)


5´ 3´


DNA 5´


5´ 连接酶 3´









Holiday中间体
目录
片段重组体 (见模型图左边产物): 切开的链与原来断裂的是同一条链,重组
(7)
A
B 3’
5’
5
b
3’
分支点移动
B
(11) A a
A a
b
B
b a
B b
B b
a
A B
b a
A
b
a
B
A
b
a
B
a
b
图 23-8 Holiday 重组模型。
Holiday模型说明了遗传重组过程,也说 明了基因转变的现象
二、细菌的基因转移与重组
(一)接合作用
当细胞与细胞、或细菌通过菌毛相互接 触时,质粒DNA从一个细胞(细菌)转移至 另一细胞(细菌)的DNA转移称为接合作用 (conjugation)。
质粒 —— 细菌染色体外的小型环状双链DNA分子 可接合质粒如 F 因子(F factor)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