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金花中生物碱的提取、纯化与鉴定
洋金花是茄科植物毛曼陀罗(Daturainnoxia)或白曼陀罗(D. metel)的花,所以也叫曼陀罗花。
洋金花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莨菪烷类生物碱,其中主要是东莨菪碱,还有少量的莨菪碱、去甲基莨菪碱等。
这些生物碱都具有强烈的生理活性,莨菪碱及其外消旋体阿托品有解痉镇痛、解有机磷农药中毒和散瞳作用;东莨菪碱除具有莨菪碱的生理活性外,还具有镇静、麻醉的作用。
具有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洋金花中生物碱还有改善微循环作用、戒毒即抗吗啡成瘾性作用。
民间用洋金花治疗老年性哮喘具有明显的疗效。
主要成分的结构与性质:
东莨菪碱(Hyosine or scopolamine),含量较高,是洋金花主成分。
棕色粘稠状液体,水溶性较强。
可溶于水,易溶于热水、乙醇、丙酮、乙醚、氯仿,难溶于四氯化碳、苯等强亲脂性溶剂。
莨菪碱(Hyoscyamine or atropine),结晶性固体,亲脂性强于东莨菪碱,易溶于乙醇、氯仿,可溶于四氯化碳、苯,难溶于水、乙醚。
莨菪碱为左旋体,生理活性强,不稳定,经消旋化处理得阿托品(atropine)。
C CH
CH2OH
C
CH2OH
东莨菪碱莨菪碱
本次实验从洋金花中提取总生物碱,并对其进行纯化和检识。
因莨菪碱含量太低,就不再进行制备性分离。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离子交换树脂的处理与使用方法。
2.掌握用阳离子交换树脂提取生物碱的原理与操作。
二、实验原理:
洋金花中所含生物碱都属于叔胺碱,能与酸成盐而溶于水中,因此,可用酸水将洋金花中生物碱提取出来。
生物碱在酸水中以阳离子状态存在,能与阳离子交换树脂上的H+交换而被吸附在树脂上。
再将树脂碱化,使生物碱游离出来,用有机溶剂洗脱(EtOH),即可得到洋金花总生物碱。
交换原理:B + HCl →[BH]+Cl-
R-H+ + [BH]+Cl-→R-[BH]+ + HCl
R-[BH]+ + NH4OH →R-NH4+ + B + H2O
三、离子交换树脂简介和应用:
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一般呈球状或无定形粒状,按功能基特性可分为以下类型:
离子交换树脂
阳离子交换树脂
阴离子交换树脂
强酸:R-SO3H (可交换基团)
中强酸:R-PO3H2
弱酸:R-COOH
强碱:R-NR3+X-
中强碱:仲胺 R2NH;叔胺 R3N
弱碱:伯胺 R-NH2
树脂母体上含有可解离出离子的基团(交换基),在水溶液中能与其它离子产生可逆交换,因此,可用于中药水提液中离子型化合物的分离和纯化。
(一)影响离子交换的有关因素:
1.交联度:表示离子交换树脂中交联剂的含量。
交联度越大,树脂孔眼越小,大离子就不容易进入,反之,交联度小,树脂网孔直径大,则易于离子的扩散与交换。
市售树脂的交联度一般为1~16%,提取生物碱常用交联度为1~4%(因生物碱离子较大)。
2.溶液的酸碱度:它对离子交换影响很大。
离子交换树脂可以理解为高分子不溶的酸或碱。
当交换溶液中H+浓度过高时,由于同离子效应,抑制了阳离子交换树脂中H+的电离,离子交换反应就很少进行,甚至不进行。
同理,当交换溶液中OH-浓度过高时,也会抑制阴离子树脂的交换反应。
使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液的pH > 2
使用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液的pH > 6
使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交换液的pH > 12
使用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交换液的pH > 7
3.交换溶剂的影响:通常在水中进行交换,亦可采用含水的极性溶剂,如稀MeOH,稀EtOH,但在极性小的溶剂中难以进行交换或不交换。
4.交换溶液的浓度:浓度低的溶液解离度大,有利于离子交换。
浓度高时,解离度趋向减少,过高时,还会引起树脂表面及内部交联网孔收缩,影响离子进入网孔。
所以,所用溶液的浓度应略稀。
(二)离子交换树脂的使用:
市售的离子交换树脂呈盐型,即Na+型或Cl-型,因盐型稳定性好,耐热性也好(如:Na+型耐热95℃,H型40℃。
又如:Zerolit FF树脂,Cl型耐热100℃,OH型60℃),易于保存。
例如,游离碱(-OH)型,超过40-45℃就不稳定,而盐型(Cl-型)在60-80℃左右交换当量也不会发生变化,因此,阳树脂常以Na+型,阴树脂常以Cl-型保存。
但游离型交换性能好,所以,在交换前应将树脂转为H+型或OH-。
盐型(Na+或Cl-型) 转型游离型(OH-或H+)
(保存态)(稳定性、耐热性好) 转型(交换态)(交换性能好) 市售树脂含有一定量杂质,另外,呈收缩状态,使用前须经预处理。
即用水浸泡,酸碱酸反复浸泡或装入柱中,使酸碱流过,使用后的树脂在下次使用前,应经过再生处理(即用过的树脂使其恢复原状的方法)。
交换
预处理后树脂使用后的树脂
再生后树脂
再生
四、实验方法
1) 500ml
冷浸两次各30分钟
300ml
药渣酸水液(用碘化铋钾检识B存在)
2.装柱与预处理
层析柱的处理:将柱洗净,旋塞部位涂上凡士林,试验不得漏水,底部垫上松紧适宜的棉花。
装柱:称取已充分溶胀的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Na型)60g,置烧杯中,加100ml蒸馏水,边搅拌边倒入柱中。
打开下部活塞,使水慢慢流出,并轻轻振动柱子,使树脂沉降匀实,当水面高出树脂2ml时,关闭旋塞,上面放少许棉花,防止加液时树脂上浮。
树脂:用约树脂10倍量的2N HCl进行交换(转H型)——蒸馏水洗至中性——10倍量2N NaOH(或NaCl)进行交换(转Na型)——蒸馏水洗至中性(pH<8)——10倍量2N HCl 交换(转H型)——蒸馏水洗至中性备用(600ml 2N HCl约浓HCl 100ml)。
3.交换与洗脱
)
流出液
(除去树脂表面固体悬浮物及水溶性杂质)
(除醇溶性杂质)
洗脱1~2ml/分(自配,须浓氨水53.4ml)树脂柱
7%NaCl(w/v) 10ml左右,移入小分液漏斗中,
100ml冲洗3萃取两次(10ml,5ml)
Na型树脂,倒入回收瓶中
水层(上层) CHCl3(下层)
无水硫酸钠(半匙)脱水(轻轻振摇)
CHCl3液
转入干燥小三角瓶中,水浴挥去部分CHCl3
剩约5ml,(加塞保存,供检识和点样用)
洋金花总碱
4.鉴定
沉淀反应:取1ml总碱CHCl3液,加5ml稀硫酸酸化,酸水液分倒3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碘化铋钾、碘化汞钾、硅钨酸试剂,观察沉淀反应。
薄层鉴定:
吸附剂:硅胶G板
展开剂:乙酸乙酯-甲醇-氨水(17:2:1)
显色剂:改良碘化铋钾喷雾
样品:洋金花总碱CHCl3液
对照品:东莨菪碱CHCl3液
五、注意事项:
1.加硅藻土过滤,是为了防止堵塞。
2.结果:碘化铋钾:桔红色沉淀;碘化汞钾:乳白色(浅黄色)乳状混浊。
硅钨酸:乳白色絮状沉淀。
3.薄层检识用的仪器必须干燥无水(提前一周洗涤,晾干)。
4.回收氨醇要充分回收,尽量至醇、氨挥散完毕(水浴、冷凝回收),若氨醇液回收不充分,液量较大,加CHCl3后可能不分层。
5.酸、碱溶液配制:2N NaOH的配制:80gNaOH加水→1L;2N HCl的配制:浓盐酸167ml 加水→1L。
当量浓度:1L溶液中溶质的克当量数。
克当量:酸/碱释出1mol的H+/OH-需酸/碱的克数,即为1克当量。
6.需回收试剂:95%EtOH洗醇溶性杂质;回收后氨醇;再生后离子交换树脂;剩余的洋金花总碱。
7.时间安排:
树脂预处理:酸——水——碱——水——酸——水;洋金花的浸提、抽滤,酸提液离子交换至回收氨醇、检识。
六、讨论
美豫班:预饱和后再展开,将氨水用小皿盛着,放在层析缸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