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朱熹的核心思想理论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的核心思想理论存天理灭人欲
《朱子语录》
该书是南宋大儒朱熹与其门人对答的集录。其中密 布着师徒间紧凑的对答,且以口语式的文体记录下 来,使朱子精深细致的哲学观点,变得极为平易而 实用。
————生物制药1131
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
小组分工程序图 The Work of Each Member
人物简介:阮诗航 02
至理名言:刘幸娟 01
03 主讲人:吴倩
哲学思想:殷静 08 家庭环境:王萍 07
哲学 家
朱熹
04 PPT制作:余栋阳
05 著作影响:李丙青 06 后世意义:余栋阳
人物介绍 Character Introduction
4
只是人之一心,合道理底是天理,徇情欲的是人类。
5
统言阴阳,只是两端,而阴中自分阴阳,阳中亦有阴阳。
6 理不可见,因阴阳而后知,理搭在阴阳上,如人骑马相似。
著作影响 Books & Impact
理学的名著,是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为宋代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 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集“四书”与“五经”于一体的
0 1 宋高宗建炎四年,朱熹出生于尤溪。绍兴十七年,
十八的朱熹参加乡贡,据说就是以佛学禅宗的学说 被录取的。
0 2 绍兴三十年朱熹开始建立自己的一套客观唯心主义
思想——理学。朱熹认为在超现实、超社会之上 存在一种标准,它是人们一切行为的标准,他提出 “存在理,灭人欲”。
0 3 1181年朱熹解职回乡,在武夷山修建“武夷精舍”,广召门徒,传播理学。
(语类六二)
人性论和理欲 观
有个天理,便有个人欲,盖缘这个天理, 须有个安顿处,才安顿设不恰好,便有 人欲出来。
(语类十六)
至理名言 Famous Aphorism
1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朱熹
2
且如万一大地山河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
3 人之性皆善,然而有生下来善底,有生下来恶底,此气禀不同。
为了帮助人们学习儒家经典,他又于儒家经典中精心节选出“四书”,并 刻印发行。
0 4 朱熹的一生志在树立理学,使之成为统治思想。但因理学初出,影响不深。
同时,朱熹在官场上因品性耿直而得罪权臣,致使朱熹晚年落得一个悲剧 的结局。
0 5 庆元六年三月初九,朱熹终于在家里忧愤而死,享年七十一岁。
朱熹的哲学思想 Zhuxi‘s Philosophy Thought
巨作,是一部儒家《四书章句集注》是四书的重要的注本。
《易学启蒙》
该书围绕《周易本义》卷首九图作论,是为了阐发九图的 哲学意义,系统发挥朱熹的象数之学,以为“学《易》而 有意于象数之说者,不可不知,外此则不必知也”。
《西铭》
为《正蒙·乾称篇》中的一部分,张载曾将其录于学 堂双牖的右侧,题为《订顽》,后程颐将《订顽》 改称为《西铭》,才有此独立之篇名。
客观唯心主义 哲学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 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记载了。
(语类一)
格物致知的 先验论
格物者,格尽也,须是穷ຫໍສະໝຸດ 事物之理,若穷得三两分,方 未是格物,须是穷尽到得十分,方是格物。
(语类十五)
一分为二的辩证 思想和形而上学
凡事无不相反以构成,东便与西对,南便与北 对,无一事一物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