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片机课程设计单片机实现的顺序控制

单片机课程设计单片机实现的顺序控制

单片机课程设计单片机实现的顺序控制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电气及自动化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单片机实现的顺序控制
课程:单片机系统设计与Proteus仿真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年级: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
2015年9月
目录
一、课程设计性质和目的
单片机课程设计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程序设计》课程结束后的一门综合性实践课。

利用所学知识用单片机实现顺序控制。

所选题目《单片机实现的顺序控制》紧密结合所学的主要内容,加深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对所学内容进行扩展,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通过电路设计、安装、调试等一系列环节的实施使我对单片机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并且是我有了以下收获。

(1)加强了对单片机和C语言的认识,充分掌握和理解设计各部分的工作原理、设计过程、选择芯片器件、模块化编程等多项知识。

(2)用单片机模拟实现具体应用,使个人设计能够真正使用。

(3)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并在实践中锻炼。

(4)提高了利用已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软件介绍
1、 Proteus
Protues软件是英国Lab Center Electronics公司出版的EDA工具软件(该软件中国总代理为广州风标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它不仅具有其它EDA工具软件的仿真功能,还能仿真单片机及外围器件。

它是目前比较好的仿真单片机及外围器件的工具。

虽然目前国内推广刚起步,但已受到单片机爱好者、从事单片机教学的教师、致力于单片机开发应用的科技工作者的青睐。

Proteus是世界上着名的EDA工具(仿真软件),从原理图布图、代码调试到单片机与外围电路协同仿真,一键切换到PCB设计,真正实现了从概念到产品的完整设
计。

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将电路仿真软件、PCB设计软件和虚拟模型仿真软件三合一的设计平台,其处理器模型支持8051、HC11、PIC10/12/16/18/24/30/DsPIC33、AVR、ARM、8086和MSP430等,2010年又增加了Cortex和DSP系列处理器,并持续增加其他系列处理器模型。

在编译方面,它也支持IAR、Keil和MATLAB等多种编译器。

2、 Keil uVision4
KeilC51是美国Keil Software公司出品的51系列兼容单片机C语言软件开发系统,与汇编相比,C语言在功能上、结构性、可读性、可维护性上有明显的优势,因而易学易用。

Keil提供了包括C编译器、宏汇编、链接器、库管理和一个功能强大的仿真调试器等在内的完整开发方案,通过一个集成开发环境(μVision)将这些部分组合在一起。

运行Keil软件需要WIN98、NT、WIN2000、WINXP等操作系统。

如果你使用C语言编程,那么Keil几乎就是你的不二之选,即使不使用C语言而仅用汇编语言编程,其方便易用的集成环境、强大的软件仿真调试工具也会令你事半功倍。

三、设计要求及原理说明
1 、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在工业生产中,利用单片机的数字量输出可实现顺序控制。

例如,注塑机工艺过程大致按“合模→注射→延时→开模→产伸→产退”顺序动作,用单片机控制很容易实现。

单片机的控制注塑机的7道工序,7道工序用控制7只发光二极管的点亮来模拟。

设定每道工序时间转换以延时来表示。

为“故障”开关,合上为故障报警。

控制上的音响发出报警声响。

报警声响只有在工作期间才会响起,而停止工作期间报警不会响起。

脚上的单刀双掷开关作为“启动”或“停止”开关。

设定前6道工序中只有一位输出,只点亮1只发光二极管,第7道工序有3位同时输出(、、上的3只发光二极管同时点亮)。

2 、原理说明
本题目利用单片机的输出的高低电平来控制发光二极管的亮与灭,表示工业生产过程的顺序控制进程,输出的高低电平控制是否发出警报声响。

与作为输出,单片机检测与的输出电平,来判断“故障”或“停止”开关的状态。

四、设计主要流程
先分析设计要求,根据设计要求来设定代码程序,然后进行代码的编写,接着对代码进行编译校验,检查错误,改正错误。

接着根据设计要求和代码,进行顺序控制器的原理电路图设计,此步要在Protues软件进行绘制仿真,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对绘制出的原理电路图进行测试,如若不符合设计要求继续更改,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然后进行电路模拟,将符合设计要求的电路先行保存。

再将源程序代码用Keil软件生成hex文件。

再利用stc软件将生成的hex文件传输到单片机中完成验证。

大致设计流程如下图所示。

(“生成hex文件并传输到单片机中”,这一设计步骤由于电脑原因无法连接C51单片,所以无法实现。


流程图
五、顺序程序设计
通过分析设计要求可知,需要完成单片机输出的高低电平来控制发光二极管的亮与灭,表示工业生产过程的顺序控制进程,输出的高低电平控制是否发出警报声响。

与作为输出,单片机检测与的输出电平,来判断“故障”或“停止”开关的状态。

则设计程序代码及其解释如下:
void main()
{
EX1=1;
对原理电路进行仿真调试如下:
图3.仿真电路调试1
(一)、在调试过程1中,当按下按钮开关后会发现7个发光二极管会从上到下依次由“亮”到“灭”,而此时引脚上的单刀双掷开关置于启动(向上)处,此时电路正常工
作。

如图2所示
(二)、当单刀双掷开关置于停止(向下)处时电路状态如图3所示。

最后三个发光二极管会亮,前四个会灭,并保持这种状态。

(三)、当单刀双掷开关置于启动(向上)处时,将引脚上的开关闭合,此时电路状态如图4所示。

此时电路处在“故障”状态,LS1处SOUNDER 会发出警报声,表示电路故障。

图4.仿真电路调试2
图5.仿真电路调试3
七、总结
通过本课程设计,我对单片机的工作原理以及运用要求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我的动手能力,编程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这次课程设计的控制要求有:用七只发光二极管模拟工业控制中的7道工序,高电平点亮,每道工序用定时器进行工序间的顺序转换。

我首先收集了大量的资料,查找有关集成芯片和器件的文献,只有对各种元器件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在实际的操作才会更快。

在操作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电路图接对了,但是却无法仿真出来,仔细检查后发现没有把代码加入电路中。

可见如果不对整个设计的每一个细节都了解的清清楚楚的话,哪怕做对了,你都搞不懂这是怎么回事。

这告诉我们,以后无论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都要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不能得过且过,不求甚解。

在编程方面一直是我的弱项,好多程序我都搞不明白,这个时候我都会尽量去问同学,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是相当重要的,有时自己的一个坎半天都过不去,但是说不定同学的一个点拨,我们就通了。

所以,我们要学会团结协作,这样,才会事半功倍。

这次的课程设计教会我们的不止是专业知识,在生活道理上也教会了很多,让我们终生受益。

八、参考书籍
①、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程序设计(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②、基于Protues的单片机课程的基础实验与课程设计人民邮电出版社
③、单片机课程设计实例指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