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资产评估计划学时: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熟悉无形资产的概念、范围和分类(2)掌握无形资产评估的重置成本法、收益现值法及其在各种常见无形资产评估中的应用教学重点及难点:(1)无形资产评估中收益法的运用(2)无形资产评估中成本法的运用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无形资产评估概述一、无形资产的定义及特征《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2008)第二条指出:“本准则所称无形资产,是指特定主体所拥有或者控制的,不具有实物形态,能持续发挥作用且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评估准则强调了特定主体控制这个理念,更关注特定主体控制下的产权关系对无形资产的影响。
根据以上定义,无形资产具有以下特征:(一)非实体性(二)控制性(三)效益性二、无形资产的功能特性1.共益性2.替代性3.积累性三、无形资产的分类(1)按企业取得无形资产的渠道分为企业自创的无形资产和外购的无形资产。
(2)按可辨识程度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
(3)按照其构成内容分为单项无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组合。
(4)按照作用领域,分为促销型无形资产、制造型无形资产和金融型无形资产。
四、影响无形资产评估价值的因素1.无形资产的成本2.机会成本3.获利能力因素4.使用期限5.技术成熟程度6.转让内容因素7.无形资产的更新换代情况8.无形资产的市场供需状况9.同行业同类无形资产的交易方式五、无形资产评估的特点1.评估的是无形资产所带来的超额收益能力2.剔除其他资产对评估值的影响六、无形资产评估的程序1.明确评估目的2.确认无形资产3.确定无形资产有效期限4.收集相关资料5.确定评估方法6.撰写评估报告第二节 收益法在无形资产评估中的应用一、无形资产评估中收益的基本概念及类型采用收益法评估无形资产价值,其收益是指无形资产对于企业总收益的贡献值,在评估实践中,无形资产产生的收益一般包括两类:1.直接收益型收益,即无形资产可以直接或间接销售以获得收益。
2.间接收益型收益,即无形资产作为企业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手段,通过生产出来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来实现无形资产的收益。
二、无形资产评估中收益法的基本公式1.无形资产的收益来源于该无形资产的总收益分成()收益期限。
收益期限序号;;年无形资产带来的收益第折现率;无形资产分成率;式中,无形资产评估值----------⨯=∑+=n i i r K K R r R i n i ii11 2.无形资产的收益来源于适用该无形资产的超额收益()收益期限。
折现率;收益期限序号;年的超额收益;被评估无形资产的第式中,无形资产评估值--------=∑+=n r i i R r R i n i ii11 三、收益法应用中各项参数的确定(一)无形资产超额收益的测算1.直接估算法通过未使用无形资产与使用无形资产的前后收益情况对比分析,确定无形资产带来的收益额。
直接估算法又可划分为收入增长型和成本费用节约型。
2.差额法当无法将使用无形资产和没有使用无形资产的收益情况进行对比时,可以采用无形资产和其他类型资产在经济活动中的综合收益与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比较的方法,得到无形资产的超额收益。
3.分成率法某项无形资产的收益额=销售收入(利润)×销售收入(利润)分成率由于分成对象既可以是销售收入,又可以用销售利润,其分成率就有两个不同的形式:销售收入分成率和销售利润分成率。
实际上,由于销售收入与销售利润有内在的联系,因此,可以根据销售利润分成率推算出销售收入分成率,反之亦然。
收益额=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分成率=销售利润×销售利润分成率销售收入分成率=销售利润分成率×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分成率=销售收入分成率÷销售利润率在资产转让实务中,一般是确定一定的销售收入分成率。
具体确定方法有:(1)边际分析法(2)约当投资分成法4.要素贡献法有些无形资产与资金、管理结合非常紧密,但由于某些原因,不可能或很难确定其带来的超额收益,这时,可以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贡献,从正常利润中粗略估计出无形资产带来的收益。
我国通常采用“三分法”,即主要考虑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三大要素:资金、技术和管理。
这三种要素的贡献在不同行业是不一样的。
一般认为,在资金密集型行业,三者的贡献依次是50%、30%、20%;技术密集型行业,依次是40%、40%、20%;一般行业,依次是30%、40%、30%;高科技行业,依次是30%、50%、20%。
这些数据,也可供确定无形资产收益额时参考。
(二)无形资产评估中折现率的确定折现率是将无形资产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的比率。
一般来说,无形资产投资收益高,风险性强,因此,无形资产评估中采用的折现率往往要高于有形资产评估采用的折现率。
评估时,评估人员应根据被评估无形资产的情况(如技术的先进性、技术成果在市场的表现等)和运用无形资产的外部环境(如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企业所在行业、市场因素及政策因素等),科学测算其风险利率。
同时,折现率的计算口径应与无形资产评估中采用的收益额的口径保持一致。
(三)无形资产收益期限的确定无形资产收益期限又称为有效期限,是指无形资产发挥作用并具有超额获利能力的时间。
在无形资产评估实际中,预计和确定无形资产的有效期可依照下列方法:(1)法律、合同、企业申请书等分别规定有规定有法定有效期限和收益年限的,可依照法定有效期限与受益年限孰短的原则确定。
(2)法律未规定有效期,合同或企业申请书中规定有受益年限的,按预计受益期限确定。
预计受益期限可以采用统计分析法或与同类资产比较得出。
(3)法律、合同或申请书均未规定有效期限和受益年限的按预计受益期限确定。
预计受益期限可以采用统计分析法或同类资产比较得出。
四、收益法在无形资产评估中的适用范围运用收益法评估无形资产,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能够带来超额收益或垄断收益,收益可以预测并度量;(2)由持续经营的企业所控制,预期收益所承担的风险可以预测;(3)能够具有较长时期的盈利能力,且其获利年限可以预测。
第三节成本法在无形资产评估中的应用一、无形资产成本的基本概念及特性(一)无形资产成本的基本概念无形资产成本是指无形资产形成过程中的全部投入,包括研制或取得、持有期间的全部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费用支出,如研发支出、注册费用、广告费用、研发人员工资等。
(二)无形资产成本的特性1.不完整性2.弱对应性3.虚拟性二、无形资产评估中成本法的基本公式无形资产评估值=无形资产重置成本×成新率三、无形资产评估中成本法的具体应用(一)自创无形资产的重置成本的估算自创无形资产的重置成本包括研究、开发、持有期间发生的全部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费用支出。
评估的具体方法主要有:1、成本核算法无形资产重置成本=成本+期间费用+合理利润2.倍加系数法()()()无形资产投资报酬率。
科研的平均风险系数;加系数;科研人员创造性劳动倍劳动消耗;无形资产研制开发中活物化劳动消耗;无形资产研制开发中的式中,无形资产重置成本----------+⨯-÷+=L V C L V C ββββ212111(二)外购无形资产重置成本的估算1.市价类比法在无形资产交易中选择类似的参照物,再根据功能和技术先进性、适用性进行调整,从而确定其现行购买价格,购置费用可根据现行标准和实际情况核定。
2.物价指数法以无形资产的账面历史成本为依据,用物价指数进行调整,从而估算其重置成本。
计算公式为:无形资产重置成本=无形资产账面成本×评估时物价指数÷购置时物价指数(三)无形资产成新率的估算无形资产没有实物形态,故没有实体性贬值。
在考虑其价值损失时,主要看其功能性贬值和经济性贬值。
这两方面的贬值主要通过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的缩短来体现。
1.专家鉴定法专家鉴定法是指邀请无形资产的有关专家,对被估无形资产的先进性、适用性作出判断,从而确定成新率的一种方法。
2.剩余经济寿命预测法剩余经济寿命预测法是指通过对无形资产剩余寿命的预测来确定成新率的一种方法。
成新率=[已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剩余使用年限)]×100%四、成本法在无形资产评估中的适用范围成本法的适用范围主要有:(1)收益法不能运用。
(2)有较为完整的账面成本资料。
第四节市场法在无形资产评估中的应用一、无形资产评估中市场法的基本概念无形资产评估的市价法是选择一个或几个与评估对象相同或类似的无形资产作为比较对象,分析比较它们之间的成交价格、交易条件、资本收益水平、新增利润或销售额、技术先进程度、社会信誉等因素,进行对比调整后估算出无形资产价值的方法。
二、市场法评估的基本公式无形资产评估价值=参照物的价格÷收益性指标×各项调整系数三、市场法应用的注意事项1.以具有合理比较基础的类似无形资产为参照物。
2.收集类似的无形资产交易的市场信息是为横向比较提供依据,而收集被评估无形资产以往的交易信息则是为纵向比较提供信息。
3.根据宏观经济发展、交易条件、交易时间、行业和市场因素、无形资产实施情况的变化,对可比交易案例和被评估无形资产以往交易信息进行必要调整。
四、市场法在无形资产评估中的适用范围市场法的适用性主要依赖于无形资产或者类似无形资产是否存在活跃的市场以及可比案例的可获得性。
第五节专利资产和专有技术评估一、专利资产的基本概念《专利资产评估指导意见》(2008)中明确了专利资产的概念,即“专利资产是指权利人所拥有的,能持续发挥作用且能带来经济利益的专利权益”。
我国依法保护的专利同世界各国大体相同,分为三种:1.发明专利2.实用新型专利3.外观设计专利二、专利资产的特点1.垄断性2.地域性3.时间性4.可转让性5.共享性三、专利资产评估的目的专利资产评估的目的一般包括转让、投资、清算、法律诉讼等。
本书仅涉及专利资产的转让,专利资产的转让分为所有权转让和使用权转让。
所有权转让是指将专利资产的所有权通过合同转让给受让方。
使用权转让是指专利权人与受让方签订许可使用合同,按照一定条件在一定范围内许可受让方使用其专利。
按照专利资产许可使用权限的大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专利独占许可;专利独家许可;专利普通许可。
四、专利资产的评估方法(一)收益法收益法应用于专利资产评估,根本的问题是如何寻找、判断、选择和测算评估中的各项技术指标和参数,即专利资产的收益额、折现率和获利期限。
(二)成本法成本法应用于专利资产的评估,重要的在于分析计算其重置成本的构成、数额以及相应的成新率。
确定专利资产的重置成本时,应当考虑重新研发专利资产的全部可能的投入。
五、专有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专有技术又名为非专利技术,是指未公开或未申请专利但能为拥有者带来超额经济利益或竞争优势的知识或技术,具体包括设计资料、工艺流程、配方、经营诀窍、特殊的产品保存方法、质量控制管理经验、图纸数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