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环境对人种的形成有较大影响.一般说来,黑人多分布在()A.气温较高的热带地区B.气候比较温和的温带地区C.寒冷的极地地区D.季风气候区2.放寒假的时候,小明去了哈尔滨滑雪,小刘则去了海南岛的三亚领略海岛风情,下面是他们拍摄的两幅照片,你认为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A.地形的影响B.海陆位置C.纬度位置D.地势的影响3.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现象蕴含着地理知识,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A.某市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B.某学校冬季和夏季使用不同的作息时间C.某学校正午旗杆的影长夏季比冬季短D.地球上出现昼夜更替现象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分析造成此诗句中景观差异的原因()A.纬度位置因素B.海陆位置因素C.地形因素D.海陆热力差异因素5.下列有关地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图的上方总是表示北方B.等高线闭合的地区都是山地C.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平原D.等高线图上的山地标高均为海拔高度6.在了解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后,小聪和小明认为它们具有相同的地方是()A.产生现象B.运动方向C.运动周期D.绕转中心7.如图中,若A为海洋,B为陆地,则图示表示()A.南半球7月等温线的分布B.北半球7月等温线的分布C.北半球1月等温线的分布D.南半球1月等温线的分布8.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亚洲B.人口总数最少的是北美洲C.人口总数最多的是非洲D.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欧洲9.某地图比例尺为1:2000000量得两地间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A.3千米B.30千米C.6千米D.60千米10.小李被选拔为孔子学院的老师,她发现她的学生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平时喜欢唱歌跳舞,小李工作的地方最有可能在( )A.非洲南部B.亚洲西部C.亚洲东部D.欧洲西部11.地图三要素是指:()A.图名、比例尺、注记B.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C.地图名称、比例尺、方向D.地图名称、方向、注记12.“肤色较白,头发天生是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他是:A.黑种人B.白种人C.黄种人D.混血种人13.区别人种的主要根据是A.经济生活水平和文化程度B.居住地区和生活水平C.风俗习惯、语言文化、宗教信仰D.肤色、眼色、毛发、脸型等体质特征14.下列四幅图片选项,不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是A.B.C.D.15.不利于聚落形成的因素是()A.水源充足、土壤肥沃B.山地崎岖、气候寒冷C.资源丰富、气候宜人D.交通便利、地形平坦16.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
这一记载说明()A.太行山是由海洋演化为陆地而成的B.太行山今后将会从陆地转变为海洋C.今天的海螺海蚌是陆地演化而来的D.古老的海螺海蚌一直生活在陆地上17.下列各组气候类型,均为欧洲最典型是()A.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18.下列四幅图中,同时符合“南半球、西半球、低纬度、有阳光直射现象”的G点是()A.B.C.D.19.下面关于海和洋的叙述,错误的是()A.大洋的边缘部分是海B.大洋一般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把大洋与另一个大洋隔开C.有的海与大洋之间以海峡相连D.海峡是连接两片海域的狭窄水道20.环太平洋地带是世界上火山和地震集中的地带,与其形成无关的板块是A.非洲板块B.美洲板块C.南极洲板块D.印度洋板块21.下图是微信启动画面,图中的地球照片是宇航员1972年12月7日在太空中拍摄的。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照片中正对我们的大洲是(),拍摄时该大洲南部处于()季。
A.亚洲,冬B.北美洲,夏C.非洲,夏D.亚洲,秋2、照片中云的颜色越白表示()①云层越薄②云层越厚③可能是晴朗天气④可能是阴雨天气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2.读图,某学校校园及周边环境平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学校的花坛位于田径场的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2、学校教学楼东西方向长度约为A.20米B.40米C.100米D.200米23.请你阅读下图,结合已学知识,相信你可以完成下面小题。
1、读上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是指气流从市区流向郊区B.B是指市区气温较高,上升气流显著C.这种现象被称为孤岛效应D.这种现象的产生和人类的活动无关2、在地中海气候区,许多树木的叶子比较小,表面多为“蜡质层”,以减少水份的蒸发。
这种树林被称为()A.温带落叶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热带雨林24.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估计一下甲山的海拔高度有可能是()A.840米B.960米C.1150米D.1200米2、A.B两点的相对高度是()A.150米B.200米C.300米D.400米25.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世界海陆分布叙述正确的是()A.“三分海洋,七分陆地”B.亚洲东临太平洋C.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D.陆地集中分布在南半球2、关于图中P点说法正确的是()A.位于东半球、北半球B.地处中纬度地区C.有极昼、极夜现象D.经纬度是(23.5°S、60°E) 3、日月东升西落的主要原因是()A.日月自东向西绕地球转B.地球公转C.地球自转D.日月自西向东绕地球转26.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小河汇流后的大致流向是()A.自北向南B.自南向北C.自西向东D.自东向西2、图中,水电站到农机站的图上距离约为2cm,实地距离大约为()A.200km B.40kmC.60km D.80km27.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显示该区域的地势是A.东北高,西南低B.东南高,西北低C.西南高,东北低D.中部高,四周低2、①、②、③、④四地段中坡度最缓的是A.①B.②C.③D.④3、②、③线段的最高点图上相距3厘米,两地的实地距离为A.1500米B.3000米C.4500米D.6000米28.读下面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地形对降水的影响,正确的是A.南坡是背风坡,降水多B.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C.北坡是背风坡,降水多D.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2、据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甲气流比乙气流干燥B.迎风坡和背风坡植被分布没有差异C.A、B两地气温相差约16℃D.B地比A 地气温低,原因是降水多29.下列叙述中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A.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B.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煤C.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30.读“北半球人口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1、据图可知,人口稠密地区大多分布于A.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区B.中低纬度的内陆地区C.中高纬度的临海地区D.中高纬度的内陆地区2、甲处人口稠密,其适合人口居住的气候条件是A.冬冷夏热B.冬雨夏干C.终年高温多雨D.终年温和湿润31.下图示意新西兰和惠灵顿气候统计资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惠灵顿位于()A.东半球、北半球B.东半球、南半球C.西半球、北半球D.西半球、南半球2、惠灵顿的气候类型为()A.亚热带湿润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3、惠灵顿的气候特点为()A.全年高温多雨B.夏季低温冬季高温C.全年温和湿润D.降水量季节变化大32.造成地球上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①气候变化②人类活动③地壳的变动④海平面的升降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33.我们总是在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是因为()A.地球不停地自北向南自转B.地球不停地自东向西自转C.地球不停地自南向北自转D.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34.世界人口稀少的地区是()A.寒带气候分布的地区B.热带季风气候分布的地区C.温带海洋气候分布的地区D.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区35.甲地海拔为2000米,乙地海拔为1200米,则甲地对于乙地的相对高度是:A.800米B.3200米C.1200米D.2000米36.亚洲文明大会于2019年5月15日在北京召开。
今天的亚洲,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不同宗教汇聚在一起,共同组成多彩多姿的亚洲大家庭。
读亚洲示意图,完成下题。
关于亚洲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地跨寒、温、热三带②地势中部高、四周低③从发展水平看,全部是发展中国家④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均发源于亚洲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7.下列关于聚落的说法,错误的是()A.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B.聚落既是人类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的场所C.平原地区聚落比较集中,高山、荒漠地区聚落比较稀少D.传统聚落的形成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与人类活动关系不大38.家住泉州的小明与定居美国的叔叔互通电话,小明:“叔叔,早上好”,叔叔:“小明,晚上好.”同一时刻,小明和叔叔打电话互致问候,为什么会有问候语中的差异?:()A.因地球自转产生B.两地气候不同C.因地球公转产生D.两地季节不同39.北京的小王观看2016巴西奥运会开幕式现场直播时是早晨,导致两地产生时差的原因是A.纬度差异B.经度差异C.海陆差异D.地势差异40.下图示意某地多年平均气候资料。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根据图示信息,可判断出该地位于()A.北半球B.南半球C.西半球D.东半球2、该市气温年较差约为()A.25℃B.-6℃C.19℃D.31℃3、对该地区气候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夏季温和多雨,冬季寒冷干燥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D.夏季高温少雨,冬季寒冷多雨【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环境对人种的形成有较大影响,一般说来,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的人多分布在气温较高的热带地区,气候较温和的温带地区多为白色人种,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人种的有关知识。
2.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我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
在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对北半球来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低。
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昼短,得到太阳的光热少。
所以,我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冬季低温可达﹣30~﹣40℃,滴水成冰,大地白雪皑皑;而海南岛三亚冬季平均气温在20℃左右,气候暖热,到处绿树成阴,所以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不同,C对,ABD错。
故选:C。
3.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某市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属于四季的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A错;某学校冬季和夏季使用不同的作息时间属于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B 错;某学校正午旗杆的影长夏季比冬季短属于正午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C错;地球上出现昼夜更替现象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D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