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畜牧业协会工作总结2013年,是中国畜牧业协会(下称协会)的特殊时期,在理事会的领导下,承上启下,落实协会的各项计划,取得了一定成果。
特别是积极应对H7N9流感、速生鸡、黄浦江死猪漂浮事件,不断克服困难,着力化解各种不利因素,畜产品总量持续增长,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较高水平,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做了大量工作。
畜牧业面临着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食品安全关注度日益提高,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等新的挑战。
协会全体职工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的报告,根据十八大提出的新要求、新目标,结合协会的实际情况,坚持履行服务、协调、维权、自律、管理等职能,在农业部、民政部及相关部门的领导下,在广大会员的支持与积极参与下,坚持稳中求进,全面落实农业部办公厅关于转发民政部‚《关于规范社会团体开展合作活动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社会组织举办研讨会论坛活动管理办法》的通知‛精神,结合行业发展特点,积极促进会员发展、维护行业利益、大力推广行业和会员,顺利完成了协会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计划,为促进我国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步伐,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反映行业诉求,维护行业权益(一)积极反映行业诉求1、呼吁国家解决行业和企业难点问题在2013年全国‚两会‛前,协会收集会员(包括江苏海门京海肉鸡集团公司等六家)企业的提案达10余个,通过协调会员中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将有关提案提交到全国‚两会‛提案处。
2、有效处臵所谓‚速成鸡‛事件根据2012年‚速成鸡‛事件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协会及时向农业部报告,恳请农业部紧急致函中共中央宣传部,协助遏制媒体恶意炒作中国肉鸡产业的食品安全问题,正面引导舆论报道,并建议由农业部组织主管部门有关专业人员和行业资深专家,正面回应媒体报道的有关问题,正确引导公众消费,保护养殖者积极性,确保白羽肉鸡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随着正面宣传的增加及负面新闻的不断减少,2012年底以后,‚速成鸡‛事态逐渐淡出人们视野。
3、结合黄浦江死猪漂流事件提出处理建议自3月8日开始的一段时间,上海方面从黄浦江水域打捞死猪达上万头。
对此,协会及时向国家有关部门提交《关于建设公益性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厂的建议》。
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以破解动物尸体处理与环境保护间的难题,防止‚黄浦江水域漂浮死猪事件‛等类似问题再次发生,有效遏制养殖场(户)对动物尸体的随意丢弃,营造绿色环保的养殖环境和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
建议引起了政府相关部门对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工作的重视,2013年10月15日,农业部以农医发“2013”34号印发《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规定了病死动物尸体及相关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方法的技术工艺和操作注意事项,以及在处理过程中包装、暂存、运输、人员防护和无害化处理记录要求,为规范病死动物尸体及相关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操作技术,预防重大动物疫病,维护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等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据。
4、积极应对H7N9事件,维护行业和企业利益。
自从3月31日媒体报道首例人感染H7N9流感事件,协会高度关注此事件对禽业行业的影响,专门调查对企业生产的影响和损失情况,积极开展综合协调,旨在将损害降至最低。
协会为政府部门提供了各方面的基础数据,及时将企业遭受到的损失和行业面临的各种困难反馈给了农业部,为国家采取有效策略、及时制定相应政策提供了充分的支持。
在此背景下,中央财政下拨了6亿元支持家禽业。
持续开展产业损害调查及时通过群发手机短信、邮件、电话等方式,分品种(蛋鸡、白羽、白鸭)持续开展‚H7N9流感疫情产业损失调查‛。
全力配合农业部畜牧业司畜牧处调查包括蛋种鸡、白羽肉种鸡、黄羽肉种鸡企业名录以及后备、在产种鸡的存栏量,祖代、父母代种鸡成本的构成及测算等数据。
分别按‚理论产能‛和‚实际产能‛测算各代次的换算比例,了解并汇总提前淘汰种鸡、种蛋转商、鸡苗处理等情况。
先后向农业部畜牧业司等部门提交——恳请出台扶持政策帮助家禽行业渡过难关保障‚菜篮子‛安全等建议,同时,汇总上报来自企业和协会的建议及相关资料达19次。
正面引导大众消费公开接受各类媒体的即时采访和咨询,实事求是的向媒体反映禽业企业当前的生产与经营情况,将企业损失情况如实进行公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借助媒体向社会传递客观信息。
同时,制作专题网页——‚H7N9重创中国养禽业‛,全程跟踪,广泛收集转载各类正向的资讯。
在第六届(2013)中国蛋鸡行业发展大会期间,发出‚科学应对疫情,无须闻鸡色变‛等倡议,邀请农业部有关领导参加了‚带头品尝禽产品活动‛,并配合‚畜博会‛举行了‚中国禽产品健康消费启动仪式‛,通过嘉宾现场品尝安全美味的禽肉、禽蛋等产品,旨在消除民众的疑虑,提振禽产品消费信心,引导公众正确认识H7N9流感疫情。
多次召开‚应对H7N9流感座谈会‛为使政府准确了解禽业行业受损情况和会员企业呼声,先后组织由政府部门领导、国家产业体系专家和大型家禽企业代表参加的‚应对H7N9流感座谈会‛达三次。
旨在充分全面了解产业损失,企业的生产自救和存在的关键性困难。
广泛开展相关协调工作针对中央电视台制作并播放《预防H7N9公益广告》中‚禽流感‛和‚远离活禽‛等不准确的提法,负面影响很大,仍会加剧消费者对禽产品的恐慌。
协会紧急致函中央电视台,商请停播该广告,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同时,针对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业务通告,明确要求所有航班禁止禽类运输,理由是‚谨慎应对当前禽流感疫病威胁,确保旅客、货物安全运输‛。
协会建议农业部兽医局及时通过大众传媒对‚H7N9禽流感‛命名给予更正,规范为‚H7N9流感病毒‛,并明确禽类H7N9病毒检疫合格证管理办法,有效回应并多方协调海南航空公司尽快恢复禽类产品运输,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家禽企业损失,竭力挽救我国家禽产业,取得了预期效果。
配合开展H7N9流感调研为避免人感染H7N9流感再次对家禽乃至畜牧产业造成冲击,建立与卫计委相关部门的沟通渠道,协会配合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关于开展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措施与社会经济影响调研的函》,认真组织相关材料。
通过与该中心负责人进行座谈,交流此次人感染H7N9流感对我国家禽产业造成的严重冲击,并向卫计委反映家禽行业诉求,就下一步如何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注重会员及行业呼声为避免大众媒体再次报道人感染H7N9时的不科学提法对家禽行业再次带来打击,根据广大会员与行业的强烈要求,协会建议农业部紧急协调国家卫计委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更名为‚人感染H7N9流感‛,并建议农业部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正面给予回应,提振禽产品消费信心。
针对下半年新增1例人感染H7N9流感事件,协会及时落实农业部畜牧业司的部署意见,立即对15家大企业和3家行业协会进行电话调研并征求意见。
会员企业与行业协会代表表示希望政府保持关注,开展科普活动,避免一些不利言论。
同时加强内部监测与防控,按照内紧外松的处理方式,将有关监测数据发布给公众,并向农业部畜牧业司畜牧处呈报了《关于举办‚H7N9流感新闻发布会‛是否适宜的调研》报告。
切实做好后H7N9流感防控工作在H7N9流感事件逐渐平息后,协会依然高度关注,利用电话跟踪或走访企业等形式,了解主产区禽产品价格和销量的恢复情况,核定上半年禽业的损失情况,更新损失数据,并撰写《禽产品主产区价格和销量的恢复情况》材料上报农业部畜牧业司。
同时,有关专家就后H7N9流感阶段(7~8月份)我国家禽行业恢复情况接受中央电视台专访的内容在中央电视台的9月13日‚朝闻天下‛播出,重点呼吁家禽行业提高防控意识,严防入冬前H7N9流感的再次入侵。
5、建议尽快遏制猪价持续下滑局面春节过后全国生猪价格接连‚跳水‛,国内猪粮比价跌破6∶1的全国平均盈亏平衡点,协会多次谏言国家有关部门,适时启动调控预案,防止生猪价格出现过度下跌,避免生猪养殖出现大面积亏损。
这些建议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四月份全国部分省份启动了调控政策。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5月8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畜牧业生产形势比较严峻,生猪价格下跌,牛羊肉供应偏紧。
要继续落实生猪规模化生产扶持政策,通过增加国家和商业储备等多种方式,加大猪肉收储力度,稳定猪价,提振养殖信心。
(二)全面开展行业维权1、有效维护绿壳蛋鸡行业利益2013年4月7日,中国商标局根据禽业分会2012年针对贵州省某人以个人名义恶意抢注‚绿壳‛商标提出的异议申请,做出最终裁定。
结果为‚异议人所提异议理由成立,第7989837号‘绿壳’商标在‘蛋’商品上的注册申请不予批准,在其余商品上的注册申请予以批准‛。
裁定后半个月内,当事人没有提出复审。
至此,历时13个月的‚绿壳‛商标注册维权取得成功。
2、落实社团管理有关规定认真落实农业部办公厅关于转发民政部‚《关于规范社会团体开展合作活动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社会组织举办研讨会论坛活动管理办法》的通知‛精神,严格规范协会相关业务活动。
3、注重保护牛业产业2013年4月,派工作人员参加农业产业损害监测预警体系管理培训班,并结合培训内容与我国肉牛业发展现状,撰写了‚如何利用贸易救济措施保护农产品‛文章,旨在引导会员增强行业保护意识,时刻关注我国畜牧及相关产业的损害状况。
4、建议加强对输美兔肉生产企业注册备案监督管理针对近年来我国有些企业的输美兔肉产品因质量良莠不齐而采取互相压价,盲目竞争,严重损害了中国兔肉产品的形象和声誉,导致中国兔肉出口量逐年减少等问题,协会及时向国家质检总局递交了《关于加强对输美兔肉生产企业注册备案监督管理的建议》。
以提高‚准出‛门槛,切实建立完善的肉兔养殖、生产、检测管控体系,真正从源头保证出口肉兔产品的质量,维护我国兔肉产品良好的国际形象。
建议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仍在进一步研究应对方案。
(三)开展行业调研,扶持产业发展1、深入了解会员需求通过走访会员、发放调查表、电话沟通等方式,了解会员企业需求。
多次深入畜牧业主产省市及相关企业,全面了解牛羊生产情况、蛋种鸡实际产能、春秋两季畜禽疫病流行情况、黄羽肉鸡深加工产业现状及前景、白羽肉种鸡实际产能、水禽生产现状、进口疫苗需求等。
把握会员企业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针对共性问题提出建议报告,及时上报行业主管部门。
2、调研家禽行业,服务有的放矢。
多次深入会员企业考察调研, 2013年调研家禽企业67个,分别从企业运营、资金运转、技术服务、产品研发与推广、饲养管理模式等方面调研。
围绕H7N9流感的影响和产业恢复情况以及扶持政策的落实情况,及时给农业主管部门撰写材料,重点反映企业的需求和对政策的意见与建议,为家禽行业今后的发展和政策的修订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