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LFQ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LFQ G0010—2013 汽车道路可靠性试验(试行)2013-03-23发布2013-03-23实施前言本文件是以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为前提,针对本公司在新产品研发过程中对整车、总成、零部件开发认可试验而制定的。
本规范由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内容等部分组成。
本文件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文件由重庆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由重庆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文件由重庆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研究院负责归口。
本文件起草人:尤启明本文件批准人:关锋金本文件所代替标准的历次发布情况为:首次发布汽车道路可靠性试验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质量考核及认可工作中道路整车性能、可靠性、零部件搭载行驶试验条件、试验程序、行使规范、试验记录、试验行驶里程和路面分配及可靠性评价。
本文件适用于公司所研发的汽车整车、总成零部件的质量考核及认可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495-2002 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GB/T 4970-2009 汽车平顺性试验方法GB/T 6323.1-1994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蛇行试验GB/T 6323.2-1994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转向瞬态响应试验GB/T 6323.3-1994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转向瞬态响应试验GB/T 6323.4-1994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转向回正性能试验GB/T 6323.5-1994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转向轻便性试验GB/T 6323.6-1994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稳态回转试验GB 7258-2012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T 12534-1990 汽车道路试验通则GB/T 12536-1990 汽车滑行试验方法GB/T 12539-1990 汽车爬陡坡试验方法GB/T 12543-2009 汽车加速性能试验方法GB/T 12544-1990 汽车最高车速试验方法GB/T 12545.1-2008 汽车燃料消耗试验方法第1部分:乘用车燃料消耗试验方法GB/T 12547-2009 汽车最低稳定车速试验方法GB/T 12548-1990 汽车速度表、里程表检验校正方法GB/T 12673-1990 汽车主要尺寸测量方法GB/T 12674-1990 汽车质量(重量)参数测定方法GB 12676-1999 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GB/T 12677-1990 汽车技术状况行驶检查方法GB/T 12678-1990 汽车可靠性行驶试验方法GB 18352.3-2005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III、IV阶段)GB/T 18697-2002 声学汽车车内噪声测量方法GB 1495-2002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QC/T 34-1992 汽车故障模式分类QC/T 900-1997 汽车整车产品质量检验评定方法3 整车磨合规范3.1 总则除试验大纲特殊要求以外,均按此规范进行磨合。
汽车的磨合行驶按GB/T 12534-1990第4章第2条规定执行。
3.2 适用车型公司现量产车型、在研及新研发整车、改型、换动等,按A类(轿车)和B类 (越野车型)进行划分。
3.3 试验条件试验道路要求,按本规范5.3.3执行。
一般公路路面平整度为C级(城市或国道沥青路面)或C级以上的平原微丘公路,最大坡度小于5%,路面宽阔平直,视野良好,汽车能持续以较高车速行驶速度大于50 km/h。
3.4 磨合里程分配A类(轿车)磨合里程分配为2000km。
B类(越野车型)磨合里程分配为2500km。
3.5 车速、发动机转速要求3.5.1 A类(轿车)磨合期2000km内不可以全速行驶,发动机允许的最高转速为4000r/min。
3.5.2 B类(越野车型) 磨合期2500km内不可以全速行驶,发动机允许的最高转速为3000r/min(前1500km)~4500 r/min(后1000km)。
3.5.3 磨合期各档最高行驶速度如下表1;表1 磨合期各档行驶速度3.6 载荷要求磨合期内装载质量不允许超过最高载荷的80%,否则会对未有良好磨合的零部件造成伤害(若无特殊要求,一般建议为空载)。
3.7 注意事项3.7.1 避免紧急制动,尽量减少紧急制动次数,否则会使制动系统受到冲击,同时加大了底盘对发动机的冲击负荷。
若非十分必要,在前300km内不应采用紧急制动。
3.7.2 在最初的2000km内不应拖车,错误的拖拽方法可能使汽车受到损坏。
3.7.3 当新车完成2000km的磨合期后,要对汽车进行首次保养(更换机油、齿轮油、机油滤清器、空气滤清器等)。
4 整车可靠性及零部件搭载试验规范4.1 试验车辆准备试验样车加载辆按照各车型的设计值需求加载,其试验实施条件应符合相应车型的汽车定型试验规程的规定,并按GB/T 12534-1990规定进行试验汽车的准备。
4.2 装载质量4.2.1 零部件的搭载路试在一般路面按照试验大纲要求加载路试;装载质量按GB/T12534-1990第3.1条规定。
4.2.2 各种车型在进行整车可靠性路试时严格按照汽车最大设计质量加载载荷,有特殊要求也可按照相应大纲要求的加载量加载。
4.2.3 装载质量应均匀分布,装载物应固定牢靠,试验过程中加载物不得晃动和颠离,不应因潮湿、散失等条件变化而改变其质量。
以保证装载质量的大小、分布不变。
4.3 试验道路4.3.1 常规可靠性试验道路由“高速环道、强化坏路、一般公路、山路、城市道路”组成。
4.3.2 试车场可靠性试验道路应包括“高速环道、强化坏路(石块路、卵石路、鱼鳞坑路、搓板路、扭曲路、凸块路、沙槽、水池、盐水池、坡道、砂土路等)”。
4.3.3 一般公路:路面平整度为C级或C级以上的平原微丘公路,最大坡度小于5%,路面宽阔平直,视野良好,汽车能持续以较高车速行驶距离大于50 km。
4.3.4 山区路:平均坡度大于4%,最大坡度为15%,连续坡长大于3km,路面平整度为C级以上。
4.3.5 城市道路:城市交通干线街道,路面平整度为C级以上。
4.4 试验行驶规范4.4.1 高速环道行驶规范(国家试验场),汽车进入高速环道前应测量并记录轮胎气压,使之符合技术条件的要求。
试验汽车进入高速跑道(试验场地)后,按顺时针方向以最高档在相应车道上行驶,平均车速不低于最大车速的90%,但曲线段最高车速不得超过140km/h,每次持续行驶时间不少于1.5h。
4.4.2 高速环道路试注意事项(遵守高环试验场要求)a)新车必须进行磨合,按本规范3.2~3.7执行,然后对整车进行全面检查(检查项目包括底盘紧固螺栓,轮胎螺栓,轮胎气压等)。
b)确认汽车无故障后,由试验人员确认签字后方可进入试验场进行高环路试。
c)高环行使期间必须开启汽车前大灯,每隔2个小时应下环道休息。
d)高环行使中需超车时在直线段应借右道超车,禁止在环道上超车。
e)中、低速汽车禁止驶入高速环道。
f)高速跑道行使中与前后汽车应保持不小于200m的安全距离。
g)高环行使中严禁开启收放机和其他音讯设备,感觉汽车有异响或不正常现象应立即安全驶离环道进行汽车检查。
h)进入试验场高环后,首先在低速车道行驶几圈待发动机温度正常后,汽车无异响,然后再逐渐提高发动机转速,驶入高速跑道。
i)直线驶入环道时,试验人员应稳住油门踏板,待汽车驶入环道后再提速,环道上一般不减速。
j)汽车驶出环道进入直线道时试验员应稍微松油门踏板,待汽车进入直线段后再加速行驶。
k)随时注意保持不小于200m的安全距离,如果前面车速慢,超车时要快速超过,当要驶入环道不能超车时应松油门保持汽车行车安全距离。
l)在要进入环道时,当汽车被后面来得汽车超越时,应主动松油门,让超越汽车先驶入环道。
4.4.3 强化坏路行使规范、速度详见附录A、B国家试验场强化坏路行驶规范,未规定车速的路面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不限行驶车速。
4.4.4 在陡坡路行驶过程中,试验车分别上坡度为16%的坡、下坡度为20%的坡、上坡度为10%的坡、下坡度为6%的坡,在坡道中间有标志处停车,使用驻车制动器,松开行车制动器。
驻坡制动5s后,起步继续行驶。
4.4.5 强化路试规范注意事项a)在每个循环行驶中,试验车按道路指示标志操作行驶。
b)在试验场内行驶的全部里程应开大灯,在雾、雨天气还必须开启雾灯。
c)在整个汽车行驶试验过程中不得空挡滑行。
d)在试验过程中夜间行驶不少于总里程的10%。
e)每班结束后试验车在指定地点倒车行驶20m。
f)试验车行驶至坡道16%的标准坡中间需驻车制动。
g)试验场强化坏路行驶速度要求,详见附录A、B。
4.4.6 一般公路汽车以正常使用工况行驶。
4.4.7 山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以较高的车速行驶,上坡档位不限,下坡原则上以高于上坡的一个档位行驶,正常使用行车制动器。
4.4.8 城市道路汽车以正常使用工况行驶。
4.5 试验方法、步骤4.5.1 行驶试验可按高速环道、强化路坏、路、山路、城市道路的顺序进行,也可以根据具体条件调整顺序。
在强化坏路行驶循环中包含了一般公路 (也可将高速和强化坏路组成小循环)。
4.5.2 各种道路尽可能按相应规程中规定比例构成一定里程的循环并按如下试验方法、步骤进行操作:a)变速器使用:整个试验过程中要正确选用档位,不得脱档滑行;每100km至少有两次原地起步连续换档和一次倒档行驶200m。
b)车速: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无特殊要求尽量高速行驶。
c)制动:每行驶100km应至少制动两次,其中应包括一次点制动(及制动踏板踩,再抬起,重复进行),下坡行驶同时采用脚制动和发动机制动,如装有下坡辅助制动器,应同时采用。
d)山区行驶时,每100km应至少做一次上坡停车和起步,在不小于7%的坡道上用脚制动停车,变速器置于空档,再用驻车制动停稳,然后按正常操作进行坡道起步。
e)夜间行驶应不少于规定总试验里程的10%。
4.6 试验故障的发现、判断和处理4.6.1 故障一般凭感官判断,对于不易判断的故障,也可通过测量确定。
4.6.2 发现故障的途径有a)接车检查;对试验汽车进行一次全方位检查,查看各系统、功能是否正常。
b)停车检查:每行驶100km停车检查一次,主要检查各部位的松脱、渗漏、损坏等。
c)行驶中由试验员和驾驶员根据试验汽车工作状况发现故障。
d)收车后检查:每班试验结束后,除按 6.4.2(b)检查外,还应检查刮水器、外部照明、制动系统、发动机机油、冷却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