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溶质的质量分数
和溶液升温
C、把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
D、在蔗糖的饱和
溶液中再加少量蔗糖
2.农业上常用质量分数为 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下列方法
能配制出该选种溶液的是
A.4g 氯化钠和 16g 水
B.16g20%的氯化钠溶
液和 5g 水
C.10g8%的氯化钠溶液蒸发 4g 水
D.14g10%的氯化钠溶液和 1g 氯化钠
生进行思考 生进行练习 生进行小结 生进行探究 生进行讨论
教学过程与内容
小结:溶液的配制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法学法与补记
生进行小结
【知识梳理】 完成本节内容知识整理
生完成知识整理
【当堂检测】
1.下列做法能改变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是
A、将氯化铵的饱和溶液降温
B、将硝酸钾的饱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填“大”或“小”)
生做后进行讲评
S(g) 40
0 t1
A B
t2 t℃
教学过程与内容
教法学法与补记
【课后预习】 1、结合教材,完成《同步学习》P113—114 中自主探究部分。 2、家庭小实验课本 P44:自制汽水(实验中应使用食品级的碳 酸氢钠和柠檬酸)
生进行预习
2.你有哪些方法,可以改变溶质的质量分数? 巩固练习:
《同步学习》开放性作业中 10 小结:溶液稀释前后,____________不变。 三.溶液的配制 活动与探究:
配制 50g 质量分数为 16%的氯化钠溶液 合作交流:
在溶液的配制过程中,有哪些因素可能导致所配制的溶液 质量分数偏大?哪些因素可能导致所配制的溶液质量分数偏 小?
自主探究(诊断) 让学生展示《同步学习》中自主探究 1-4。
生进行展示
思考: 1.在不饱和溶液中增加溶质的质量将引起哪些量的变化?
怎样变? 2.如何表示溶液的浓和稀?
合作学习: 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观察实验 9-5 并完成 P42 表格及讨论: 巩固练习:
生进行思考 生进行讨论
溶液的质量(g) 溶剂质量(g)
3. 在配制 10%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氯化钠质量
分数小于 10%的可能原因是: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②配
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③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氯
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
读数 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 ⑤氯化钠晶体不纯
A.①②③④⑤
B.只有①②④⑤
九年级化学
课题 3 溶质的质量分数
1、 知识与能力:
(1)进一步分辨溶液、溶质、溶剂。
(2)知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含义。
(3)进一步加强天平、量筒的使用技能。
教 学
2、 过程与方法:
目
经历配制溶液和设计标签的过程,学会配制溶液的简单方法及会用溶液
标
中溶质组成的表示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市场调查、实验、设计标签、讨论等多种学习活动,体会多样化学习 方式的价值。
教
本课小实验引入课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加深学生理解,
盐的不断加入,溶液的质量分数在不停在改变;讲练结合,学生在练习
后
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提高,加深了知识的巩固。
反
思
教学过程与内容
教法学法与补记
教学过程与内容
教法学法与补记
引言:取一个大烧杯 500mL,加入 250mL 水后,放入一只 鸡蛋。向烧杯中逐渐加盐,边加边搅拌,溶解,会出现什么现 象,(鸡蛋浮起来,盐份多,浓度大)。在此过程中盐的浓度 就在不断的增大。组成是不是也在改变?
生进行观察思考激发学 习兴趣
教学 重点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及应用,配置简单溶液代表的含义,关于溶质质量分数的应用。
教学
方法
板 书 设 计
调查研究、实验操作、思考讨论式探究学习
课题 3 溶质的质量分数 1.定义: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计算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2)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3)溶液质量=所有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3.例题
C.只有①②③
D.只有②③④⑤
4. 如下图所示是 A、B 两种固体溶解度曲线
①在 t1℃时,A 的溶解度比 B__________(填“大”
或“小”)
②在 t2℃时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配成
40%的 A 溶液
③在 t2℃时,将 A、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
温到 t℃时,A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 B
溶质质量(g)
150
50
100
20
120
40
小结:溶液中溶剂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
质量分数之间的转化关系。
二.溶液的稀释
自主学习 P43 例 1、例 2,
溶质的质量分数 生做练习
20% 8%
生进行自学
思考: 1.加水稀释浓溶液时,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各有怎样
的变化?溶质的质量分数如何变化?在保持不析出溶质的情况 下,蒸发溶剂,以上各项会有怎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