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辨证论治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辨证论治

瘀痰凝”之侯。 (4)瘀血属性之病机转换,当辩机体脏腑气血阴
阳之变化。 (5)无处不在,阻塞经络脏腑,变证丛生。
消渴病肾病中医辨证把握要点:湿、毒、瘀
湿热
气阴
消渴病肾病
水湿
湿热不去,蛋白不消。 瘀血不去,元气不复。 水湿不除,脾气不健。
燥热
瘀血
优势病种方案
资料
资料
资料
资料
消渴病肾病中医辨证临床难点分析
积极控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平均值7%组与7.9%组相比, 大约减少25--30%的正常微量白蛋白尿期的病人进入微量 白蛋白尿期。
积极控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达标可以减少尿中白蛋白的 排泄。
深入认识低血糖对肾脏的影响
急性低血糖减少约 22%的肾血流
肾小球滤过率 降低19%
肾功能不全
2型糖尿病肾脏损害常见1,2
微量蛋白尿 临床蛋白尿
肾衰竭
尿浊 水肿 关格
气阴双虚 脾肾阳虚 阴阳俱虚
演变规律
消渴病肾病病机转换
• 多由消渴病病久及肾转变而来。 • 消渴病病机多为阴虚燥热为关键病机,消渴病肾
病早期多见阴虚燥热,阴虚及气、燥热伤气之侯, 则见气阴两虚之候。
• 气阴双虚若气虚偏重,则湿重于热,瘀毒内结则瘀重明 显、毒结之侯偏轻,逐步向阳虚转换,阳损及阴终至阴 阳俱虚。
消渴病肾病中医辨证论治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2015年09月24日
“中国人的糖尿病患病率”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9.7%, 糖尿病患者9240万,糖尿病前 期患者1.42亿。
中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11.6%
•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宁光团队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赵文华团 队日前共同完成一项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中国18岁以上成人糖尿病估测 患病率为11.6%,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率为39.7%。这是我国 首次应用国际最新临床诊断标准(糖化血红蛋白 ≥6.5%),在全国范围内完 成的2型糖尿病调查。相关研究论文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医学刊物《美国医 学会杂志》。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ADA) 的数据显示,美国20岁以上成年人的糖尿病患病率为11.3%。
消渴病肾病中医病名
• 肾消 也曰内消 • 消肾 • 消瘅 • 下消 • 消渴性肾病 • 消渴病肾病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势病种方案统一为“消渴病肾病”。
消渴病肾病中医学病机认识
水停
湿阻
血瘀
消渴病肾病
痰凝
肾元虚损为本, 湿、热、瘀、毒蕴结为标。
虚损
浊毒
本虚标实
消渴病肾病病程演变规律
糖尿病肾病
消渴病肾病
• 调查选取全国98658名成人,并由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实验室统一检 测糖化血红蛋白。调查显示,2010年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男性为12.1% ,女性为11.%;城市居民患病率为14.3%,农村居民为10.3%。研究还显 示,中国成年人群中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50.1%。
ADVANCE : 蛋白尿、 eGFR 与心血管危险
消渴病肾病中医辨证临床难点分析
• 40-50%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期的患者出现心脏血管事件(心衰、不 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塞)和中风,需要特别重视分析无症状性心 肌缺血、心肌梗塞、TIA、脑干部位和小脑部位血管梗塞等恶性事件 的诊断。
Ninceriya T et al., J AM Soc Nechrol 2009 (on-line)
糖尿病肾病不同临床终点死亡率
死亡率 心脏事件
正常微量白蛋白尿期: 0.7% 11%
微量白蛋白尿期:
2% 26%
大量蛋白尿期:
3.5% 44%
慢性肾衰竭(ESRD)期: 12.1% 71%
UKPDS研究提示
* 1.9*
3
2.9
2
1
2.5*
*
1.2
2.0*
1.0*
GFR <60 GFR 60-89
0 Macro Micro Normo GFR ≥90
Baseline UACR
Baseline eGFR
Baseline UACR
Baseline eGFR
a) Adjusted for age sex. duration of diabetes SBP currently treated hypertension. HR of macrovascular disease HcAtc. LCL-cholesterol HCL-cholesterol triglycerides, BMI, ECG abrogates current smoking and current drinking.
大血管事件
心血管死亡
Hazard ratio3) Hazard ratio3)
3.2**
4
*
3 2
2.0**
* 1.7* 1.8**
1.2*
1 1.2
1.5*
1.0 1.0
GFR <60 GFR 60-89
(Rec)
0
GFR ≥90
Macro Micro Normo
5.9* *
6
5
3.4*
4
3.6* *
• 消渴病肾病之“湿”多自内生,无处不到。
• 消渴病肾病湿热之属性、转变,初病多见于湿热并重,或 热重于湿,无处不到。中晚期多见于湿重于热
消渴病肾病中医病机传变标实“瘀血”特点
(1)多有消渴病持续而来。 (2)贯穿消渴病肾病始终。 (3)易与毒结、痰结,形成“毒瘀互结”、“毒
• 目前糖尿病肾病不同分期和CKD分期没有糖尿病肾病早期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不稳定期诊断,从病理生理学角度需要 深入认识,尿微量蛋白排泄不稳定期即可以考虑糖尿病肾 病诊断,大约每年有2-5%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微量白蛋白尿。
• 糖尿病患者出现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增加是肾脏足细胞损 伤的标志,肾小管损伤指标早期提示是肾小管上皮细胞损 伤的标志,可以诊断为糖尿病肾病早期。
• 气阴双虚若阴虚偏重,则热重于湿、瘀毒内结之侯均重。
糖尿病肾病中医病机传变标实“湿热”特点
• 《丹溪心法中湿篇》:“湿之为病,有自外入者,有自内 生者,必审其方土之病源,东南地下,多阴雨地湿,凡受 必从外入,多自下起,以重腿脚气者多,治当汗散,久者 宜疏通渗泄,西北地高,人多食生冷湿面潼酪,或饮酒后 寒气拂郁,湿不能越,做腹皮胀疼,甚则水臌胀满,或通 身浮肿,按之如泥不起,此皆自内而出者也,辨其元气多 少,而通利其二便,则其根在内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