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4月份内部特供卷高三地理(二)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本卷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8年某月14日6:18,川航3U8633航班从重庆(30°N,106°E)起飞,大约以700km/h 的速度向拉萨(30°N,91°E)飞行,飞机在9800米高空平稳飞行过程中,驾驶舱右侧风档玻璃突然破损脱落,导致座舱失压。
随后,机组成功处置,在成都双流机场安全备降,确保了机上旅客的生命安全。
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航班预计到达拉萨的时间大约是 A .14日8:30 B .14日7:30 C .14日6:30D .14日9:002.飞机飞行途中最不可能遇到的情况是 A .强风 B .高温 C .气流冲击D .缺氧3.川航3U8633在返航途中遭遇该月常出现的积雨云(它是一种在充足的水汽条件下强烈垂直对流过程中形成的云),推测该月为 A .1月 B .3月 C .5月 D .10月【答案】 1.A2.B3.C 【解析】本题考查经纬网图中距离的计算、大气的分层结构和特点以及大气环流的相关知识,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考查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
1.本题考查经纬网上距离的计算,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考查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
根据经度l°≈111×cosαkm(α为所在地的纬度数),材料中重庆至拉萨相距15°,则两地距离≈111×cos30°×15≈1442km,结合飞机时速700km/h 可知,从重庆飞至拉萨所需时间应该为2小时。
A 正确,B 、C 、D 错误。
2.本题考查大气的分层结构和特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考查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
根据材料可知飞行海拔已到9800米,属于对流层顶附近,氧气含量较低,飞机进入平稳状态,高空几乎没有摩擦力,可以产生强风;但飞机飞行途中气流不稳定,经常会受到气流影响而发生颠簸;海拔9800米处依然属于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温度较低,不可能遇到高温。
B符合题意,A 、C 、D 不符合题意。
3.本题考查大气环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考查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
根据题干可知,积雨云的形成要具备充足的水汽,强对流天气,这种情况应该出现在气温比较高,空气比较湿润的夏半年。
A 、B 、D 错误,C 正确。
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近期对我国用水效率进行了统计分析,2018年,全国用水效率进一步提升。
下表是“2018年部分省级行政区主要用水效率指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省级行政区 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m3)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全国 66.8 0.554 京 13.0 0.742 津 15.1 0.708 内蒙古 111.1 0.543 甘136.20.564.京、津地区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明显低的原因可能是 A .产业结构合理B .经济用水总量少C .跨流域调水量大D .区域总水量少 5.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措施有①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农业 ②种植节水作物 ③修建水库 ④推广机械化 A .①③B .①④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C.②③D.①②【答案】4.A5.D【解析】4.本题考查水资源的利用,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考查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
根据材料可知,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反映的是耗水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
京、津地区人口密度大,经济用水总量大,B错误;与区域总水量的多少和调水工程的补充没有关系,C、D错误;京、津地区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且技术水平高,具备较高的节水能力,A正确。
5.本题考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考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考查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
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应该从节水或者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①②都可以有效地节约水资源,而③④与提高农田灌溉水关系较小。
D正确,A、B、C错误。
阿萨勒湖(Lac Assal)位于非洲吉布提中部(下图)、塔朱拉湾以西的阿萨勒洼地中,为非洲大陆最低点。
该湖属于高盐度湖,它曾经是一片海,古地质时期的一次突发地质事件使它变成了内陆湖。
它又是天然的“造盐工厂”,人们源源不断地从稳定不变的湖岸取走湖盐,不久,新的湖盐又重新“长”了出来。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图示L海峡A.深层海水常年向南流B.经常见超级油轮驶过C.表层海水1月向东流D.可眺望到茂盛的草地7.材料中“古地质时期的一次突发地质事件”可能是A.海平面下降B.火山喷发C.全球气候变暖D.崩塌及滑坡8.天然的“造盐工厂”,这一奇特现象证明该湖湖盐来自于A.盐矿B.湖床C.河流D.海水【答案】6.A7.B8.D【解析】本题考查洋流和大气环流,内力作用及环境的变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考查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
6.本题考查洋流和大气环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
由图可知L海峡为曼德海峡,表层密度流常年向北流,深层海水常年向南流,A正确;途经苏伊士运河,超级油轮无法顺利通过,B错误;表层密度流常年向北流,若考虑夏季西南风影响,表层海水7月向东流,C错误;L海峡所在地区附近为热带沙漠气候区,不可能眺望到茂盛的草地,D错误。
7.本题考查内力作用,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考查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
读图例可知,阿萨勒湖沿岸多火山分布。
因此,古地质时期的一次突发地质事件可能是火山喷发。
B正确,A、C、D项错误。
8.本题考查环境变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考查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
由材料可知,阿萨勒湖原为塔朱拉湾的海洋,古地质时期火山喷发的阻隔使它变成了内陆湖,海水流入湖,成为湖盐的主要来源。
D正确,A、B、C错误。
八步沙林场位于腾格里沙漠南缘,过去这里的沙丘每年以10米的速度向南推移,造成了巨大危害。
下图为八步沙灌丛沙堆林带,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9.灌丛沙堆是在植被影响下发育的地貌,其形成的地质作用是A.风化作用B.风力侵蚀作用C.风力搬运作用D.风力沉积作用10.灌丛沙堆对当地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A.下渗减弱B.地表径流增加C.地下径流减少D.蒸腾作用加强11.随着灌丛沙堆数量增加,当地A.大气降水增加B.风力作用加强C.风积地貌趋于稳定D.沙漠面积扩大【答案】9.D10.D11.C【解析】本题可查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植被的作用等,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考查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的核心素养。
9.本题可查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考查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的核心素养。
由材料可知,该地貌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风化作用有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的作用下进行;风力侵蚀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风蚀柱;风力搬运形成沙丘移动;灌丛沙堆主要与风力沉积作用有关。
D正确,A、B、C错误。
10.本题考查植被的作用,考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考查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的核心素养。
灌丛沙堆可以涵养水源。
植被的增加,蒸腾作用加强,下渗加强,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加。
A、B、C错误,D正确。
11.本题考查植被的作用。
考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考查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的核心素养。
随着灌丛沙堆数量的增加,风积地貌趋于稳定;风力作用减弱,沙漠面积减小;大气降水不会明显增多。
A、B、D错误,C正确。
第II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题—第3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43题—第4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做答。
共56分。
3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24分)君山岛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境内,系洞庭湖中一小岛,君山岛小巧玲珑,四面环水,风景秀丽,空气新鲜。
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土壤为砂土,平均海拔55 m,最高点响山海拔为63.3 m。
君山银针是中国名茶之一。
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形细如针,故名君山银针。
君山岛的岩层经过分析,主要为湖沙出露被风携带至岛上日久天长沉积而成,基岩为公元前10亿到30亿年的火山喷出岩。
如图为君山岛形成过程示意图。
洞庭湖沿岸的低地早年被开发为垸田,亦称“圩田”“围田”“基田”(即沿江、滨湖的低洼地区临水筑堤,堤内外开灌排沟渠的农田)。
(1)分析君山岛形成的内外力作用过程。
(6分)(2)分析该地茶叶品质高的自然原因。
(6分)(3)推测自驾游进入该岛的最佳季节,并从气候方面说明理由。
(6分)(4)指出早期将低地开发为垸田的原因及垸田存在意义。
(6分)【答案】(1)该处曾经的火山活动形成喷出岩;(2分)出露湖面后,侵蚀作用减弱,风带来湖沙;(2分)经长时期的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形成君山岛。
(2分)(2)位于湖中小岛,空气新鲜,自然环境质量高;(2分)该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和降水适宜;(2分)地形和排水条件好;(2分)酸性的砂土土壤,通透性好且适合茶树的生长。
(2分)(任答3点)(3)秋冬季。
(答出秋季或者冬季也可以酌情给分)(2分)理由: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水位上涨,会淹没入岛道路;(2分)秋冬季水位下降,道路可正常安全通行,故为秋冬季。
(2分)(4)原因:早期洞庭湖周边人口增长快,对粮食需求量大,粮食不足。
(2分)意义: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2分)缓解粮食紧张局面。
(2分)【解析】本题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区域农业发展,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的核心素养。
(1)本题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材料提到该地基岩为公元前10亿到30亿年的火山喷出岩为火山喷出岩,说明该处有过火山活动,经过火山活动使得岩石出露水面成为岛屿的锤形;随着岩石的出露,湖水的侵蚀减弱,湖水汇集,风力将泥沙带到岛上,长期沉积,固结成岩,形成君山岛。
(2)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的自然区位因素分析,由材料可知,君山岛,四面环水,风景秀丽,空气新鲜,自然环境质量高;该岛位于湖南省,位于中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组合好,有利于茶叶的生长;岛屿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有利于排水;土壤为酸性的砂土,透气性好,矿物质含量高,有利于茶叶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