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藏地区

青藏地区


【思维过程】 第(1)题,“(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
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说明该地区的 热量和水分条件较好,因此高原东南部适宜发 展河谷农业。而“(青藏)高原上多山地冰川, 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为主, 局部地区有高寒草原”,说明高原北部可利用 高寒草原发展高寒畜牧业。
【思维过程】 第(2)题,青藏高原北部地势高,晴天多,太
(1)从图中信息判断,该区域
B 的地势特点是( )
A.东高西低 B.西北高,东南低 C.北高南低 D.南北高,中间低

30°
拉萨 ③
1000
2000
90 °
40006000
图 例
国界线
河流


95°
等积温线 6000
(2)从图中信息判断, 该区域降水有何特征?
① ②
30°
拉萨 ③

1000
2000
(2)地势西北 高,东南低。
主要山脉
2、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2、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2、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描述青藏地区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东南地区降水 较丰富,但季节分 配不均,干湿季明 显。
降水由东南向西 北高原内部逐渐减 少。
2、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特点: (1)独特的高寒气候; 昼夜温差大,气温年较差小 晴天多,云量少,光照强, 太阳辐射强。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自 然保护区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三江自然保护区内野 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 富,其中有国家一级 保护动物14种。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
目前,由于种种原因, 三江源区生态环境日 趋恶化,灾害频繁。 主要表现为:湖泊萎 缩,湿地退化,江河 径流量减少,草地严 重退化,鼠虫害猖獗, 土地沙漠化发展,生 物多样性种类和数量 锐减,水土流失加剧。
叶城

青 西宁 藏


公 路路公尼中路拉川萨
加德满都


芒康
成都

滇藏公路
川藏公路
下关——芒康
青藏公路
拉萨——叶城
新藏公路
拉萨——西宁
滇藏公路
拉萨——加德满都
中尼公路
拉萨——成都
思考:
1、青藏铁路在修建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工程巨大等 2、可能造成哪些环境问题? 植被破坏,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2、高原种植业 河谷农业 主要农作物:青稞、豌豆、小麦
5000m 4500m 4000m 3000m
寒冻 寒冷 温凉 温暖
无 青稞 青稞、春小麦
青稞、豌豆、 冬小麦
青稞
豌豆
3、农业分布 多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 主要农业区: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
湟水谷地
雅鲁藏布江谷地
青藏高原其他地区多为草场分布,这里是我 国重要的高寒牧区
有利条件 – 大气洁净 – 晴天多 – 日照强 – 昼夜温差大
不利条件 – 气温低 – 降水少
青藏地区高寒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不利方面:气温较低,无霜期短,一年一熟, 这种气候仅适于喜温凉、生长期短的作物生长,如 青稞、小麦、豌豆;畜牧业只适于放牧耐寒的牲畜, 如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2.有利条件:大气洁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 物质多;夜晚气温低,农作物呼吸作用弱,消耗营 养物质少;气温低,农作物生育期长,积累营养物 质多。总之本区麦类和牧草属于“低消耗、高积累、 高产优质”类型。
走廊
D.促进川藏地区对外开放,构建中国——东盟陆路经
贸通道
六、居民和城市
1、居民生活
以青稞面做的糌粑、 焦烤或煮熟的牛羊 肉为食,喝青稞酒, 牧区藏民住帐篷, 牦牛是藏民的主要 交通工具
2、主要城市
拉萨: 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北岸,是西藏政治、 宗教和交通中心 布达拉宫、大昭寺、小昭寺
西宁: 湟水河畔,青海省的经济、文化中心; 青藏地区最大的工业中心(以乳品、毛纺 工业著名)
(1)高原东南部适宜发展河谷农业,其有利 条件是____热_量__、__水__分__条_件__好____________。 高原北部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___畜__牧__业___
_________________,若过度发展可能带来 的问题是________生__态__破_坏______________。
2、地热能:雅鲁藏布江谷地位于亚欧和印度洋板块交 界处,地热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 有羊八井地热电站
3、水能:主要集中在藏南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和黄 河上游;西藏正在建设中的羊卓雍湖水电站 是我国海拔最高的水电站。
4、“聚宝盆”——柴达木盆地:有察尔汗的钾盐(附 近
有我国最大的钾肥厂)、冷湖的石油、 鱼卡的煤、 锡铁山的铅锌矿
雅鲁藏布江谷地
填表比
较右图中河
流在L1段与 L2段两岸农 业生产的主
要差异。
主要农作物种类 L1 青稞、小麦 L2 茶叶、水稻
气候类型 地形条件
河流谷地,地 高山气候 势相对低平
热带季风 开阔平坦的平 气候区 原、丘陵
4、高寒牧区
三大牲畜
牦牛 藏绵羊 藏山羊
适应高寒、 缺氧、 低气压
青藏高原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最冷月平均气温达-10~-
90 ° 40006000
95°
图 例
国界线
河流
等积温线 6000
(3)图中③段和 ④段的主 要农作物种类 导致这种差
异的原因( )
A.水稻 小麦 降水 B.青稞 小麦 地形 C.青稞 水稻 气候 D.玉米 小麦 水源
C
高原冰川
中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
三、高原农牧业
河谷农业 高寒牧区
1、青藏地区发展农牧业的有利及不利条件
阳能丰富,可开发利用的主要能源是太阳能。 而东南部地区降水丰富、落差大,水能资源丰 富。
第(3)题,青海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的西部、 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为长江、黄河 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保护三江源,就是保 护水源地的生态系统。
(2011·青岛检测)下图中有我国的部分铁路分布, 读图回答1~2题。
(2) 高 原 北 部 可 开 发 利 用 的 主 要 能 源 是 _____太__阳_能____。东南部水能资源丰富,其原因 是___降__水__丰_富__,__河__流_径__流__量__大__;_落__差__大____。
(3)我国在高原东部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 区,“三江”是指_长__江______、_黄__河_______和 澜沧江,建立该保护区的目的是 _____保__护__水_源__地__的生态系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湟水 黄河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雅鲁藏布江
长江 澜沧江
怒江
主要的河流和湖泊有哪些?有何特点?
4、水文 特征①大江大河发源地;(三江源、中华水塔) ②高原湖泊星罗棋布。(咸水湖)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湖泊众多,大河源头
三 江 源 : 中 华 水 塔
水能丰富 三江并流
读我国局部区域的等积温线和等 降水量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b
本区域高
高度(30

(08天津)
图9
(3)甲区域的城镇分布有明显特征。请你归纳出三点。(6分)
(3)主要分布在东部; 沿交通线分布;沿谷地(沿河流)分布。
影响甲区域城镇分布的因素是什么?
交通,水源 ,农业,气候等
五、交通运输的变化
公路:新藏公路、川藏公路、滇藏公路、 青藏公路
铁路:青藏铁路 航空:拉萨—北京、成都、西宁、广州
3、青藏铁路的修建有何意义?
穿越的山脉: 昆仑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 格尔木 西宁
拉萨
3、青藏铁路修建的意义
①有利于促进沿线地区资源的开发,带 动西藏的经济发展 ②有利于民族之间的团结,社会的稳定 ③有利于促进西部大开发的全面发展 ④有利于加强国防安全
[例]川藏铁路(成都至拉萨)已经列入国家中长期建设 规划,成都至拉萨运输距离为1629公里,全线贯通后 到拉萨只需8个多小时。
1、川藏铁路起止地所在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 因素分别是( )
A.地形、水源
B.水源、气温
C.光照、气温
D.土壤、地形
2.川藏铁路的战略意义远大于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后
将( )
A.完善进藏通道,加强西藏与长三角、珠三角的经济
联系
B.开发沿线旅游资源,促进香格里拉、桂林地区旅游
发展
C.加快沿线资源开发,改善投资环境,形成沿线工业
2016高考区域地理之《中国地理》 中国区域地理 青藏地区
北方地区
地理位置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青藏地区
一、基本情况 二、自然环境
三、农牧业生产特征和主要农牧产品
四、矿产资源和工业 五、交通 六、居民和城市 七、生态环境
青藏高原是地球表面最高的高原,面积约250万 平方千米,占我国陆地面积的1/4强。平均海拔在 4000米以上。这一高原以其高的海拔,巨大的面 积,年轻的历史和独特的位置,因而在全球的高 原与高山区域中占有重要位置,被人称为地球的 “第三极”和“世界屋脊”。图为青藏高原卫星 图。
图1为板块交界处地壳碰撞 示意图,读图回答:
图示地壳运动状况对雅鲁 藏布江地区居民生产及生 活的影响。
有利:当地地热资源 丰富 不利:地壳运动活跃 ,多地震,滑坡,泥 石流等地质灾害。
图1
35°

0
30°
a
本区域为高原,平均 海拔高度在 4000m 以上

图例
山脉 水电站 河流 湖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