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瑞典学前教育发展历程

瑞典学前教育发展历程


19世纪60年代以前:艰难探索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短暂波折阶段 20世纪60年代—20世纪末:快速发展阶 段
一、19世纪60年代以前:艰难探索阶段 背景: 1、从社会生活方面看:进入19世纪后,瑞 典的城市化大幅加快。大量农村人口为谋 求生计不断涌入城市。 2、从思想教育方面看:19世纪末,福禄培 尔的教育思想传入。 3、从公众角度看:社会各界参与了对公办 幼儿机构价值的大讨论促进了幼儿教育的 发展。
20世纪60年代后,重新返回正轨的瑞典学前教育,驶入 了发展的快车道。与学前教育相关的各项事务均出现了良 好发展的态势。
1968年,政府成立了一个组织——全国幼 儿保育委员会; 该机构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工作职能不 断扩大; 1970年,教育评估问题也进入了该组织的 职能范围,并发布了报告《学前学校》;
• 4、()年,开办了瑞典历史上第一家为公众而办的幼儿园
• 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瑞典学前教育的发展历 程进入了 ( ) • 20世纪初,瑞典已经拥有近( )间由教会办 的托儿所了。 • 3、19世纪末,瑞典( )开始进入人们的视 野范围。 • 4、1836年,瑞典一家专门为贫困和残疾幼儿而 建的具有( )落成 • 5、19世纪形成的( )成为瑞典学前教育 机构的前身
界定:它不仅是满足家长需求的
一种方式,还是所有儿童都享有 的一项权利,支持儿童发展与学 习应提升为一个政治议题对待。
• 学前教育性质改变。学前教育不在是单纯的社会 福利事务,而划分为教育的范畴。 • 1998年,《瑞典学前教育课程》被学界称为欧洲 最为简洁的标准课程。 • 总结:瑞典学前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全社会的关注 和政府的支持
1、19世纪末,被称为“幼儿教育之父”的德国教育家是() • A福禄培尔 B皮亚杰 • C 埃里克森 D华生 • 2、1854年,瑞典第一家托儿所于()落成 • A恩厄斯岛 B斯德哥尔摩的国王岛 • C大弗雅德拉格岛 D亨德罗普岛 • 3、1968年,瑞典政府成立了一个旨在关注保育院以及5到 岁有一定发展障碍的儿童教学内容的特殊机构() • A 学前学校 B幼儿爱护委员会 • C全国幼儿保育委员会 关爱幼儿委员会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短暂波折阶段 背景: 1、“二战”后的瑞典出生人口激增,妇女劳 动力成为一个热点议题,学前教育也遭到 波及。 2、日托中心竟成为瑞典上层社会倍受质疑的 服务项目。 3、此时,瑞典学前教育的发展出现前所未有 的艰难;而游戏学校却得到了不错的发展。
三、20世纪60年代—20世纪末:快速发展阶段
• 从政治上看:1938年,瑞典历史上第一个负责学 前教育事务的省级委员会由人口委员会带头成立 。党魁塔格.阿兰达的支持。
• 从经济上看:1944年,收到政府资金支持。
1836年,一家专门为贫困和残疾幼儿而建的具有补偿性质的托管机构落成。
1854年,第一家托儿所于斯德哥尔摩的国王岛落成。
20世纪初,瑞典已经拥有近250间由教会办的托儿所了。
直至20世纪50年代,托儿所都一直与贫困紧密捆绑在一起。
19世纪末,被称为“幼儿教育之父”的德国 教育家福禄培尔的教育思想进入瑞典,很快 便四散开去。幼儿园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范 围。
19世纪形成的托儿所和幼儿园成为瑞典学前教育机构的前身
1904年,开办了瑞典历史上第一家为公众而办的幼儿园。 为了缩小社会差距,鼓励幼儿接受良好的教 育,爱伦和玛利亚·莫伯格所办的幼儿园仅 收取低额展
本次教学主要内容:
1.瑞典学前教育发展的各个阶段 2.瑞典学前教育发展各阶段下的历史背景 3.瑞典学前教育发展中取得的成就
• “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什么意思? • 1)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其他保障构成的社 会保障制度是福利国家的一项主要政策,国家依 法实施,并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监督执行。 (2 )保障范围是全民保障,强调福利的普遍性和人 道主义、人权观念,服务对象为社会全体成员。 (3)福利开支基本上由企业和政府负担,个人不 交纳或低标准交纳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险费筹集 方式为现收现付式。 (4)保障内容是全面保障 。一般包括生、老、病、死,即从“摇篮到坟墓 ”的一切福利保障。 (5)保障的目的已不完全 是预防和消灭贫困,而在于维持社会成员一定标 准的生活质量,加强个人安全感。
• 4、教师教育机构的数量扩大。学前教师职前教育 真正实现了高等教育化。
瑞典学前教育“三部法”的颁布
1975年 《学前教育法》
1995年 新一部法案颁布
1985年 《为了全部儿童学前教育法》
1985年颁布《为了全部儿童学前教育法》
该决议:
对学前教育的社会地位做了重新
该法案规定:
到1991年,当父母外 出工作或学习时,所 有1.5—6岁的儿童都 有进入日托中心、家 庭日托、家长合作社、 开放学前学校的权利。
• 1、进入19世纪后,瑞典的城市化大幅加快。大 量农村人口为谋求生计不断涌入城市是瑞典学前 教育艰难探索阶段( ) • 2、“二战”后的瑞典出生人口激增,妇女劳动力 成为一个热点议题,学前教育也遭到波及是瑞典 学前教育快速发展阶( )。 • 3、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末,是瑞典学前教育 快速发展阶段( ) • 4、为了缩小社会差距,鼓励幼儿接受良好的教育 ,爱伦和玛利亚· 莫伯格所办的幼儿园仅收取低额 费用或者实行全免( )。 • 5、1970年,教育评估问题也进入了该组织的职 能范围,并发布了报告《学前学校》(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