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

2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
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历史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

中国是从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时间不长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的。

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如何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是个重大课题。

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但后来背离了八大关于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发生了“左”的错误。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不久,邓小平对历史经验和我国国情作了科学分析,明确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

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即在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必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市场化、社会化。

邓小平指出,多年来我们吃了一个大亏,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了,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

“文化大革命”更走到了极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发展
社会生产力。

党和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和社会主要矛盾进行科学分析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

但是,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

对于我国社会内部大量存在的不属于阶级斗争范围的各种社会矛盾,必须采取不同于阶级斗争的方法正确地加以解决,否则,也会危害社会的安定团结,影响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即要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至少需要一个世纪的奋斗。

过去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所以犯超越阶段的错误,就是因为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完成历史任务的艰巨性长期性认识不足。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在走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后,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仍然是艰巨和繁重的,不能再犯急躁冒进、急于求成的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