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农药使用的五大禁忌
据调查,在我国生物农药主要应用于经济作物区和有机绿色种植项目,大田粮食作物很少有农户选择。
生物农药又称天然农药,系指非化学合成,来自天然的化学物质或生命体,而具有杀菌农药和杀虫农药的作用。
近些年随着绿色有机农业的发展扩大,使得生物农药的需求逐渐上扬。
有关专家预测:在未来数年内,化学农药的预估市场成长率约为2%,而生物农药则为10%到15%。
生物农药是利用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对害虫、病菌、杂草、线虫、鼠类等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的一类农药制剂,或者是通过仿生合成具有特异作用的农药制剂。
我国生物农药按照其成分和来源可分为微生物活体农药、微生物代谢产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四个部分。
同化学农药一样,按照防治对象生物农药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螨剂、杀
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在使用时一定要格外注意几点,温度、湿度、光照、雨水以及一些化学药剂。
温度。
生物农药使用温度建议在20℃以上。
有实验证明在20到30℃的条件下,生物农药的防治效果比在10到15℃的时候高出1到2倍
湿度。
农田环境湿度越大,药效越明显,特别是粉状生物农药更是如此。
因此,生物农药在雨后阴天或早晚露水未干的时候使用效果好,在蔬菜、瓜果等食用农产品上使用时,务必使药剂能很好地粘附在茎叶上,使芽孢快速繁殖,害虫只要一食到叶子,立即产生药效,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光照。
尤其是微生物农药为芽孢杆菌类物质,活性物质,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对芽孢有着致命的杀伤作用。
因此,为了确保用药效果一定要避免强的太阳光,增强芽孢活力,发挥芽孢治虫效果。
这点与微生物肥料的使用禁忌相同。
雨水。
生物农药要避免雨天施药。
尤其植物源生物农药不耐雨水冲刷,施药后遇雨应当补施。
避免与一些化学药剂混合使用。
化学杀菌杀虫剂农药对生物农药真菌、细菌孢子、菌丝、芽孢生长有抑制损害作用。
特别是有机磷类抑制真菌菌丝生长及孢子发育达90%。
如块状耳霉菌,作为一种真菌杀虫剂,药效是通过块状耳霉菌的活孢子作用来实现的。
施用后活孢子侵染蚜虫并致死,可持续传染,引起群体大量死亡。
但作为一种活体真菌,如果与化学杀虫杀菌剂混用,主导作用物质被致死,自然就失去作用。
所以在使用生物农药时一定要格外注意。
(河北农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