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松花江大桥吊篮法施工

松花江大桥吊篮法施工

松花江大桥主桥连续梁施工技术方案[转帖2007.10.11 11:10:58] 国0我顶字号:大中小一、编制依据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2、松花江大桥主桥施工图设计二、工程概况1、连续箱梁结构形式主桥上部结构为五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跨径布置为90.5m+ 3*138m+ 90.5m,全长595.0m。

梁断面采用单箱单室变截面箱梁,主跨墩顶高度为7.7 m , 跨中高度3.0 m,其间的梁高在纵桥向按1.65次抛物线变化。

箱梁全宽13.5 m , 其中,底板宽度6.6 m,翼缘板长度3.45 m,翼缘板厚度分成两段变化,端部为0.2 m,在距离端部3 m处为0.5 m,根部为0.95 m,其间按直线变化。

箱梁顶板厚度为0.25m ;腹板在跨中49m范围内为0.5 m,向支点方向依次过渡为0.6m、0.7 m、0.85 m 底板厚度在跨中为0.3 m,在墩顶根部为0.9 m,其间按1.65次抛物线连续变化。

主桥共计8个T墩(左幅4个,右幅4个),每个T墩包括21种节段(0〜20),每节箱梁底按直线变化。

箱梁悬浇长度为 2.5〜4.0m,合拢段长度中跨为2m,边跨为1.5m,边跨现浇段长度为20m2、预应力体系连续梁体混凝土为C60级,设计为三个方向(即纵向、横向、竖向)对梁体预加应力。

纵向预应力钢筋采用符合GBT/T5224-1995标准的270级①j15.2高强度低松驰钢绞线,锚具采用群锚15-15、15-17、15-19张拉锚固体系,钢束每束15、17、19根,张拉控制力分别为2909KN 3296KN 3684KN采用真空压浆用塑料波纹管;横向预应力为①j15.2高强度低松驰钢绞线,锚具采用BM15-3张拉锚固体系,每束3根,张拉控制力为582KN,钢束纵向间距一般为75 cm,采用BM扁平锚和扁平金属波纹管;竖向预应力为①t25高强精轧螺纹粗钢筋,一般每隔50〜75 cm在腹板中心设置1根,在0#块每个腹板内设2根,对称于腹板中心布置,锚具采用YGM张拉锚固体系,①t25张拉控制力为411KN3、工程难点及重点⑴墩旁托架及挂篮的设计、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收缩及徐变,预应力施加和温度的变化等都对大跨度连续刚构的线型形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何在施工中合理控制梁体线型成为梁部施工的关键。

⑵连续箱梁合拢温度、合拢前的锁定措施、砼的配制、边跨支座预偏量的设置等都直接影响到成桥后梁部是否存在过大的的次内力,上述各项目的施作手段恰当与否决定着成桥后的梁体是否最接近设计选定的计算模型,也是控制防开裂的重要手段,是体系转换施工成败的控制性因素。

⑶连续箱梁施工控制重点①墩旁托架、挂篮、模板的设计、加工、安装与调试、预压。

②合拢段施工及体系转换。

③三向预应力施加。

④梁体线型控制与观测。

三、施工进度计划安排2007年4月1日〜2007年10月21日,分别完成4个主墩左右幅单T的0#〜11#梁段;2008年4月5日〜2008年7月31日,分别完成4个主墩左右幅单T的12#〜20#梁段;2008年7月27日〜2008年9月28日,完成全桥合拢。

详细计划见主梁悬浇施工网络图。

四、资源配置1、队伍安排及劳动力计划拟安排两个队伍负责主桥连续梁施工:主桥一队负责南岸38#、37#墩左右两幅4个单T的施工,39#-38#边跨现浇直线段的施工,39#-38#边跨合拢段及38#-37#次边跨合拢段的施工;主桥二队负责北岸35#、36#墩左右两幅4个单T 的施工,34#-35#边跨现浇直线段的施工,34#-35#边跨合拢段及35#-36#次边跨合拢段的施工;36#-37#左右两幅两个中跨合拢段分别由主桥一队、二队各完成一个。

每队人员配置:160人⑴管理人员13人,分别是队长1人,副队长2人,技术室2人,试验人员2人,测量人员2人,材料室2人,统计1人,财务1人。

⑵后勤服务人员8人,分别是电工2人,搅拌机司机2人,装载机司机1 人,食堂3人。

⑶模板工班:共计43人,其中班长1人,组长2人,设2个班组,每个班组20人,一个班组负责2个单T的挂篮安装、前移、模板校正及加固工作。

⑷钢筋工班:共计60人,其中班长1人,组长3人,设3个班组,1个加工组24人,2个绑扎组,每组16人。

⑸混凝土工班:班长1人,人员16人,共计17人。

⑹预应力工班:班长1人,组长2人,张拉组10人,压浆组6人,共计19 人。

2、机械设备配备见主梁施工投入机械设备表。

3、挂篮及墩旁托架配置主桥共4个主墩,分左右两幅8个单T,需配置墩旁托架4套(每套两个单件),挂篮8套(每套两个单件)。

五、总体施工顺序主桥连续箱梁采用悬臂灌筑法施工。

施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在主墩墩顶和墩旁托架上浇筑0#段、1#段,挂篮悬臂浇筑施工2#段〜20#段,在落地支架上浇筑边跨直线段,合拢段施工及体系转换,另外线型控制贯穿连续梁施工始终。

1、0#、1#段施工主要程序:安装墩旁托架一托架加载预压测试,推算0#、1#梁段托架弹性挠度值一安装梁段底模、外模并调整至立模标高T绑扎梁段底板、腹板、横隔板钢筋,安装腹板纵向、竖向预应力管道及各种预埋件一安装梁段内模一绑扎顶板钢筋,安装顶板纵向、横向预应力管道和各种预埋件一灌注梁段混凝土并养生一预应力施工2、2#梁段(挂篮悬臂灌筑的第一个梁段)挂篮悬臂施工主要程序:挂篮安装调试一挂篮加载预压测试,推算挂篮弹性挠度值一安装梁段底模、外模并调整至立摸标高一底版、腹板普通钢筋和纵向、竖向预应力孔道安装(包括各种预埋件)一安装梁段内模一顶板普通钢筋和纵向、横向预应力孔道安装(包括各种预埋件)f灌筑梁段砼并养生f预应力施工f挂篮前移3、3#〜20#梁段挂篮悬臂施工主要程序:一底版、腹板普通钢筋和纵向、竖向预应力孔道安装(包括各种预埋件)—安装梁段内模一顶板普通钢筋和纵向、横向预应力孔道安装(包括各种预埋件)T灌筑梁段砼并养生f预应力施工f挂篮前移。

4、合拢段施工主要程序:箱梁合拢及体系转换,是控制全桥受力状态和线型的关键工序,因此合拢顺序和工艺必须严格控制。

全桥分三个合拢阶段,第一阶段边跨合拢,第二阶段次边跨合拢,第三阶段中跨合拢。

⑴边跨合拢段的施工顺序①主墩单T即将完成时,安装落地支架并按不小于施工总重量100流分预压后,施工边跨现浇直线段。

②拆除边跨挂篮,安装边跨合拢段吊篮模架,对称支撑在悬臂端及边跨现浇梁段上。

③先在T的两悬臂端分别安装平衡重。

④安装合拢段钢支撑,部分张拉合拢束,每束张拉力为设计张拉力的50%之后进行立模,绑扎钢筋和预应力管道等工作。

根据施工控制要求,选择一天中最低并且较稳定温度的时间,开始浇筑边跨合拢段混凝土,同步逐渐卸除等量平衡重。

⑤待混凝土龄期达到7天并且达到90%设计强度后张拉顶、底板预应力束,张拉顺序:先张拉长束后张拉短束,合拢束补拉到设计吨位。

⑥拆除吊篮和边跨落地支架,更换支座,完成边跨合拢。

⑵ 次边跨、中跨合拢段的施工顺序①两端挂篮拆除。

②先在T的两悬臂端分别安装平衡重③安装合拢段钢支撑,并安装吊篮模架,对称支撑于悬臂端,部分张拉合拢束,每束张拉力为设计张拉力的50%之后进行立模,绑扎钢筋和预应力管道等工作。

根据施工控制要求,选择一天中最低并且较稳定温度的时间,开始浇筑合拢段混凝土,同步逐渐卸除等量平衡重。

④待混凝土龄期达到7天并且达到90%设计强度后张拉顶、底板预应力束,张拉顺序:先张拉长束后张拉短束,合拢束补拉到设计吨位。

⑤拆除吊篮,更换支座,完成次边跨合拢。

六、施工工艺㈠墩旁托架墩旁托架是为承托0#梁段部分钢筋混凝土重量、1#梁段全部钢筋混凝土重量及施工荷载而设置的,除要满足梁段的结构尺寸要求外,还要考虑给梁段施工提供作业平台,并且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1、0#段及1#段托架设计①0#段加1#段悬臂长度: 4.1m②托架外展:5m③0#段加1#段混凝土重量:907t、悬臂段重量275t/侧④0#段加1#段模板及机具共重50t⑤托架验算模式:节点承压的抗压杆件不均衡系数 1 .3⑥A3钢力学指标:[(T ]=170Mpa E=210000Mpa2、托架验算(详见托架设计计算说明书)①强度安全系数:1 .64②弹性变形: 1.85mm3、托架安装托架的安装采用地面分片拼组、分片吊装的方法安装。

首先在支立墩身模板时将牛腿和连接型钢等埋入模板,并用与设计尺寸相同的杆件将其联接为一整体,以保证其位置、标高的准确,减小安装误差。

拆除墩身模板后在地面分片组拼,然后用吊车将其吊于墩侧与预埋件联接在一起,同时联接横向杆系,最后安装纵、横分布梁及底模桁架。

4、托架预压由于托架在安装过程中,各杆件与螺栓、结点板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在荷载作用下,除弹性变形外还将产生部分非弹性变形,所以必须对托架进行不小于施工总重量(托架理论上应分摊的0#梁段钢筋混凝土重量+1#梁段全部钢筋混凝土重量+施工荷载)100%等效荷载进行充分预压,以消除非弹性变形,同时测出弹性变形,绘制出荷载一变形曲线,以找出托架分别对应于承担(托架理论上应分摊的0#梁段钢筋混凝土重量+ 施工荷载)、(托架理论上应分摊的0#梁段钢筋混凝土重量+1#梁段全部钢筋混凝土重量+施工荷载)二种荷载情况的托架下沉量,以便为确定0#梁段、1#梁段底模预拱度提供依据。

0#和1#梁段托架0# 和1#梁段托架上的底模桁架根据现场条件,采用堆积砂袋的方法模拟托架的实际受力情况对其进行等效逐级预加载,共加载2次,每次加载前后都预紧所有螺栓。

每次加载分二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托架对应的0#梁段位置处按照托架应分摊的0#梁段钢筋混凝土重量模拟加载,测试出托架承受0#梁段荷载时的荷载一变形曲线;第二阶段,是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继续在托架对应的1#梁段位置处按照1#梁段全部钢筋混凝土重量模拟加载,测试出托架承受(0#梁段+1#梁段)荷载时的荷载一变形曲线。

注意在模拟加载过程中,应把施工荷载对托架的影响一并加载进去,以便更接近实际情况。

㈡挂篮设计本桥悬臂灌注施工的主要设备采用三角形挂篮。

1、主体工程主要参数最大跨径:138m梁段长:2.5-4m梁高:3-7.7m梁顶板宽:13.5m梁底板宽:6.6m最重梁段:145t2、设计参数适用桥梁跨径:138m桥面最大宽度:13.5m最大梁段长度:4m最大梁段重:145t几何尺寸:长X宽X高=11.4 X 5.92 X 3.6m 挂篮自重:47.78t适应梁高:3〜7.7m(可调节范围)箱梁宽:底宽6.6m,顶宽13.5m悬臂施工梁段长:4.0m, 3.5m, 3m, 2.5m三角形挂篮图示最重梁段:143t (1#段);模板自重:20t;冲击荷载:7.5t ;施工荷载:5t ;A3钢力学性能:[(T]=170Mpa;[ T ]=100 Mpa;45#钢力学性能:[(T ]=244Mpa;[ T ]=140 Mpa;钢材弹性模量:E=210000 Mpa刚度要求:1/400 ;设计安全系数:K=1.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