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用药处方分析(1)
白质的合成,其结果是使青霉素抗菌 能力大为减弱;青霉素与维生素C合 用,因维生素C为还原性药物,使青 霉素的抗菌疗效降低;妥布霉素与多 黏菌素E合用,虽然抗菌能力加强, 但也增加肾毒性及听神经毒性;庆大
碱化尿液,促进青霉素的排泄,降低
有效血药浓度,使其抗菌疗效减弱; 维生素B1、B6与大黄合用,因大黄中 的鞣质影响前者的吸收,降低其疗效; 水杨酸与甘草配伍,增加胃肠道不良 反应;降血糖药与甘草合用,产生药 理性拮抗作用,减弱降糖药的疗效; 甘草与强心苷类合用,甘草具有糖皮
中国社区医师
2007年第10期(第23卷总第328期)17
万方数据
社区甩药指导
CHINESE COMMUNnY DOCTORS
忽视苯妥英钠片剂规格变化引起的药物中毒
李勇
1
浓度范围),丙戊酸血药浓度为34.64
u
药剂量超过病人最大代谢能力时,剂 量的小幅度增加,可引起血药浓度不 成比例地显著升高,易发生中毒。不
霉素与大剂量维生素C静滴,使庆大
霉素抗菌效能降低;土霉素、多西环
素与硫糖铝、乐得胃合用,可形成螯
处方书写不规范 药物的剂型、规格不明确 同一 合物,影响抗生素的吸收,降低其抗 菌效能;红霉素与维生素C、呋喃妥 因、胃蛋白酶、阿司匹林合用,因红
种药物具有多种剂型,即使是同一剂 型也有不同的规格,如果不标明药物 的剂型、规格,调剂人员就会无所适 从,给调剂工作带来困难。同时,剂 型不同其给药途径、生物利用度、显 效快慢也不同,价格也有很大的差异。 处方书写不认真少数医师用药 处方字迹潦草,难以辨认,影响调剂人 员的工作效率,甚至导致药品发放错 误。而有的医师签名更是“天书”无法 读懂,一旦发现问题处方,不能及时与 医师沟通,给调剂人员的工作带来诸多 不便,甚至会延误病人的治疗。 存在随意改动处方内容的现象 个别医师在处方内容改动或涂改之处 既无签字也无盖章,更无特殊说明, 不符合处方书写规则,容易造成医疗 事故或纠纷,同时也反应了个别医师 对处方不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处方中仍有应用四环素类药物的现象;
喹诺酮类药物不宜用于青春期前儿童 感染的常规治疗,因临床研究发现儿 童用药后可出现关节痛和关节水肿,因 此其作为儿童感染的常规用药,显然
g,超过此量药物的吸收并不增加,血
药浓度不再进一步提高,只能增加粪 便中的排泄量,长期大量口服可造成 严重肝损害,还可能引起维生素缺乏;
g/m1(因超
线性的,在应用一定剂量药物后,肝 脏清除药物的能力可达到饱和,当给
出仪器测定范围上限,只能提供血药
是不合适的:氨基苷类抗生素耳、肾 毒性较大,不宜用于婴幼儿,而庆大 霉素在治疗婴幼儿肠道感染时应用却 比较多,属不合理用药。 在抗感冒治疗的处方中,存在多
种药物联合应用的现象,大部分处方 除解热镇痛药之外,还有抗病毒药、 抗生素,少部分配伍有糖皮质激素,
林合用,后者可使尿液酸化,而磺胺
类在酸性尿液中易析出结晶,增加对 肾脏的损害;呋喃唑酮、黄连素、磺 胺类抗生素与乳酶生合用,使乳酶生 失去活性,因乳酶生为活的乳酸杆菌
的干燥制剂,在肠内分解糖类产生乳
酸,抑制腐败菌的生长。 其次,抗菌药物的剂量应用不合 理,有随意加大抗生素用量的现象。 如四环素类,因四环素和土霉素吸收 量有一定限度,每次最大剂量是0.5
00700北京军区总医院药理科
g/ml。
药师参与原因 病人出现药物中毒症状,苯妥英
同个体对苯妥英钠的最大代谢能力差 异很大,给予不同病人相同剂量,部 分病人治疗效果良好,部分病人则可 能无效或者中毒。苯妥英钠的非线性
钠血药浓度测定结果提示药物中毒。
病历简介 患者,男,3l岁,入院诊断:慢 性胃炎、癫痫。 3年前,该病人出现右上腹隐痛、 反酸、暖气、腹胀,在当地医院行胃 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 指肠球部溃疡,因上述症状明显加重 lO天入院治疗。此外,病人确诊癫痫 3年余,一直口服苯妥英钠钠、丙戊酸 钠。入院后,针对慢性胃炎实施药物 治疗,医生询问病人抗癫痫药物给药 剂量时,病人不能记清具体剂量,只 记得两种药物均为“一次口服2片, 每日3次”,医生反复询问无果后按病 人口述情况下长期医嘱。因为医院供 应的苯妥英钠片剂规格为100 mg/片, 丙戊酸钠片剂为200 mg/片,病人实际 服药剂量为苯妥英钠200 mg/8h,丙戊 酸钠400 mg/8h。入院后第5天,病人 出现眩晕、行走不稳、恶心呕吐,测 血压正常,其他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 神经内科医生会诊后怀疑抗癫痫药物 过量,建议查苯妥英钠、丙戊酸血药 浓度。入院后第6天清晨取血送检, 查苯妥英钠血药浓度>40
血药浓度,避免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 成人苯妥英钠常用量为200~300 mg/d。该病人入院后发生苯妥英钠急性 中毒,原因是服药剂量过大。该病人入
临床效果 停用苯妥英钠后,入院后第7天 苯妥英钠血药浓度仍高于40
1.1
院前服用苯妥英钠片剂的规格是50 rag/ 片,每日3次,每次100 mg,入院后医 生询问用药情况时,病人描述为“1次 口服2片,1天3次”,医生曾询问具体 剂量,但最终未能明确。医院供应苯妥 英钠片剂的规格是100 mg/片,医生按 照病人描述情况下医嘱时,实际给药剂
防御机能,危害极大。抗生素对病毒
无效,滥用情况易产生耐药性。同时, 处方中的解热镇痛药与糖皮质激素均 对胃有刺激,易造成胃溃疡或使溃疡 加重,甚至胃出血。
最常用的是强的松,糖皮质激素不仅
没有抗病毒的作用,反而降低机体的
18中国社区医师
万方数据
2007年第10期(第23卷总第328期)
临床用药处方分析
郭秋兰
用药不合理问题突出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用药抗菌药 物,尤其是抗生素,是临床应用最多、 最普遍的药物,不合理用药最为突出, 滥用情况也十分严重。 首先,忽略或不重视抗菌药物联合 应用。如抗感染治疗时,青霉素与红
青霉素G超大剂量静滴,可能产生抽 搐、昏迷等神经系统毒性,还可能引 起中性粒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高 血钾、高钠血症。 中、西药物联合的不合理用药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对中药、天然药 品认识的加深和了解,中、西药物联 合应用已趋于普遍化,合理的中、西 药物配伍,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但如果不了解中药的性味和西药的化 学成分,会使药效降低甚至引发严重 的不良反应乃至中毒,故中、西药物 不能盲目联合应用。处方中青霉素与 冰硼散配伍应用,冰硼散中的硼砂能
462002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关键词临床用药处方分析
霉素联合应用,青霉素可抑制细菌胞 壁的生物合成,而红霉素抑制细菌蛋
处方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 命安危,医师必须严肃、认真书写处 方,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为了解临床 用药状况,笔者对某基层医院门诊1 430张处方进行了调查分析,在调查中 发现存在处方书写不规范、用药不当 甚至错误之处,望能引以为戒,确保 病人用药安全。
霉素在酸性条件下易被破坏失效,降
低红霉素的抗菌效能;磺胺类与维生 素C、氯化铵、复方阿司匹林、阿司匹
质激素样作用,促进钾的排泄,诱发
强心苷中毒;牛黄解毒片与四环素类 同服,因牛黄解毒片以石膏为基质, 其主要成分为硫酸钙,两者易结合为 络合物而减少四环素类的吸收,影响 其治疗效果。 儿童用药不严谨不能严格掌握 药物的禁忌证,如四环素类药物,8岁 以下儿童应禁用,因其能与新形成牙、 骨中的钙相结合,致牙釉质发育不全, 棕色色素沉着,抑制婴幼儿骨骼生长, 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但在儿童用药
t.1
g/m],潜在中毒浓度为>25
u
g/m1。
过高的血药浓度可引起锥体外系和自 主神经功能失调。血药浓度超过40
1.1
上因药品规格变化造成的给药差错并
非少数,对于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 安全性小的药物,医生、药师尤其应 该注意其给药剂量的准确性,不要让 工作上的小疏忽严重损害病人的健康。
g/m1时,可发生木僵、呆滞和昏迷。 苯妥英钠在人体的代谢过程是非
1-I
治疗用药(处置)方案 停用苯妥英钠,定期监测血药浓 度,测定结果低于中毒浓度后,继续 口服苯妥英钠,100 mg/8h。
代谢和最大代谢能力的个体差异,使 得本品的临床应用存在较大困难。测 定本品血药浓度,可准确调整给药剂 量,判断治疗效果和确定药物中毒。 服用苯妥英钠的病人应尽量定期测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依据 血药浓度测定结果和病人临床症 状(共济失调等)相吻合。
g/ml,
眩晕、恶心等症状略减轻。入院后第8 天苯妥英钠血药浓度为34.62
u
g/m1,
眩晕等症状基本消失,病人出院。
讨论
量为200 mg/8h,为实际维持剂量的2 倍,导致了病人急性药物中毒。 该病例提示我们,询问病人服药 方法时一定要明确剂量。同一剂型的 同一种药物可能有不同的规格,临床
苯妥英钠为常用抗癫痫药物,疗 效肯定,有效浓度范围是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