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西文化产业发展与西部各省份比较分析_李雁

广西文化产业发展与西部各省份比较分析_李雁

| 40 |广西经济 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文化产业也得到较快的发展。

本文就广西文化产业增加值等相关指标与西部各省份进行比较分析,把握文化产业发展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位置,以探索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一)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在西部排第四位近年来,广西经济发展较快,总量在西部排位处于前列, 2011年广西全区生产总值(GDP)11714.35亿元,总量在西部地区排第四位,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3%,连续7年保持12%以上的增长。

2011年,广西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为217.64亿元,在西部12省份中排第四位,与2010年相比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36.65 %,增速高于同期现价GDP增长速度。

(二) 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在全国和西部排位前进 2011年广西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占GDP比重为 2.08%,高于青海、宁夏、内蒙、贵州、甘肃、新疆,低于陕西、云南、四川、重庆,在西部排位为第5 位,比2010年提前进1 位;在全国排第21位,比2010年前进 1 位。

(三)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固定资广西文化产业发展与西部各省份比较分析文 \ 李 雁产投资在西部排位靠前近年来,广西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增速在西部靠前。

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143.45亿元,比上年增长29.1%。

按国家口径计算,增速排全国15位,西部第8位,2011年广西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118.54亿元,在西部地区排位靠前(缺四川资料)。

(四)文化投入、居民收入、文化消费支出等均有增加近年来,广西对文化产业投入增加,2011年,广西文化体育与传媒经费预算支出37.9亿元,在西部12省排第六位;同时, 居民收入增长也促进文化消费支出,2011年,广西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0846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54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23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5.1%。

政府投入增加和居民收入增加也推动了居民文化消费支出增加。

2011年广西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为941元,比上年增加151元,在西部排第6位,农村居民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为219元,比上年增加36元,在西部12省排第8位。

(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广西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建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图书馆、博物馆、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011年广西公共图书馆藏书量为1374.89万册,在西部各省公共图书馆藏书量排第三位。

体现广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从有关指标看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广西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与全国相比还有差距,占GDP比重偏低,文化产业法人单位的从业人员规模偏小,资金制约等因素仍影响着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人均文化体育与传媒经费预算支出不高2011年广西地方财政支出为2545.28亿元,文化体育与传媒经费预算支出37.9亿元,在西部12省排第6位,但是文化体育与传媒经费预算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总支出比重为 1.49%,在西部12省排第10位,人均(按照常住人口计算)文化体育与传媒经费预算支出仅有8分钱,在有数据的9个省中排第8,情况不容乐观。

资金是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最大需求,而文化企业因其行业投资风险高,文化产业无形资产比例重,一般投资者不敢轻言投资等因素的存在,使文化产业服务行业融资难度较大,发展较慢。

(二)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与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发展匹配性不高2013年第04期 | 41 |注:西部地区的范围包括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重庆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图1:西部各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亿元)2011年广西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年平均从业人员比重为1.46%, 在西部省排第三,虽然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和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排位靠前,但文化产业的真正发展还需要这2个指标间的匹配。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6年发布的文化产业报告指出:发达国家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与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基本相当,即两者的比重维持在1: 1左右,如澳大利亚2001年从事文化产业工作的就业人数为26万人,占全国就业人数的3.1%,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18亿澳元,占GDP的3%;芬兰1998年大众媒体从业人数为48500人,占全国从业总人数的2.2%,2000年大众传播媒体行业的增加值占GDP的2.7%;美国2001年信息和文化产业以及艺术、娱乐、消遣业两大部门从业人数为553.5万人,占从业总人数的4.8%,增加值为4063亿美元,占GDP的4%。

2004年,我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占我国全部从业人员的1.3%。

文化产业当年实现增加值占GDP的2.15%。

这两项指标的比为1.7∶1, 2011年广西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年平均从业人员比重为1.46%,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为2.08%,这两项指标的比为1.4∶1,表明这两个指标匹配度较低。

根据十八大提出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要达到5%的目标,从匹配性来看广西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也要达到5%,有一定难度。

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与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发展匹配性不高。

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一)政策因素:自治区党委政| 42 |广西经济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

早在2007年,广西就下发了《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文化广西的决定》(桂发[2007]8号),2010年又下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桂政发〔2010〕63号),从战略全局高度,分析了新形势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产业文化的重要性、迫切性,提出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主要任务 、政策措施等有关要求。

(二)内贸支撑因素:文化产品的销售方面有较好的内贸行业支撑2011年,广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60.73亿元,比上年增长18.0%。

根据国家统计局文化产业新的分类标准,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和音像器材类试听设备的销售都是属于文化产业构成范围。

分商品类别看,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且属于文化产业行业的零售额中,金银珠宝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59.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1.0%。

(三)品牌因素:文化品牌基础较好,利于文化产业发展广西的文化品牌基础较好,2011年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30个,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5个,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215个。

属于文化产业统计范围的有桂林漓江景点,有以接力出版社和广西师大出版社为代表的出版行业,有以广西电影制片厂为代表的电影制作行业,还有其他的音像、网络、体育、演艺娱乐、文化用品、文化信息传输、文博会展(中国东盟博览会)、传统艺术( 民歌、山歌)等各个行业的知名品牌;在制造业方面还有机制纸、泥兴陶艺术等,都是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资源,利于广西充分利用品牌效应,加快打造广西文化产品制造,提升文化产业的实力。

关于加快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党和国家决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是文化产业展的有利契机,国家统计局2012年新的文化产业分类标准规定,涵盖了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涵盖了人民群众文化消费和文化需求的各领域各个方面,共计10个大类、50个中类、120个小类,其中有制造业、贸易业,文化服务行业。

所以要依托组成这些行业的各个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促进这些单位的良好运行最终推动广西文化产业发展。

(一)继续强力推动文化产品制造业发展2011年,广西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中,文化产品制造业占文化产品增加值的44.4%,文化产品制造业是拉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主力军。

文化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形成了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广西应该发展文化产品制造业发展文化产业。

在当前发展文化产业的利好政策背景下,充分发挥广西坭兴陶、三环陶瓷、造纸业等文化产品制造业的优势作用,寻找发展机遇,并将文化产品的制造基地升级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实现文化制造业从二产业的工业品制造向三产业的文化艺术品制造的升级,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空间。

(二)依托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夯实文化产业消费基础 2013年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对外公布《广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倍增计划》(简称《倍增计划》)。

该计划提出,广西将通过六大途径刺激城镇居民收入倍增,到2020年,实现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

提出的收入倍增计划。

为确保“倍增计划”落到实处,自治区人们政府各有关部门制定了《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配套工作方案》,拟定10 个配套方案确保“倍增”计划落实,方案对提高收入、医疗卫生、职业教育等各方面的保障; 2013年2月7日自治区人民政府下文上调全区职工工资最低标准,职工收入的增加,也将从整体上增加文化方面支出,也利于居民能有部分资金投入文化娱乐的消费。

(三)依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拓展广西与东盟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市场,有力推动文化发展中国—东盟博览会突显了广西与东盟各国相邻最大优势,近年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实施文化“走出去”的基本模式与途径,在进行文化产业项目运作合作模式多,便于互相移植成功的文化产业项目运作,可以少走弯路;利于与东盟各国开展文化产业投资,使资金自由投向广西文化产业,解决文化产业开发资金不足的问题。

促进我国西部与东盟文化贸易的进一步开放,共同营造我国西部与东盟各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更多地推向国际市场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强化不同文化产业企业在迎接全球化挑战中的协作共生关系,使本地区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中占据较大的份额。

 (四)加大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促进文化产业稳定发展全面发展高校有关文化产业的专业和科目教学、依托自治区人民政府2013年安排1亿元支持20所中等职业教学等,开展文化产业方面人才培训,同时,加大与先进省的人才合作和培训,满足广西文化产业需要的大批专业人才,解决广西文化产业人才缺少问题,培养更多人才,促进文化产业长久稳定发展。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