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的布查特维多利亚皇家风貌离开冰雪世界惠斯勒,我们在马蹄湾乘渡轮用了1个半小时到达纳耐奈,这里已经属于BC省省会维多利亚(Victoria)的属地。
维多利亚人口32万,位于温哥华岛的最南端,是以英国女王名字命名的。
传统英国文化的影响与秀美宁静的自然环境使这座城市独具特色,成为著名的旅游点。
我们首先到达的是距离维多利亚市区21公里的布查特花园(Butchart Gardens)。
布查特花园是由布查特夫人在1904年,为了美化她制做水泥的丈夫开采的石灰石矿洞,而开始兴建的。
布查特夫妇用高超的园艺技巧把很多种奇花异木养育起来,他们所采用的花卉植物大多是他们夫妻遍游世界各地时亲手收集的。
要知道,整个布查特花园占地超过55英亩,侍弄这样一个大花园,绝对是需要一番辛勤劳作的。
走在蜿蜒的小径上,左边是蜗牛池,右边是布查特夫妇府邸前面的一个用砖砌成的广场,广场边缘的斜坡上竖立的支柱装饰有蔓生的玫瑰花。
靠左边继续往前走,便可看见一个挂满花篮的凉亭??布查特花园全年的每一天都是花团锦簇的。
这里春季有超过25万棵美丽的水仙花和郁金香。
数以百计的花卉和树木,大杜鹃,杜鹃和山萸都在春季开始盛放。
夏季的玫瑰园中充满各种艳丽色彩的花朵,成为游客参观的中心点。
每年更换的年花提供不停的缤纷艳色。
每星期六的烟花汇演备受欢迎。
晚上迷人的灯饰和音乐表演令人留连忘返。
秋季是海棠和芍药盛开的巅峰期,由壮丽的多年花环绕着,更衬托出花园的美丽。
秋色在十月最为茂盛,以日本庭园中的火红色枫树最为触目,壮丽的杨树和柜树为秋色添上更多的色彩。
冬季为庆祝圣诞节特别加添数以千计的灯饰和装饰,加上各种表演使得夜间参观成为最佳选择。
由一月中旬到三月中旬,令人赞不绝口的春花和含苞待发的树木在一个室内庭园中展出布查特花园的历史就在花园中的意大利庭园的家族故居中展出。
布查特花园目前仍属于家族生意,但是对公众开放已经多年了,现在已进展成为享誉国际的西岸顶级花园,提供19种语言的庭园地图指南和资料。
布查特花园最著名的还有那精美的下午茶服务。
这个习惯来源于布查特夫妇当年免费给来这里的客人提供茶水,并发展到用精美的点心款待来这里的每一位客人。
在布查特夫妇当年的餐厅,我们在两位上了年纪的工作人员陪同下,享受了一个温馨的午后时光,那感觉就如同到了上个世纪的布查特家中做客,时间在这里仿佛是凝固的。
虽然已经离开维多利亚,但脑子里满还是维多利亚那优雅、上流的生活风貌。
这座把历史与现代文明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的可爱的城市,很是值得细细品味。
城市介绍多伦多(TORONTO )多伦多(Toronto,当地华人又译图麟都)是加拿大最大的城市、北美第五大城市。
多伦多还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的省会。
多伦多市人口248万(2003年加拿大普查估计值),大多伦多地区人口560万(2003年)。
大约1/3的加拿大人居住在距多伦多两小时车程的郊区。
加拿大大约1/6的就业机会在该市。
K0 S在1970年代时,多伦多还排在蒙特利尔之后是加拿大第二大城市。
但由于后来的快速增长和市区的合并,到2000年,多伦多的人口已经是蒙特利尔的两倍了。
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魁北克的分离运动,导致大量说英语的蒙特利尔人迁居到多伦多。
另外一个原因是大部分新移民选择多伦多作为最初的落脚地。
华侨及华裔人士居此城人口四十万;相当于全加国约百份之一的人口。
旅游多伦多岛:568英亩的公园。
由湖边乘渡轮可到。
安大略园(Ontario Place)加拿大国家塔(CN Tower):混凝土电视发射塔,同时作观光用途。
塔高553米,是世界上最高的自立式建筑结构。
罗渣士中心(Rogers Centre)(前称: 天虹体育场-Skydome):世界上第一个拥有可开启屋顶的体育场。
国家展览场(Exhibition Place)弥敦.菲腊广场(Nathan Phillips Square)登打士广场(Yonge-Dundas Square)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Royal Ontario Museum - ROM)安大略艺术馆。
(Art Gallery of Ontario)多伦多动物园。
(Toronto Zoo)卡萨罗马城堡(Casa Loma)多伦多远郊各地:8尼亚加拉瀑布(Niagara Falls)滨湖尼亚加拉(Niagara-on-the-Lake):萧伯纳剧院所在地。
圣雅各布(St. Jacob)哈密尔顿(加译:咸美顿)(Hamilton) 植物园(Royal Botanical Gardens) 所在地。
埃文河上的斯特拉特福(Stratford on Avon):莎士比亚剧院所在地千岛区(Thousand Islands)三千岛区(Three Thousand Islands)科灵伍德(Collingwood)阿岗昆省立公园(Algonquin Provincial Park)马斯科卡(Muskoka):白求恩纪念馆所在地。
蒙特利尔(MONTREAL )蒙特利尔(Montreal),又译满地可,位于魁北克省南部,人口约372万,是加拿大第二大城市。
主要使用法语,是法语世界仅次于巴黎的第二大城市,也有“小巴黎”的美称。
蒙特利尔也是世界最大的双语城市。
蒙特利尔位于圣劳伦斯谷地,是世界上最处于内陆的海港(也是河港)整个城市坐落于圣劳伦斯河与渥太华河汇流处的蒙特利尔岛上;蒙特利尔因其市中心注目的皇家山(Mont Royal)而得名(古法语:Mont Real,Real 即皇家,Mont 即山)。
在渥太华东约190公里;距魁北克首府魁北克市约190公里;位于多伦多东北539公里,纽约以北610公里。
McTavish 街的雾蒙特利尔在几个气候区的交际处,因此天气变化多样。
降水丰富,平均每年冬天降雪量为2.14米,高于莫斯科。
平均年降雨量为897毫米。
每年政府要耗费五千万加元清扫积雪。
夏天最潮湿,但人们能尽情地享受一年里最多的阳光。
一月是一年最冷的时候,平均日温−10.4 °C,平均每日最低温度到−14.9 °C。
由于冬天常有风,体感温度比实际温度还要低得多,因此当地气象预报常把风力降温的因素考虑在内。
蒙特利尔一年有近四月在冰雪覆盖之下一年中最热月份是七月,日平均温度为20.9 °C,日平均最高温度为26.3 °C。
历史上记录的最低温度为−37.8 °C于1957年1月15日,最高温度为37.6 °C于1975年8月1日. 中高湿度的气候在夏天很常见。
春秋两季月降雨量在55到94毫米之间。
春秋有少量降雪,“小阳春”“倒春寒”也在这两个时节很常见虽然气候变化很大,蒙特利尔地区土地丰润,拥有大量的植物和野生动物。
枫树是蒙特利尔最常见的树,由于枫叶糖的生产,糖枫更是蒙特利尔和魁北克长期以来的标志。
地下城-蒙特利尔的地下城(法语:La ville souterraine)指市中心附近地下的综合性住宅商业中心。
也被称为室内的城市,因为并非所有的部分都在地下。
地下城由32多公里长,占地12平方公里的地道构成,包括有市中心80% 的办公室和35%商业面积。
服务包括购物中心,旅馆,办公,银行,博物馆,七个地铁站,两个火车站,一个长途汽车终点站和一个贝尔中心。
地下城有120多个出口,迎送50多万进出人流,是躲避严峻的寒冬和繁忙的交通的理想去处。
由于地下城的原因,蒙特利尔常被称为“二城和一”。
市中心.蒙特利尔港口市中心位于皇家山下,上接皇家山公园,下临圣劳伦斯河。
此地区有十数座摩天大楼(法定不能超过皇家山的高度)。
市中心最繁华的街道圣凯瑟琳街是加拿大规模最大的商业街。
河岸的对面的圣母岛每年举行一级方程式赛车,岛上还有赌城,La Ronde 大型游乐园,每年的蒙特利尔焰火届便在这里举行。
站在皇家山上,整个市中心的建筑,风景便尽收眼底,一览山,河,城区和甚至远处的奥林匹克体育场。
蒙特利尔建筑以新旧对比而闻名,摩天大楼与古老的天主教堂并立。
许多古老的天主教教堂,如圣母院大教堂、圣约瑟夫大教堂等。
现代建筑有蒙特利尔地铁(每站有不同的建筑风格和艺术品)和摩天大楼如贝聿铭的Place Ville-Marie大厦(1962年)。
蒙特利尔的老城的维修和保护很成功:雅克.卡蒂亚广场,市政府等都基本上都保持着原貌。
蒙特利尔是一个特色居民区、令人赞叹的城市标志、古雅和时尚情调集于一身的建筑艺术大都市。
建筑不只是蒙特利尔的观光景点,更是蒙特利尔人工作、生活和娱乐的场所。
请看皮尔街(Peel Street)上的一座古旧的楼房,它的楼上是办公室,楼下是商店和进餐的地方,对着中央庭院的是一套套居民住宅。
正是由于这个建筑艺术大都市的魅力,蒙特利尔在2006年5月12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指定为设计之城(City of Design), 肯定她兼容并包的多样化理念和风格,以及建筑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和市民对建筑事务的积极参与。
市内有建于几世纪前古雅雍容的小楼和庄严挺立的纪念碑,他们娓娓诉说着古希腊罗马与文艺复兴以来的建筑艺术历史,和他们比肩而立的却是直插云霄、粗广冷峻的时尚摩天大厦。
这种绝妙的配合让蒙特利尔以一个都市景观最富创造力和包容性的地方屹立于世。
欧陆热忱和北美时尚相对照的蒙特利尔双重性在她的建筑上被体现得淋漓尽致、鲜明异常。
对蒙特利尔人来说,建筑就是创造生活。
看看蒙特利尔的会议中心(Palais des congres de Montreal)您就会明白创新在蒙特利尔建筑风格追求上的至高地位了。
走近2002年重新装修的会议中心新楼,您会从色彩斑斓的玻璃幕墙里奇妙地发现一座粉色的森林。
位于蒙特利尔旧城对面的这个国际会议中心,绝对是蒙特利尔新奇现代建筑景观的代表。
还有专为1976年夏季奥运会而建的奥运会体育场(Olympic Stadium),与体育场相连的世界最高斜塔(Olympic Tower),现代的民居建筑住宅67(Habitat 67)以及为1967世博会所建如今成为加拿大环境生物圈(Environment Canada's Biosphere)拱顶建筑。
年度文化活动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蒙特利尔国际爵士乐节,于每年6月底。
蒙特利尔交响乐团蒙特利尔太阳马戏团(Cirque du Soleil)蒙特利尔国际烟火大赛蒙特利尔国际嬉笑节蒙特利尔双胞胎节蒙特利尔同性恋大游行蒙特利尔世界无车日蒙特利尔博物馆日2005年4月23日至2006年4月23日,蒙特利尔为世界书都。
旅游景点蒙特利尔老港口(Vieux-Port de Montreal)蒙特利尔老城区(Vieux-Montreal)奥林匹克公园(Parc d'Olympique)自然生态博物馆(Biodôme de Montreal)蒙特利尔植物园(Jardin botanique de Montreal)皇家山公园(Parc du Mont-Royal)圣艾莲娜岛(Île Sainte-Helene)蒙特利尔国际区(Quartier international,中心商业区)地下城市(Ville souterraine,市区行人隧道系统)同性恋镇(le Village)特色食品烟肉三明治(smoked meat)蒙特利尔百吉卷(Pyro)奶酪浇肉汁土豆条(Poutine)枫树糖浆(Sirop d'erable)必看建筑景观法院群(The Courthouses)三座建于不同时期的法院,体现了新古典建筑、古典主义和当代建筑的不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