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亿有多大?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33页。
二、学情分析:
《1亿有多大?》属于小学数学第二学段《数与代数》的知识领域,教材在数概念的教学中,十分重视数感的培养。
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
因此在“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后,安排这个综合与实践活动旨在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充分体验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1亿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以具体的事物来表达对1亿大小的感受。
2、通过“称一称”“量一量”“排一排”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从经历猜测、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感受1亿有多大,在探究活动中体会、领悟“由局部推算整体”的研究方法。
3、在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增强探索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感知1亿的大小,领悟研究方法。
难点:
体会选择的基数不同,实验的精度也会不同。
五、教学准备:
教师:教材、备课、多媒体课件、天平。
学生:1小把大米、A4纸、计算器、卷尺、练习簿。
六、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大家都喜欢听故事吗?老师就知道你们爱听,那么接
下来就由赵老师为大家讲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故事:古时候有一个叫刘恩的大臣,他非常关心老百姓的疾苦,一内容:次黄河泛滥了,波涛汹涌的黄河水不知冲倒了多少房屋,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无家可归。
当刘恩得知这一灾情后,他非常的着急,立刻用了最快的速度写了一份奏折给皇帝。
皇帝看了刘恩的奏折后就下令让他到灾区去救灾。
经过大家的努力,最后终于让老百姓重建了家园,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灾区的人民非常感激刘恩,可是皇帝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的嫉妒。
他就不愿意奖赏刘恩,但是又害怕老百姓会说他的闲话,于是他就想了一个自认为很好的办法,一天他把刘恩找来,对刘恩说,“民以食为天,你在灾区救了那么多的老百姓,朕就奖赏你每月奉禄多加100000000 粒大米吧。
”皇帝刚说完,其他的大臣都笑了,心想,皇上这
哪是在奖赏刘恩啊,100000000 粒大米才有多少一点点。
可是刘恩却是很高兴的谢了皇帝。
师:同学们,听了这个小故事,谁能说一说:“为什么当皇帝赐给刘恩每月俸禄多加100000000粒大米之后,其他的大臣和刘恩会有截然不同的反应那?
生:自由回答。
师:那同学们你能猜测一下1 亿粒大米有多重吗?(课件出示)生:大胆猜测
师:大家都做出了自己的猜想,那1亿粒大米到底有多重那,这节课
我们共同来感受一下“1亿有多大?”(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感受1亿有多大。
实践操作:
师:(刚才我们提出了自己的猜想,接下来我们就实践操作来感受一下1亿到底有多大?)
师:要想知道1亿粒大米有多重我们应该用什么测量那?生:用称来称。
师:那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测量1亿粒大米的重量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1.小组合作:称一称,感受1亿有多重。
师:课前我们准备了一些相关工具,下面请各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按大屏幕中活动要求一起完成这个实验,看哪个
小组的方法最巧妙。
(课件出示活动要求)小组汇报:师:刚才老师在下面巡视的时候,发现有的小组,合作能力极强,
下面有哪个小组愿意将你们的研究结果和大家一起分享那?你来说,老师来板书。
组1:我们小组先数出100粒大米重2克,1000粒大米重20克,10000粒大米重200克,100000粒大米重2000克,来推算出1亿粒大米约有2000000克等于2000千克。
师:你的汇报真完整,其他小组同学,有不同意见吗?
组2:我们小组是先数出1000粒大米来称一称有多重并记录下来,1000粒大米重24克。
照这样推算下去1亿粒大米约2400千克。
师:你们的汇报真精彩!你们的想法让老师大吃一惊。
大家都听明白了吗?为什么同样是研究1亿粒大米有多重而结果却不一样那?
生:因为米粒大下不一样,所以导致称的结果不同。
生:因为选择的基数不同,基数越大,误差就越小;基数越小,误差就越大。
师:你分析的很有道理。
师:这两组同学都先选用100粒和1000粒,由小部分推算出大部分。
由部分推算到整体,将复杂的问题简化,运用推算的方法(板书1),这是一个很好的数学学习方法。
你们真了不起!
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1亿粒大米约有2400千克。
家常买的大米约100袋,(板书)这回大家能明白刘恩为什么会那么高兴了吧!通过前后数据的对比,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能用一句感叹句表示出来吗?
生:1亿粒大米真重啊!
师:我国大约有13亿人口,如果每人每天浪费1粒米,每天就要浪费13亿粒米,按每人每天吃500克米计算,13亿粒米约够52000人吃1天,约够1个人吃143年。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世界上有很多的人现在吃不上饭,他们因没有粮食失去了生命,(课件播放)希望大家在今后要珍惜粮食。
2、量一量、排一排感受1亿有多高、长。
师:刚才通过称一称的方式,让我们感受到了1亿有多重。
大家回顾下我们刚才研究1亿粒大米有多重是按照什么样的方法来探究的那?
生:确定研究主题—经历猜测—实验—推理—对照。
师:你的娓娓道来,让人听了很清楚。
我们刚才研究了1亿粒大米有多重,为了进一步感受1亿有多大,你还想研究什么?生:我想研究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板书)生:我想研究1亿枚1元硬币有多重?
生:我想知道1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有多长?(板书)
、、、、、、
师:你们真会提问题。
有的问题便于课堂研究,有的问题不便于课堂研究,课前我们准备了一些材料和相关工具,下面由组长带领组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也可以选择大屏幕中的主题进行研究,按照我们刚才探究1亿粒大米有多重的方法来探究,共同完成这个实验,然后在汇报。
同学们动手操作吧!(小组汇报)
组1:我们小组选择的主题是1亿张纸有多高?首先我们先猜测1亿张纸大约有1000米,我们小组先量出100张纸的高度是1厘米来推算出1亿张纸有10000米。
组2:我们小组选用的主题也是1亿张纸有多高?我们猜测1亿张纸大约有2000米高。
我们小组和他们小组测量的数量不同。
我们小组先来量出1000张纸的高度是10厘米来推算出1亿张纸的高度是1000000厘米也就是10000米.(课件展示)
师:你们的汇报可真精彩!老师真希望每节课都能听到你的发言。
各组同学都先测量出100张或1000张纸的厚度来推算出1亿张纸约有10000米(板书)。
那你知道世界最高峰有多高吗?(课件出示)。
生:是珠穆朗玛峰,海拔约8848米。
师:你知道得可真多。
1亿张纸有10000米那么高,比珠穆
朗玛峰还有高。
看到这些数据,你又感受到了什么?你能有一句感叹句表示出来吗?
生:1亿张纸摞起来可真高哇!
师:是呀!1亿是个不小的数字,真是超乎我们的想象。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其他小组的研究结果。
组3:我们小组研究的是“1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有多长?”
我们先用尺子量出10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约有13米来推算1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约有130000千米。
(板书)师:你们小组的合作能力可真强。
师:刚才我们通过量一量从厚度让我们感受到1亿有多高,也从排一排从长度让我们感受到1亿有多长。
对于这个长度,大家都会感觉到很长,但究竟有多长可能还感受不深。
地球赤道周长是40000千米。
1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可以绕地球赤道多少圈?(用计算器算一算。
)
生:1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可以绕地球赤道3圈半。
(板书)问:看了这个数据,你又感受到什么了?生:1亿真是太长了!
、、、、、、
师:我和你也有同样的感受。
下面我们来读一读信息,再来感受1下
1亿有多大?
(三)、生活中的1亿,情感升华。
课件出示,学生边读边说出感受。
1.1亿枚1元硬币重约600吨,用1辆载重4吨的卡车运,需运150次。
2.1名四年级的小学生,如果按平均1步走50厘米算的话,1亿步
大约能走50000米,差不多可以在长城上打4个来回了。
3.每秒钟浪费1滴水,那么1个月将要浪费1219200滴。
每年将流失4亿多滴水!正因为这样,鱼儿没有了家。
(四)、谈收获。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少?本节课我们通过称一称,量一量、排一排的方式,采用推算的方法感受了1亿有多大。
和你们一起学习,是老师的荣幸,老师从你们的团结协作、善于思考、勇于发言也收获了很多。
关于1亿有多大,你们还想研究什么主题那,课后希望感兴趣的同学与组员一起研究。
下课。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