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种植业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我国种植业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我国种植业行业深度分析报告2020年4月一、上游种业分散,中游种植小农占主导,农产品价格走向市场化农作物种植产业链可分为上游农资业、中游、下游具体消费渠道。

上游农资包含种子、农药、化肥、地膜、农业机械等细分行业;中游种植按农产品不同可具体到水稻、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种植;下游消费结构中,粮食作物一般以食用、饲用消费为主,经济作物如棉花以纺纱用途为主。

图表1:产业链图示资料来源:XXXX市场研究发展部(一)三大主粮种子市场规模过半,行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根据《中国种业发展报告》数据,2017 年玉米、稻谷、小麦种子以终端零售价计算的市场规模分别为 273.91、196.16、159.65 亿元,合计占种业市场规模的 51.53%。

大豆、棉花种子市场规模相对较低,分别为 34.88、21.18 亿元。

图表2:2017 年我国农作物种子用量及市场价值用种面积(万亩)56826218642211936775117008870 亩用种量(千克)1.91种子使用量(万千克)10872524567商品化率(%)100商品种子使用量(万千克)10872524567加权单价市值作物(元/千克)(亿元)玉米杂交稻25.1957.597.72273.91141.4854.68159.6534.88179.62.33 1.12 100常规水稻小麦4.53 1001074592175747070.7177.4175.4543.7389.151007079012.494.91355458433624.49大豆8.04马铃薯145.32148 25780411021127429823.19内陆常规棉新疆常规棉745 23.7417.183442 2.30 7916 7916 13.6100 535 98.0426.4287.97-5.251.46杂交棉常规油菜杂交油菜瓜、菜、花875 0.61 53521037217-0.450.16-9451170-58.48100-5531170-10.29290 ----------- 55其他合计- 1222.12 资料来源:《中国种业发展报告》XXXX市场研究发展部我国种子行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

截至 2018 年末我国种企数量为 5808 家,根据全国农技推广中心数 据,2018 年我国商品种子销售前十企业销售额为 103.95 亿元,CR10 仅 16.83%,龙头企业隆平高科年收入额为 35.80 亿元。

根据 Farm Journal 数据,美国玉米种子市场中前五大企业市场份额达 83.9%,龙头企业孟山都 2017 年种子年销售额达到 109 亿美元。

图表 3:2017 年中国和全球种业市场前十销售额排名 1 中国前十企业 隆平高科 种子销售额(亿元)全球前十企业 Monsanto (US)2017 年销售额(百万美元)26.5 10,913 8,143 2,826 1,900 1,805 1,596 558 2 垦丰种业13.73 Corteva Agriscience (DowDuPont) (US)Syngenta (ChemChina) (China)Limagrain (France) 3 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 荃银高科 - 4 8.99 5 登海种业 7.97 Bayer (Germany) 6 中国种子集团 中农发种业集团 鲜美种苗 - KWS (Germany) 7 - Sakata Seed (Japan) 8 6.17 DLF (Denmark) 542 9 北京金色农华种业 齐齐哈尔市富尔农艺- -Long Ping High-Tech (China) Rijk Zwaan (Nederland)492 10480资料来源:《中国种业发展报告》 S eed Special XXXX 市场研究发展部(二)三大主粮种植面积占比近六成,种植主体仍以小农为主我国农作物种植以三大主粮为主,种植面积合计占比近六成。

我国农作物种植以玉米、稻谷、小麦三大主 粮为主,2018 年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总种植面积的比例分别为 25.39%、18.20%、14.63%,合计占比为 58.22%。

图表 4:2017-2018 年我国主要农作物种植情况2017 年种植面积占比(%) 2018 年 种植面积占比(%) 种植面积 产量 种植面积 产量 (千公顷)(万吨) (千公顷) (万吨) 粮食作物稻谷 117989 30747 24508 42399 10051 7173 70.94% 18.49% 14.73% 25.49% 6.04% 4.31% 7.95% 1.92% 0.04% 0.93% 0.68% 12.01% - 66160.7 21267.6 13433.4 25907.1 1841.6 2798.6 3475.2 565.3 117038 30189 24266 42130 10186 7180 70.55% 18.20% 14.63% 25.39% 6.14% 4.33% 7.76% 2.02% 0.03% 0.98% 0.64% 12.32% - 65789.2 21212.9 13144.0 25717.4 1920.3 2865.4 3433.4 610.3 小麦 玉米 豆类 薯类 油料 13223 3195 12872 3354 棉花 麻类 糖料 烟叶 蔬菜 茶园 果园58 21.8 57 20.3 1546 11378.8 239.1 1623 11937.4 224.1 1131 1058 19981 2849 - 20439 2986 - 246 261 11136-25241.911875-25688.4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XXXX 市场研究发展部从我国的几种重点农产品在全球的生产地位来看,玉米、大米、小麦、棉花在全球产量占比较高,分别达到 22.92%、29.75、17.97%、23.39%,而大豆占比仅 4.45%。

图表5:2018/19 市场年度全球及我国主要农作物产量(百万吨)全球49918 73145 112273 35865 2582 中国1484913143257331597中国占比29.75%17.97%22.92%4.45%大米小麦玉米大豆棉花604 23.39%资料来源:USDA XXXX市场研究发展部从我国的几种重点农产品的供给来源看,我国主粮基本完全自给,大豆、棉花进口依赖度较高。

我国在玉米、稻谷、小麦三大主粮领域以自产自销为主,2018/19 市场年度进口量占消费量的比例分别为 1.63%、1.90%、2.09%,进口依赖程度较低。

而大豆、棉花进口量较大,尤其大豆进口量占消费量的比例达到80.26%,棉花进口量占消费量的比例也超过 20%。

图表6:2018/19 市场年度我国主要农产品供需结构(万吨,%)产量21213 13144 25717 1600 进口量365.5269出口量5021.52国内消费量19230128802747810293824进口占消费量比1.90%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棉花2.09%448 1.63%826120312 80.26% 604 5 24.64%资料来源:农业农村部国家粮油信息中心XXXX市场研究发展部从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结构来看,仍以小规模农户为主。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耕地面积共20.25 亿亩(1.35 亿公顷)。

根据农业部数据,截至 2016 年底,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主要有三种,一是经营规模在50 亩以下的近 2.6 亿小规模农户,占农户总数约 97%,经营的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约 82%,户均耕地面积约 5 亩。

二是经营规模在 50 亩以上的适度规模经营户(含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此类新型农业主体约有 350 万个,经营耕地总面积约 3.5 亿亩,平均经营规模达到 100 亩。

三是农垦和兵团企业,共有 1781 家国有农场,农垦企业经营耕地面积约 0.97 亿亩,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 4.7%,主要集中在东北、内蒙古、新疆地区。

小规模农户主要基于自有土地,购买农资及投入自身劳动力,售卖自产农产品获得收益;适度规模经营户通过经营自有土地及流转土地、购买农资、投入自身劳动力及雇佣劳动力进行规模化农业生产,售卖收获农产品获得收益;农垦企业通过从农垦集团有偿或无偿承包土地、流转土地获得土地经营权,再进行自主统一种植获取收获农产品收益,或者将土地发包给其他主体以收取费用获得收益。

图表7:我国国有农场数量(个)图表8:我国农垦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占比(万吨,%)国有农场数量农垦:产量:粮食:全国农垦粮食产量占比(右轴)农垦耕地面积占比(右轴)2050 2000 1950 1900 1850 1800 1750 1700 1650 16004000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6%5%4%3%2%1%0%5.31%35154.69%1758资料来源:Wind XXXX市场研究发展部资料来源:Wind XXXX市场研究发展部图表9:我国各省农垦耕地面积(万公顷)350292300250200150 100 50 1276724 15 15 13 1310 9 8 7 7 6 4 4 4 4 3 3 3 1.5 1.2 1.0 0.9 0.6 0.40.3 0.2 0.1 0.1 0.0资料来源:Wind XXXX市场研究发展部(三)农产品价格走向市场化,价格支持政策逐渐向价补分离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价格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化,政府直接定价退出历史舞台。

1985 年政府放开了绝大多数农副产品购销价格,1992 年放开生猪、猪肉价格,1999 年放开棉花收购价格,2004 年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和价格,2015 年放开烟叶收购价格,标志着我国农产品价格将全部由市场形成,政府定价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2004 年以来,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等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相继推出。

2004 年 5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一般情况下粮食收购价格由市场供求形成,国家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实行宏观调控。

要充分发挥价格的导向作用,当粮食供求发生重大变化时,为保证市场供应、保护农民利益,必要时可由国务院决定对短缺的重点粮食品种,在粮食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格”。

粮食价格放开后,在粮价面临下行压力下,为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国家分别于2004 年和2006 年开始实施稻谷和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政策。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农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国家适时推出玉米、大豆、油籽临时收储政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