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卷第1期2002年2月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InnerMongolia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Vol.17No.1Feb.2002鸡舍内有害气体及调控措施王思珍,东彦新,夏春丽,李景峰(内蒙古民族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42)摘要:分析了鸡舍内有害气体氨、硫化氢、二氧化碳的理化特性及对鸡生长发育、生产性能的影响,提出消除、控制这些有害气体的措施.关键词:鸡舍;有害气体;调控中图分类号:S85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185(2002)01-0048-04HarmfulGasandControlMeasurewithinChicken-houseWANGSi-zhen,DONGYan-xin,XIAChun-li,LIJing-feng(AnimalScienceandTechologyCollege,InnerMongolia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Tongliao028042,China)Abstract:Inthispaper,weanalysethecharactersticofphysicalchemistryofharmfulgas-NH3,H2S,CO2andtheirinflectionforgrowthandcapabilityofproductionofhenandsomemeaseurestoeliminateandcontrolharmfulgas.Keywords:Chicken-house;Harmfulgas;Control鸡的健康与生产性能无时无刻不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特别是现代养鸡生产,在全舍饲、高密度条件下,环境问题变得更为突出.养鸡生产者必须了解各种环境因素不适时对鸡造成的影响,适宜程度和范围,为鸡群创造较为理想的环境,使其健康,使经济性状的遗传潜力得以充分发挥.如果空气受到有害气体的污染,可给鸡群带来不良影响,甚至引起疾病、死亡.笔者在对养鸡场(户)进行技术咨询中发现有的养鸡场(户)鸡舍内有害气体严重超标,致使鸡群对疾病的抵抗力、肉仔鸡的增重率、蛋鸡的产蛋率下降,加大了饲料成本,失去了市场竞争能力,为此笔者就鸡舍内有害气体的理化特性及其对鸡群生长发育、生产性能的影响,及消除有害气体的措施进行综述.1有害气体的理化特性及对鸡群的危害11氨(NH3)的理化特性及对鸡群的危害111氨的产生及其特性鸡舍内氨的主要来源是厌气菌分解粪便、饲料与垫料中含有氮的有机物所产生 1!.发生气味的低限为4mg/m3,11mg/m3时,人即感到不适,鸡对氨特别敏感,允许浓度为15mg/m3 2!.鸡舍内氨的含量少者为5~27mg/m3,而多者可达114~380mg/m3,其含量的多少,决定于鸡舍内鸡群的密集程度,地面的结构,通风换气情况和舍内管理水平等.氨气比重小,在温暖的畜舍内一般升向舍顶,但由于氨产生于地面附近,因此在鸡舍地面含量较高.氨的水溶性极强,在0∀时,1L水可溶解907g收稿日期:2001-11-21作者简介:王思珍(1961-),男,副教授,主要从事畜禽环境控制方面的研究.氨,因此常被溶解或吸附在潮湿的地面、墙壁、附属设施和鸡的粘膜上.如果舍内通风不良,由于水汽不易逸散,舍内的氨含量就更高.112氨对鸡群的危害鸡对氨特别敏感,即使在4mg/m3氨的长期作用下,鸡的健康也受到影响.在15mg/m3时,即可引起角膜结膜炎,新城疫发病率大大提高,在38mg/m3时,能使呼吸频率下降 3!.鸡舍内浓度偏高会刺激某些感觉器官,削弱抵抗力,导致发生呼吸道疾病,降低饲料效率,延迟性成熟.氨浓度偏高会造成麻痹或损害呼吸道粘膜上皮,使病源微生物易于侵入,同时,由于氨的毒害作用,鸡的食欲下降,养分摄取不足,血红蛋白与红血球减少,出现贫血,因而使生产性能下降 1!.据报道蛋鸡在38~60mg/m3环境中2个月,产蛋率减少9%.在76mg/m3的环境中10个月,产蛋率即由81%下降至68%,需12周方可恢复.氨对产蛋鸡的生产性能、雏鸡、肉仔鸡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影响(见表1、表2、表3).表1不同浓度氨的环境对产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期为17天)Table1Enviromentofdifferentdensityofcommoniamaketheeffecttothecapabilityorproductionofchicken氨浓度mg/m3076152日产蛋率(%)724710660采食量(g/d)11010587蛋重(g)627623631料蛋比(kg/kg)242237209体重减轻(g)1347118表2氨对2849日龄肉仔公鸡体重和饲料效率的影响Table2TheAmmoniamaketheeffecttotheweightof28-49dayslittlecookandtheefficencyofforage氨浓度mg/m30038体重(g)188118501849饲料效率(kg/kg)202216244表3空气中氨对雏鸡生长发育的影响Table3TheAmmoniainairmaketheeffecttothecapabilityofproductionofchicken空气含氨量(mg/m3)体重(g)142849死亡率%142802787881809613826166116304376220518154613141521823631301163149第1期王思珍等:鸡舍内有害气体及调控措施12硫化氢(H2S)的理化特性及对鸡群的危害121硫化氢的产生及其特性鸡舍中硫化氢主要来自厌气菌分解破蛋、饲料与粪便中含硫有机物所产生.在大型封闭式的蛋鸡舍中,当破损鸡蛋较多时,空气中的硫化氢显著增加,鸡舍内的铜质器具和电线因生成硫化铜(CuS)而变成黑色,镀锌的笼具、器皿表面有白色硫化锌(ZnS)沉淀 2!.硫化氢产生自地面,而且比重较大,故愈接近地面,浓度愈大.根据鸡舍的一次实测,距地面305cm处的浓度为52mg/m3,而在122cm高处为06mg/m3.当硫化氢浓度达到015mg/m3,就可闻出它的臭味,但气味的强度不会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45~76mg/m3浓度时,嗅觉迅速麻痹,因此,不能靠嗅觉来判断硫化氢浓度的高低.硫化氢毒性大,能引起急性中毒,但鸡舍只要经常通风换气就不会出现浓度偏高的问题.122硫化氢对鸡群的危害硫化氢主要危害是刺激粘膜,当硫化氢接触到鸡粘膜上的水分时,很快就溶解,并与粘液中的钠离子结合生成硫化钠,对粘膜产生刺激作用,引起眼结膜炎,表现为流泪、角膜混浊、畏光等症状,同时引起鼻炎,气管炎,咽喉灼伤,以至肺水肿.鸡长期处在低浓度的硫化氢环境中,体质变弱,抗病力下降,影响生长发育和产蛋量.允许浓度在15mg/m3以下,对人的规定为10mg/m3,为了养鸡工作人员的健康,应以10mg/m3为限 1!.13二氧化碳(CO2)的理化特性及对鸡群的危害131二氧化碳的产生及其特性.鸡舍中二氧化碳主要是鸡体呼出,一部分好气菌分解粪便等有机物产生.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为003%(002%~004%),而在鸡舍内二氧化碳可大大增加.132二氧化碳对鸡群的危害二氧化碳本身无毒性,它的危害主要是造成缺氧,引起慢性毒害,鸡群长期在缺氧的环境中表现出精神萎靡,食欲减退,体质下降,生产力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弱,特别易于感染传染病.根据试验,雏鸡在4%二氧化碳环境中,无明显生理反应.在58%时表现轻微痛苦状,在68%~82%时呼吸次数增加,在86%~118%时痛苦显著,在152%时昏迷,在174%时窒息而死亡,在鸡舍中允许浓度为015% 1!.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很低,只要注意鸡舍内通风,一般不会超过允许浓度.但当二氧化碳浓度偏高,虽未达到危害鸡群健康的程度,但表明鸡舍内换气不良,空气质量差,含氧量下降,会影响鸡群肌体的代谢.因此二氧化碳也是鸡舍空气卫生中一项不可缺少的指标.2消除及控制鸡舍内有害气体的措施消除及控制鸡舍内有害气体是改善鸡舍空气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由于造成鸡舍内高浓度的有害气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消除和控制鸡舍内的有害气体必须采取多方面的综合措施.21加强卫生管理从卫生管理着手,及时清除粪便、腐烂的垫料、破损的鸡蛋,不使它在鸡舍内分解腐烂,产生氨、硫化氢等有害气体.22注意防潮因为氨和硫化氢,都易溶于水,当舍内温度过高时,氨和硫化氢被吸附在墙壁和天棚等外围护结构上,并随着水分渗入建筑材料中.当鸡舍内温度上升时,又挥发逸散出来增加有害气体含量,污染空气.因此,舍内的防潮和保暖是减少有害气体的重要措施.23合理的通风换气通风换气是改善畜禽舍空气环境的重要手段.因此,在鸡舍内,必须合理的组织通风换气,以消除舍内50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的有害气体,当自然通风不足已排除有害气体时,还必须实行机械通风.为了准确的控制鸡舍内氨浓度过高,用控氨仪将舍内氨的最高浓度限定在15mg/m3,当舍内氨的超过15mg/m3时,风机即自动开启,实行机械排风.也可把控氨仪与控温仪连接,既使舍内氨的浓度不超过允许浓度,又保持较适宜的温度范围 2!.24过磷酸钙及垫料除氨当采取上述措施还不能降低氨臭时,可用过磷酸钙减少鸡舍内氨浓度,有良好的作用,因为过磷酸钙能吸收氨生成氨盐,其化学反应如下:CaHPO4+NH3=CaNH4PO4.据报道,在蛋鸡舍中氨浓度达到76mg/m3时,按每只母鸡计,撒布16g过磷酸钙后氨可降至38mg/m3.在肉鸡舍内氨的浓度在38mg/m3时,每只鸡撒布10g过磷酸钙后可降至75mg/m3.地面平养舍内,地面应铺以垫料,可吸收一些有害气体,一般麦秸、稻草或干草等对有害气体均有良好的吸收能力.参考文献 1!东北农学院主编.家畜环境卫生学 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 2!邱祥聘.家禽学 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3!李震钟.家畜环境卫生学附牧场设计 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 责任编辑徐寿军!#与天体物理有关的核结构研讨会∃在内蒙古民族大学召开经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等单位专家的提议,由内蒙古民族大学理工学院承办的#与天体物理有关的核结构研讨会∃于2001年7月31日至8月7日在我校召开.出席本次会议的代表主要是来自北京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著名核物理学家和他们的博士生、博士后们共20余位.7月31日下午在通辽宾馆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内蒙古民族大学理工学院院长于少英教授作为本次会议的学术组织人主持开幕式,并且代表承办单位对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内蒙古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刘金赋研究员光临开幕式并且代表学校党政领导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到会的主要外地专家有:中科院理论物理所博士生导师、中国核物理学会核结构专业委员会主席赵恩广研究员,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著名核结构与量子力学专家、中国核物理学会核结构专业委员会副主席曾谨言教授,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核物理学会核结构专业委员会副主席、北京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核物理所科技委副主任陈永寿研究员,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孟杰教授,国家教育部副司级教育参赞李聿修先生等.在本次研讨会上,赵恩广、陈永寿、曾谨言、孟杰等知名专家做了精彩的报告,我院于少英教授也在会议上作报告,并且就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等有关问题与专家们交流并请教.赵恩广、曾谨言等教授还到理工学院访问,给研究生们讲课.与会专家们游览了美丽的科尔沁草原,并且应霍林郭勒市委的邀请给该市的科局长们作了科普报告,受到热烈欢迎.会议期间专家们就核天体物理研究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本次会议在内蒙古民族大学校长办公室、计财处、研究生处等职能部门的大力协助下取得了圆满的成功.理工学院承办本次会议,对于落实学校#十五规划∃,促进我校与先进地区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办学水平,提高理论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理工学院)51第1期王思珍等:鸡舍内有害气体及调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