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卫生执法状况及策略
作者:冯玉舜 单位:云南省巍山县畜牧兽医局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是科学防控动物疫病和确保动物源性食品质量
安全的重要环节,是一项科学性、管理性都很强的系统工作。它涵盖
了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动物及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屠宰、运输、
贮存等环节监督,染疫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及动物疫情扑灭工
作监督,以及兽药生产、流通、使用环节和兽医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
等监督执法工作。近年来,巍山县畜牧兽医工作者认真贯彻实施《中
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兽药管理条
例》等法律法规,扎实开展动物防疫和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为控
制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和流行,促进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
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作了积极贡献。笔者多年从事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结合巍山县畜牧业发展情况和工作实践,对
加强巍山县动物卫生执法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1基本情况
1.1机构设置、管理方式
改革开放前,巍山县县乡畜牧兽医机构几经撤并,直到1983年
12月,巍山县畜牧局正式挂牌成立,乡镇畜牧兽医站相继组建。1996
年成立了巍山县兽医卫生、兽药饲料监督所,与县兽医防治站合署办
公,实行1套人马、2块牌子。2008年,根据国务院和省州县兽医管
理体制改革及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政策精神,结合畜牧兽医
管理工作实际情况,巍山县撤消县兽医防治站,分别成立了县动物卫
生监督所和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下达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事业编
制15名,其中管理编制14名,工勤人员编制1名。在人员过渡上,
从原县兽医防治站37名在编职工中,通过公开考试,择优选拨到县
动物卫生监督所15人,全部为财政全额拨款人员。在乡镇机构设置
上,乡镇畜牧兽医站为县畜牧事业局派出机构,按经济区域共设14
个畜牧兽医站,其中10个具有法人资格;在管理体制上,县动物卫
生监督所为县畜牧事业局下属事业站,乡镇畜牧兽医站“人财物”3权
归县,为条块管理模式,受当地党委政府和县畜牧局双重管理,以县
畜牧兽医局管理为主,乡镇党委政府管理为辅,业务上受县动物卫生
监督所指导。屠宰检疫、市场检疫工作由当地畜牧兽医站取得畜牧兽
医行政执法证的人员承担。产地检疫工作在村协检员的配合下共同完
成,共设4个出县境检疫点,由所在地乡镇畜牧兽医站点取得行政执
法证的人员完成。
1.2执法队伍
全县共有畜牧兽医执法人员89人,动物检疫员39人,协检员107
人。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现有在编职工15人,在岗专职职工5人。14
个乡镇畜牧兽医站现有编制76人,实际在编73人,实际在岗115
人(县级下派或借用42人)。在岗人员中,具有畜牧兽医执法资格
58人,占全系统执法人员总数的65.2%,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58
人,占79.5%。大学本科占3.48%,专科占46.96%,高级职称占1.74%。
1.3动物卫生监督执法
巍山是云南省畜牧业生产重点县,是滇西牲畜集散地和畜牧大县。
有甸中和河底街2个较大的牲畜交易市场,每天上市交易量4000余
头,县内牲畜贩运户多,流通频繁,动物疫病复杂。全县共设立动物
产地检疫申报点15个,生猪定点屠宰场2个,动物交易市场11个,
动物产品交易市场26个,乡村屠宰点255个,专业半专业牲畜贩运
户400余户,兽药经营户28户,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经营户130户,
个体兽医人员150人。2010年全县共实施畜禽产地检疫74332头(只),
检疫动物及动物产品40662头(只),消毒运载工具1000多辆次。核
发《动物诊疗许可证》14个,出动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检查125次,
出动执法人员400人次,市场监督检查55次,监督检查动物诊疗和
兽药饲料经营店220家次,查处无证经营户3户,查处过期兽药经营
户5户,没收无证经营货值2000多元,没收货值400元的兽药,查
处没收过期饲料120kg,举办宣传活动2次,印发宣传资料6000多
份,接待咨询群众2000多人次。
2存在问题
2.1职责不明确
乡级动物卫生监督所“眉毛胡子一把抓”,现有的执法工作人员,
均是县畜牧兽医局下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行政执法并不是其主要工
作,人员职责不明确,岗位管理混乱,为开展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只
能临时抽调人员组成执法队,严重影响了执法工作的经常性、稳定性、
严肃性和公正性。
2.2执法经费没有保障
巍山县是一个集山区、民族、贫困为一体的农业县,是国家级扶
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地方财政十分困难,因而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经费没有列入财政预算。经费不足导致执法工具及手段落后,监督交
通工具、采访机等设施的缺乏,使取证工作十分困难,这些都严重限
制了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
2.3行政处罚力度不够
目前处罚执行不到位和执法对象暴力抗法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机构自身受条件的限制,上述问题尚无法解决。
2.4与其他部门配合不够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对私屠滥宰和贩卖病死畜
禽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需要工商、卫生,甚至公安等部门的配合。
但实际操作中,往往只有畜牧部门独自面对暴力抗法的商贩,使得执
法工作很难开展。
2.5群众对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了解不够
巍山县畜牧业仍处于散养为主的阶段,养殖户普遍缺乏动物疫病
防控意识,不支持甚至阻挠强制免疫事件依然存在,个别经营病害动
物及其产品、逃避检疫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对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
格的动物产品禁止销售和食用很不理解,病死畜禽乱扔现象严重,这
给公共卫生、动物重大疫病甚至人畜共患病带来了极大地隐患。
2.6动物卫生监控存在薄弱环节
在消费环节,农业执法与卫生执法之间的范围难以界定;在储藏
和加工环节,主要是动物产品经过冷冻包装后,通过传统的感观检疫
技术和检疫设施设备,无法进行定性检验和有效检疫监管。
2.7动物卫生监督管理不规范
执法人员对动物卫生监管的职责和义务不清晰,存在检疫行为不
规范,倒卖、擅自涂改、违规出具检疫证明等现象。
3建议
3.1重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是确保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重要内容,做
好此项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
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
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健全组织机构,建立工商、卫生、公安等相关
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落实各自责任,形成负
责人亲自问、亲自抓,各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