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如何提升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些不良
事物充斥着社会的各个角落,对新时期的德育工作增加了很
多不利因素,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所以,作为德育工作一线
的班主任教师,在班级管理中注重和提升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和科学性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下面,本人结合自己近几年来从事班级管理工作的亲自
感受,谈谈如何努力做到班级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艺术性和
人性化,如何提升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首先,要真正理解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在紧握教育生
命线——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要把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放在教
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位置,常抓不懈。换言之,我们要摆正“教
学为中心”和“德育放首位”之间的关系:
1、教育、教学的成功都是学校不可缺略的目标,也是
学校发展的生命线,让学生学会做人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
部分。
2、充分理解德育工作对教学的推动和促动作用:激发
动力、消除阻力、形成合力。
3、准确处理好教育、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矛盾,促
动两者相互融合、相互提效。
4、注意在班级管理中的教育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协
调统一,增强德育的针对性,以提升德育的实效性,避免形
式化和公式化。
具体说,学生三年的学习生活仅仅一个过程,过程就应
该是丰富多彩的,三年不可能把全部时间都放在读书、做作
业上面;而且学生在成长中也有很多思想、心理问题或者对
社会的困惑需要得到解决;他们有很多学习之外的需求需要
得到满足。提升教学质量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这是动摇
不得的,正因为要排除各种干扰,保证中心任务的顺利完成,
我们在班级管理中才必须将德育放在首要地位。
第二、要重视“小事”、“杂事”、“细微处”,工作要到
位,落到实处。班级地面有纸屑、学生不按要求着装、戴首
饰、头发指甲太长等小事,班主任要时刻做个有心人,明察
秋毫,即时提醒学生整改。
“德育工作无小事”。我深有同感,班级管理同样无小
事。中学的德育工作所做的大量是小事。不抓小事,就不可
能成大事,就不可能树立积极向上的班风和形成良好的行为
习惯,更不可能养成严谨的学风,结果就导致学生对校纪、
班规权威性的动摇和怀疑,最终必然影响我们的教学质量和
学校声誉。
第三、大力提倡和创建师生平等、民主、人本化、个性
化的班级管理模式,优化育人环境,提升教育教学效率。
平等既是指老师学生之间的平等,也是指学生之间的平
等,没有特殊的学生。老师也是人,不是神,不要把老师不
当人,他们不可能十全十美,老师对自己的不当言行也应该
实行反思,不要刻意去掩盖。学生对勇于自责自娱的老师不
但不会小看,相反只会更加尊重。表面看你退了一步,实际
上是前进了一大步,能够为你今后更好地展开工作。平等还
体现在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兴趣、个
性,不能厚此薄彼,双重标准。千万不要对一些学生因为喜
爱有加而看不到他们的问题;而对另外一些学生却“鸡蛋里
挑骨头”,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民主是法治,不是人治,民主管理应该是用制度来管理,
必须形成一套人性化、以人为本、以教为先的管理制度。制
度应该健全、周到;有前瞻性、能起预防作用;能体现学生
的根本利益;执行严格、处理灵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个
性、有水平、有创造性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第四、班级管理要讲究策略、方法,注意工作的科学性、
艺术性和灵活性。班主任要提升班级管理的科学性,首先要
科学地实行人格教育,科学地展开学习指导,良好行为习惯
的养成教育。同时,教育工作还要讲究艺术性,要提升工作
效率,讲究策略、方法,使教育达到最佳效果。班主任工作
充满了很多不定因素,家庭、社会情况复杂。工作对象是活
生生的人,个体差异大,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
宜,采取不同的方法,处理学生问题以不影响班级整体工作,
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为底线。
在班级管理中要善于探索规律,提升管理工作的艺术性
(美感、节奏感);要突出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找准工作
的切入点、抓住有利的时机、寻找最佳的管理形式。对此,
作者有几点心得体会愿与大家共享。
1、纪律的严肃性与处理的灵活性相结合。注意对学生
处理的最佳时机和适当场合,善于使用“以退为进”的策略,
再给学生一次改正的机会。
2、“以德报怨、唯才是举”。有些学生很聪明,有组织
和管理水平,责任心强也有个性,有时说话做事直截了当,
不考虑后果,表面上对老师不尊敬,但对班级工作和自己的
学习却高度负责。要知道,如果用好了这类学生,不但能够
稳定他的情绪,提升他的学习成绩,而且还能够为班级管理
贡献力量。
3、有些方法最好不要使用:A、罚抄——与提倡的快乐
学习背道而驰,结果只会让学生越来越厌学;B、全班留堂
——因为你在把别人的错误惩罚别人的同时也在惩罚自己;
C、经常叫家长——只能说明你没有更好的办法,而且叫多
了也就失效了。
第五、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至少要做到“三心”:“爱
心、耐心、平常心”。
面对学生的缺点、错误和不良习惯,一冲动,思维就停
滞了,舌头就迟钝了,形象就不佳了,事情就得不到很好解
决。应该把这些东西看成是一个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的必
然,是他们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出现的偶然。不要把学生问题
看成是“故意”,要把学生看成学生,不要“戴有色眼镜”
去看待学生问题,更不要“上纲上线”,不要将学生的错误
变成自己生气的理由而伤了身体。
总来说之,在急燥中使用简单粗暴的方法从长远来看是
无效的、失败的。对学生的问题要有充分的耐心,要抓反复,
反复抓。千万别指望一次谈话、一节班会就能够解决问题。
只有多一点爱心、耐心、平常心,才能心平气和地做好工作,
提升工作的效率。有人说,“孩子和老人最清楚这个世界谁
对他最好”。我相信下面两句话对班级管理的启示最大——
“爱心和真诚能感动一切”、“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第六、树立全局观点和阶段意识,培养和提升班级管理
过程中的前瞻性。初一至初三,各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
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当然需要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各年
级阶段不同,工作重点和切入点也需要适时调整和相对应变
化.例如,初一阶段班级管理的工作重点是抓学生的行为规
范,即养成教育。“良好的开局就是成功的一半”,只要我们
全体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意识地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思想品行,初一阶段的教
育、教学工作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初二阶段班级管理的工
作重点是抓学生的好坏两极分化。抓得早,有前瞻性,坏的
能够逐渐变成好的;抓得晚,没有前瞻性,好的可能逐渐变
成坏的。初三阶段班级管理的工作重点是抓学生的理想教育
和升中意识。围绕这个主题,我们必须重点做好学生心理和
生理健康教育、学法指导教育、勤学和减压教育(树立信心、
胸怀平常心)、考试心理和考试技巧辅导等工作.
无论哪个年级阶段的班级管理,我们只有树立全局观点
和阶段重点教育目标意识,培养和提升班级管理过程中的前
瞻性,注重班级管理过程中的针对性、灵活性、实效性,注
重班级管理中的人性化、艺术化,才能在班级管理中掌握主
动,提升班级管理的效率,真正实现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和科
学性。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
流”。信息社会,瞬息万变。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必须与时
俱进,注入新时期新鲜的东西,借鉴他人的经验,“他山之
石,能够攻玉”,同时,我们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改
进思维,优化方法,持续总结,使我们的做法日趋科学性。
这样,我们的班级管理及德育工作就能赢得预想不到的效
果,教育教学工作就能水到渠成,持续迈向成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