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居环境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一、填空题1、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从内向外的圈层结构分别为:绿地、市政设施、商业服务区、居住区、绿化带和工业区。2、盖迪斯反对形式主义与专家规划,提出有机规划概念,是人本主义的综合规划的代表人物。P113、芒福德的建筑与城市思想的基本点:注重人的需要和人的尺度。P124、聚居是人类居住活动的现象、过程和形态。P165、道萨迪亚斯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政治、文化、社会、技术等各个方面,系统地综合地加以研究。P17二、单选题1、田园城市的群体组合模式是由(D)个单体城市围绕中心城市分布形成无贫民窟无污染城市群。 A 3 B 4 C 5 D 6 2、(A)与霍华德堪称“两股并行的溪流”。 A盖迪斯 B芒福德 C斯坦因D道萨迪亚斯3、芒福德认为,对城市文化来说,在区域范围内保持一个(C)是极其重要的。A自然环境 B社会环境 C绿化环境 D文化环境4、从1986年开始,联合国将每年十月的第一个周一定为(B)。P22A世界环境日B世界人居日C 世界地球日 D世界水日5、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A),发表“人类环境宣言”。P22A“人类环境”大会B“人类住区”大会C“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D“人居二”会议三、多选题1、田园城市的影响(ABC)。A疏散拥挤的人口B建设新型城市C改革土地制度D提高土地利用 E美化环境2、在霍华德的启动努力下,建设了(AD)。 A莱奇华斯B新协和村CSaltaireD韦林3、芒福德的思想特点在于(BCD)。A提倡综合规划 B强调以人为中心 C区域观 D自然观 E反对形式主义与专家规划4、盖迪斯用(ABC)的观点揭示城市在空间与时间发展中所展示的生物与社会方面的复杂性,指出在规划中要把不同部门和工作统一起来考虑。A哲学 B社会学 C生物学 D景观生态学 E地理学5、“城市未来全球会议”以(CDE)为主要内容,讨论世界市场经济区域经验,科学文化技术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协作问题。A环境 B社会 C人居 D自然 E技术四、名词解释:1、物质规划:作为建筑师的规划主要是土地利用、交通系统、建筑群的章法与布局以及具体的城市设计技巧。2、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五、简答题1、道氏的理论特点。P17-18答:①对时代及其所面临的任务的认识。②考虑问题的整体观、系统观。③在建筑与城市科学中,较早地有意识地运用交叉学科的观点,引入多学科理论方法,从事城市研究。④初步建立起理论框架。2、当今世界人类住区发展的主要趋势。P20-23答:①城市作为一种人居环境,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②人类聚居的可持续发展。③全球一体与地域差异。六、问答题在“21世纪议程”中,提出哪八个发展目标?而会议决议的意义又是什么?答:八个发展目标:向所有的人提供适当的住房;改善人类住区的管理;促进综合提供环境基础设施和加强对水、卫生、排水和固体废弃物的管理;促进人类住区可持续的能源和运输系统;促进灾害易发地区的人类住区规划和管理;促进可持续的建筑业活动;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和能力建设以促进人类住区的发展。会议决议的意义在于,将人类住区问题从专业范围,从学术界和工程技术界的讨论上升为世界首脑的普遍关注,并成为全球性的奋斗纲领。
第二章一、填空题1、借鉴道氏“人类聚居学”,用系统观念,从分解开始,将人居环境从内容上划分为五大系统,即:自然系统、人类系统、居住系统、支撑系统、社会系统。P40-462、人居环境五大层次是:全球、区域、城市、社区、建筑。P503、当前收到广泛关注的全球或区域性环境问题主要是: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酸沉降)。4、自然、人、社会、建筑物、网络是构成人居环境五大系统的五种要素。5、道氏把十五个人类聚居单位归并为十个层次,即:家具、居室、住宅、居住组团、邻里、城市、大都市、城市连绵区、城市洲和普世城。二、选择题1、人居环境的核心是(A)P38 A.人 B.自然 C.社会 D.建筑物2、人居环境五个子系统可以有(C)种组合方式。P39 A.10 B.5 C.26 D.13、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将每年(B)定为“世界人口日”。P43A.10月12日 B.7月11日 C.6月25日 D.3月22日4、人类聚居系统最小的单元是(C)P48A.城镇 B.邻里 C.个人 D.普世城5、(A)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历史潮流。P56A.经济全球化 B.城镇化 C.城市化 D.工业化三、多选题1、下列属于中国五大层次的是(A.B.C ) A.全球 B.区域 C.城市 D.个人 2、以下关于五大系统的综合说明正确的有(A.C)A.人、自然与社会要协调发展 B.各大系统不可分解为若干子系统C.五个系统都有如何面向持续发展的问题D.在任何一个聚居环境中,这五个系统都独立存在着,五大系统也各有基础科学的内涵3、荷兰城市建设是西欧诸国中较成功的一例,其在政策集中在(A.B.C)几个主要问题上。A.土地系统 B.集中城市控制 C.人口分布 D.重视自然方面4、强调“人—建筑—地景—城市规划”的融合,其目的在于(A.B.C)P79A.提醒人们正确处理“人—建筑—城市—自然”的关系;B.对良好的人居环境的追求落实到物质的建设上,以创造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C.人居环境的各个学科、各方面的研究必须落实到物质建设上及其空间布局上,因此,“建筑—地景—城市规划”理所当然地处于核心位置D.从不同尺度研究人居环境5、下列关于人居环境科学基本框架的说法正确的有(A.B.C.D)P70A.人居环境系统是以人为中心的生产环境B.人居环境各时代各地区有各自的内涵和侧重点C.五大系统在研究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重点D.根据形势的发展,可以选择适合客观情况的解决途径与行动纲领,暂时搁置一些尚未明确的因素。四、名词解释:1、人居环境: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它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P382、生态环境问题:指由于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失调,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五、简答题1、根据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理论,人的需要层次由低往高排列依次是什么?答: ① 生理需要; ② 安全需要; ③归属感和爱的需要(如感情,亲情、爱情、友情); ④受人尊重的需要(如名誉、社会地位); ⑤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如事业)。2、在人居环境建设中,必须抓住整体性,其中主要的方面有什么?答:①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保护;② 支撑系统;③ 各类建筑群的组织;④ 环境保护;⑤ 城市环境艺术。六、问答题人居环境建设的五大原则是什么?P62-68答:人居环境建设从生态观、经济观、科技观、社会观、文化观五方面出发,具体如下:正视生态的困境,提高生态意识;热剧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关怀广大人民群众,重视社会经济发展整体利益;科学的追求与艺术的创造相结合。
第三章一、填空题。1、在人居环境科学方法论上其根本之点就是重视哲学的学习和思维方式的锻炼P0982、宏观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因而反映这些事物规划的各门学科也是相互联系的P1013、复杂性科学有非系统整体和系统整体之说。P1024、无序性和有序性共同构成世界的本质P1155、不同层次的区域规划与种种专项规划的目标就是获得“整体协调发展”,发回整体作用。二、单选1、获得整体协调发展,发挥整体作用的具体途径之一是(C)。P103A、防护整治 B、区域保护 C、竞争与协作 D、竞争与治理2、对开发的复杂系统的任何一次解答都是(A)PPTA、暂时性 B、永久性 C、持续性 D、持久性3、无序性会引起事物的(A)和干扰人类行动计划的执行P115A、衰退 B、产生 C、灭亡 D、更新4、科学战略包含着对世界事物发展中的(C)因素的正视、反抗、作用P116A、有序性 B 层次性 C、无序性 D、开放性5、科学的工作者需要有基本的(B)P98A、道德修养 B、哲学修养 C、理论修养 D、人格修养三、多选题:1、系统的特征包括( ACD )P100A系统是动态的 B系统各单元之间是互不联系的C系统具有多层次、多功能结构 D系统开放的2、系统的整体性质是由个组成部分(AD )而涌现出来的,即整体和整体性的科学。P102A相互作用B相互制约C相互激发D相互促进3、以下不是对开发的复杂巨系统求解的尝试( BC ) P106-110A“庖丁解牛”与“牵牛鼻子” B“范式”与“科学共同体”C“自适应”发展 D融贯的综合研究4、城市规划的复杂性在于它面向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表现有(AC)P100A诸多不确定因素要经过一定时间实践才会暴露出来B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C各种不同的社会利益团体,常使得问题复杂化D事物是相互联系的5、人居科学战略包含:对世界事物发展中的无序性因素的( ABC )P116A正视B反抗C作用D联系四、名词解释1、系统:由若干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简称,具有特定功能的综合体。P1002、整体和整体性的科学:系统的整体性质是由个组成部分相互作用、相互激发而涌现出来的。五、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