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庆节主题班会课件PPT

国庆节主题班会课件PPT


国庆节的有关称呼
国庆节是每个国家的重要节日,但名称有所不同。许 多国家叫“国庆节”或“国庆日”,还有一些国家叫“独 立日”或“独立节”,也有的叫“共和日”、“共和国 日”、“革命日”、“解放日”、“国家复兴节”、“宪 法日”等,还有直接以国名加上“日”的,如“澳大利亚 日”、“巴基斯坦日”,有的则以国王的生日或登基日为 国庆日,如遇国王更替,国庆的具体日期也随之更换每逢 国庆日,各国都要举行不同形式的庆祝活动,以加强本国 人民的爱国意识,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各国之间也都要相 互表示祝贺。逢五逢十的国庆日,有的还要扩大庆祝规模。 为庆祝国庆日,各国政府通常要举行一次国庆招待会,由 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外交部长出面主持,邀请驻在当地 的各国使节和其他重要外宾参加。但也有的国家不举行招 待会,如美国、英国均不举行招待会。
国旗的诞生
1949年6月16日新政协筹备会决定成立国旗、国徽图案 初选委员会,并于当年7月14日至8月15日在人民日报等报 纸发表征稿启事。1949年9月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期间, 初选委员会将收到的3012幅图案选了38幅印发全体代表讨 论。经全体代表分组讨论后,9月25日晚毛泽东主席召开国 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协商座谈会。关于国旗的问 题,毛泽东主席指出,五星红旗这个图案表现我们革命人 民大团结。现在要大团结,将来也要大团结,因此,现在 也好,将来也好,又是团结,又是革命。
1949年7月10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拟就《征求国旗国 徽图案及国歌辞谱启事》,对国徽设计提出要求:“(甲)中 国特征;(乙)政权特征;(丙)形式须庄严富丽。”9月25日, 毛泽东、周恩来在中南海丰泽园召开会议,协商国旗、国徽、 国歌等问题。这次会议上,大家对国徽应征图稿都不满意。毛 泽东最后说:国旗决定了,国徽是否可慢一点决定,原小组还 继续设计,等将来交给政府去决定。9月27日召开的新政协第一 届全体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国旗、国都、纪年、国歌4个决议案。 大会主席团决定,邀请专家另行设计国徽图案。清华大学和中 央美术学院收到了政协的邀请,分别组成了由建筑学家梁思成、 林徽因领导的清华大学营建系设计组和以美术家张仃为首的中 央美术学院设计组,展开设计竞赛。
那么10月1日的国庆又是怎么回事呢?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 次会议上,许广平发言说:“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 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 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毛泽东说: “我们应作一提议,向政府建议,由政府决 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 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 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 从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 节日了。
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全体代表 通过决议,选定了由曾联松设计的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旗。决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红地五 星旗,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
更换国旗旗杆
竖立在天安门广场的旗杆曾更换过一次。 第一根国旗旗杆是1949年开国大典毛主席升旗时 用的那根旗杆,高22米。 1991年5月1日重新修建了国旗旗杆,高度达32.6米。 更换旗杆基于两种考虑,一是已站立了42年的国旗旗 杆确实有些老化;二是天安门广场及长安街发生了巨 大的变化,高大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和毛 主席纪念堂修建起来了,旗杆的高度已明显显低,与 之不相衬。
改建后的国旗杆基座颇有讲究,共分为三层: 内层四周是高80厘米的汉白玉栏杆,东西两边各 有2米宽的出入通道;第二层是环绕基座的2米多 宽的赭色花岗岩带,象征“人民江山万代红”; 第三层是5米宽的绿化带,四季常青,象征社会主 义祖国欣欣向荣。国旗基座四周是用56个黄色铜 墩连成的护栏,象征56个民族手拉手心连心,团 结在国旗下。
1990年通过的《国旗法》规定:不得升挂破 损、污损、褪色或者不合规格的国旗。为确保国 旗的圣洁和完整,天安门广场上空的国旗基本上 每天都要更换一面。每逢重大节日,必须更换新 国旗。即使国旗不受损,悬挂的最长时间也不能 超过10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 齿轮和麦稻穗,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 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 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
歌唱祖国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越过高山,越过平原 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
宽广美丽的土地 是我们可爱的家乡 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 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国歌的诞生
《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5年,剧作家田汉作 词;中国新音乐运动的创始人聂耳作曲。这首歌原为 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影片《风云儿女》描写 的是“九一八”之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的东 三省,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在国民党 反动统治下,一些知识分子从苦闷、彷徨中勇敢走向 抗日前线。田汉在写完这部电影故事以后,便遭反动 派逮捕,主题歌词是写在一张香烟的锡箔衬纸上。聂 耳主动拿去歌词,在他去日本前完成歌谱初稿,到日 本后不久,把歌谱全部完成寄回。歌曲随电影的放映, 更由于救亡运动的开展,流传于全国每一个角落,被 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
1991年3月2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8次 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并于 1991年10月1日起施行。
国徽的诞生
1949年6月16日,周恩来主持召开了新政协筹备会常委会第 一次会议,决定在常委会领导下设立6个工作小组。第6小组的 任务是研究草拟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等方案,组长 马叙伦,副组长叶剑英、沈雁冰。
国庆节的由来
10月1日是我们伟大祖国的生日。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这里应该说 明一点,在许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l日在北京天安 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 典。其实,人们头脑中的这一印象并不准确。因为,1949 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 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实际上,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开国”,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 在当年10月1日之前一个星期就已经宣布过了。当时也不叫 “开国大典”,而是称作“开国盛典”。时间是1949年9月 21日。这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毛泽东 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 的诞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在新中国建立前夕,人民政协开会商讨国歌。 著名画家徐悲鸿和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委员力荐 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毛泽东、周恩来 当即表示支持他们的意见。但有人认为新中国就 要成立了,而此歌的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 险的时候”已经过时了,主张改词。周恩来发言, 提醒大家要居安思危,安不忘危,留下这句话, 让我们耳边警钟长鸣。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 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文革”中,歌词不让唱了,《国歌》只能由乐 队演奏。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 一次会议通过了《义勇军进行曲》新词。改定国歌歌 词后,各方面对此一直有不同意见,要求恢复国歌原 来的歌词。直到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议, 撤销1978年3月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新词,恢 复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歌。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 议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 《义勇军进行曲》。”
升降国旗
1990年通过的《国旗法》规定:升旗时,必须 将国旗升至杆顶;降下时,不得使国旗落地。为 此,国旗卫士们在降国旗时,练就了过硬的收旗 动作:当国旗在2分07秒的时间内降到国旗杆底座 时,一名战士迅速用双手将国旗托住,而后另一 名战士将旗面均匀地打成折叠状,此动作精确在 13至15把之间。
更换国旗
1950年6月20日,国徽审查小组召开会议,最后一次评 审清华大学营建系与中央美术学院分别提出的方案,最终 确定清华大学营建系梁思成、林徽因等8位教师设计的国徽 方案中选,并送政协大会表决。此后又根据周恩来总理的 意见,改进了国徽的稻穗细部形象。
1950年6月23日,全国政协一届二次全体会议上,毛泽 东主席主持通过决议,同意国徽审查组的报告和所拟定的 国徽图案。9月20日,毛泽东主席签署中央人民政府命令, 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及说明:“国徽的内容为国 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 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 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1950年下半 年,中央人民政府把制作国徽的任务交给了沈阳第一机床 厂。1951年5月1日,由沈阳第一机床厂青年工人焦百顺、 裴庆江、朱风仪等铸造出的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正式悬挂 在天安门城楼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Βιβλιοθήκη 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旗 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 的革命人民大团结。星用黄色是为着在红地上显 出光明,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角正对着大星的中 心点,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
1990年6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 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该 法于当年10月1日起施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