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赛罗悲剧讲座课件
文艺复兴发生在意大利。意大利在地理和文化 上是古代罗马的继承者,罗马人的文化在某种 意义上说就是意大利的文化,拉丁语也是意大 利的祖先语言。在欧洲的社会发展中,意大利 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最早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 社会。佛罗伦萨、 米兰和威尼斯都是当时水 陆交通枢纽和贸易的集散地,在那里最早出现 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商业化程度非常高, 使得意大利在独特的优势条件下承担起文艺复 兴的重任,并很快影响法国、英国、德国、西 班牙等西欧诸国,文艺复兴成为第一次全欧性 的新生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对后来欧洲乃 至整个世界的文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2、东罗马帝国学者带来了尚存的历史著作 14世纪末,由于信仰伊兰斯教的奥斯曼帝国 的入侵,东罗马的许多学者,带着大批的古希 腊和罗马的艺术珍品和文学、历史、哲学等书 籍,纷纷逃往西欧避难。后来,一些东罗马的 学者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办了一所叫“希腊学 院”的学校,讲授希腊辉煌的历史文明和文化 等。 从此,西欧人发现古希腊的一切是那样的 美好,中世纪的一切是那样的丑恶,许多西欧 的学者要求恢复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和艺术。 这种要求就像春风,慢慢吹遍整个西欧。掀起 了一股汹涌澎湃的“希腊热”浪潮。这就是历 史上所称的“文艺复兴”。
莎士比亚悲剧鉴赏
奥赛罗的精神世界毁灭的悲剧 与重构的思考 ——莎士比亚戏剧鉴赏之一
【内容要点】:《奥赛罗》是莎士比亚 的著名悲剧代表作品,奥赛罗的悲剧不 仅仅是嫉妒,更重要的是精神信念的危 机,纯真的奥赛罗中了伊阿古挑拨离间 的诡计,对爱与美的信念产生了深重的 疑虑,导致精神世界的坍塌和生命的毁 灭。如何重构精神信念是我们今天解读 这部名作的思考之所在。 【关键词】:莎士比亚 奥赛罗 人文主义 信念 精神危机 重构
第一对开本《莎士比亚 剧集》当年共印刷了 750本,只有250本保 存至今,而完整版本第 一对开本《莎士比亚剧 集》仅幸存大约40本。 这部剧本集是“英国文学界最重要的书籍之一”。英国 西蒙· 费彻珍稀书籍公司最终成为该书稿的所有者。索 斯比拍卖行的英国文学专家彼得· 塞雷称:“这部当代 完整的第一对开本《莎士比亚剧集》极少流通到市场, 这也是唯一记录在案的、被私人收藏的一部第一对开 本。” 第一对开本《莎士比亚剧集》很少被私人收藏,大都被 保存在博物馆、大学或图书馆中。
意大利人不但发现了“世界”,还发现了“人 性”。 文艺复兴粉碎了中世纪的精神枷锁,张扬人性, 鼓吹人欲,承认人权,崇尚人的智慧、能力、 才干。 对人性人欲的张扬,使个人的能力才华凸显出 来,个人主义是人文主义世界观的基础。 恩格斯:“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 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 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 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自然辩证法 导言》
艾汶河畔的风景, 莎士比亚被誉为艾 文河畔的天鹅
少年时代,家道中落,中途辍学帮助父亲料理 生意。 1582年,19岁的威廉· 莎士比亚结婚,有三个 子女。后来儿子哈姆奈特早逝,留下两个女儿。 1585年—1592年,据说他因得罪了家乡的一位 贵族而逃亡伦敦。 初到伦敦,在剧院当看马人、剧院的杂役、跑 龙套演员,丑角、主角直至剧院的编剧、股东。 莎士比亚与大学才子有交往,克里斯多夫•马洛 等人可能与莎士比亚有合作,另一个大学才子 罗伯特•格林则嫉妒:莎士比亚“是一只披着我 们作家的漂亮羽毛的自命不凡的乌鸦”。 与贵州骚塞顿伯爵的交往与友谊,贵族保护人。
莎士比亚改编和创作的剧本在舞台上的演出受 到上至女王、王公大臣,下至普通市民的热烈 欢迎。 莎士比亚的剧团从1594年开始一直受宫内大 臣的庇护,1599年成为伦敦最大的“环球剧 院“的股东。1603年又升为“国王供奉剧团” 之一。 1599年他争取到最低贵族称号,纹章局颁发 作为族徽的盾形文章,就此成为绅士。 1612年完成37部剧作,满载财富退休回家。 1616年在家乡艾汶河畔的斯特拉福斯镇逝世。 现在故居犹存。世界上每年有很多游客前往参 观,
伊阿古
凯西奥
罗德里克
第一节 人物形象分析 1、奥赛罗 出身卑贱,经历坎坷,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 功,襟怀坦荡,忠诚正直,自尊自信,自信信 人,心地单纯,由轻信到毁灭。
2、苔丝狄蒙娜 纯洁、善良、痴情,不顾种族偏见、宗教与世 俗偏见,主动追求奥塞罗,天真,单纯。
纯洁的化身苔丝狄蒙娜
3、伊阿古 副手、旗官。 人到中年,升职无望, 看透社会的黑暗面、潜 规则,崇拜金钱、名利, 嫉妒别人的成就,对人 生强烈不平不满,嫉妒 所有的人,有明显的种 族歧视。 因为嫉妒而挑拨离间, 当面说好话,背后设计 诡计,典型的口蜜腹剑、 两面三刀。
生前形象肖像画的真实性”。
莎士比亚诗歌作品:十四行抒情诗和叙事诗 《维纳斯与阿都尼》、《鲁克丽丝受辱记》、 《凤凰与斑鸠》等。
(白鹿书院藏书:电子版
/deer/booklist.asp?search=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戏剧:37或38部。
1、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等。 2、喜剧:《仲夏夜之梦》、《无事生非》、 《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威尼斯商 人》、《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等。 3、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4、悲剧 :《哈姆雷特》、《奥瑟罗》、 《李尔王》、《麦克白》《雅典的泰门》等。 5、传奇剧(浪漫剧):《暴风雨》、《辛白 林》、《冬天的故事》等。
第一章 知识背景介绍
第一节 莎士比亚与文艺复兴 第二节 莎士比亚创作概况
第二章 文本解析
第一节 人物形象分析: 奥赛罗、 苔丝狄蒙娜、 伊阿古 第二节 悲剧原因分析 第三节 从奥赛罗看莎士比亚悲剧
第三章 思考与探索
第一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复杂性和人文主义理 想主义者的精神危机 第二节 《奥赛罗》悲剧的现代意义
一、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14——16世纪先在意大利产生,然 后在欧洲许多国家相继发展起来的一次资产阶 级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波及到哲学、科学、 宗教、文学、艺术、社会观念、人生价值、生 活方式等各个方面,产生很多思想文化、文学 艺术方面的巨人,对后世影响巨大。从文艺复 兴中诞生的人文主义思想,逐渐形成西方资产 阶级思想体系的核心观念。
第一章 知识背景介绍
第一节 莎士比亚与文艺复兴 威廉· 莎士比亚(1564—1616)是文艺复兴时期 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 位使人类永久又惊又喜的巨人”。他的创作深 刻反映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丰富复杂的社会 面貌及时代特征。他是“时代的灵魂”,“不 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本·琼生)。 莎士比亚歌颂人的尊严、价值、智慧和力量, 歌颂爱情、友谊、真理与正义,揭露黑暗、暴 政、专制、野心权欲及金钱的罪恶,解剖人性 的复杂性。
现陈列在英国首都伦敦国家肖像馆里的6幅莎士比亚画像出自16、 17世纪几位不同的画家之手,研究人员至今仍不能确定究竟哪个 才是莎翁的真实面貌。 ——新华社/法新社
。
关于莎士比亚的画像也有不同的观点 2010年12月18日,在意大利罗马,一位文物专家介绍 中国收藏人士熊仕玉拥有的一幅莎士比亚肖像画(复 制品)。一个由意大利和法国文物专家组成的鉴定小 组日前在罗马公布一项鉴定结果,确认中国收藏人士 熊仕玉拥有的一幅莎士比亚肖像画是真品。通过对绘 画性细节的认真分析和对同时期作品的仔细比对,鉴 定小组认为“检测结果证实了这幅描绘莎士比亚
伊埃古,著名的艺术典型,他表面甜言蜜语, 背后挑拨离间,表里不一,两面三刀,搞阴谋 诡计。 在某种程度上是最早觉醒的新生资产阶级野心 家,对权利、金钱的作用有清醒认识,其不平 不满也有合理的成分。不相信爱情,不相信夫 妻能够忠贞,而相信金钱和权利。他的地位又 不可能明目张胆地追求金钱和权利,为了达到 自己的目的,就只能玩弄权术,见人说人话, 见鬼说鬼话,完全没有做人的原则。 从这个人物性格心理形成的历史可以看出其复 杂性,折射出复杂万端的社会环境对人性的扭 曲和异化。
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
当时,研究古希腊罗马的学科被称为“人文学 科”,不同于宗教界的神学研究;研究人文学 科的学者被称为“人文学者”,弘扬古希腊传 统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倡导人性、人权的思 想观念被称为“人文主义思想”。 核心:真正研究人、了解人、尊重人,肯定人 的普遍人性、人欲、人权,主张个性自由,人 人平等,追求理性知识,享受幸福生活。 不同层次的追求。人欲——人性——人权。
莎士比亚戏剧第一对开本
莎士比亚于1616年逝世。两位与他合伙的演员约翰· 海明 和亨利· 康德尔编辑收集了他的36部作品,出版者为伦敦 的艾萨克· 杰加德和埃德· 布朗特。于1623年出版了第一对 开本《莎士比亚剧集》。到1664年第三对开本第二次印 刷时又增加了《泰尔亲王配力克里斯》,从1664年到 1974年的三百年间,公认的莎剧为37部。
莎士比亚同时代的优秀剧作家本· 琼生(1572— 1637)为第一对开本写了著名的献诗,使莎士 比亚免于默默无闻,并确认其身份。 本·琼生:“ 他是时代的灵魂,我们所击节称 赏的戏剧元勋!„„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 于所有的世纪。”
16世纪——20世纪皇家莎士比亚剧院
莎士比亚被喻为“人 类文学奥林匹克山上 的宙斯” 也有关于莎士比亚作 者另有他人的观点: 培根 说 牛津伯爵 说(爱德 华· 德· 维尔) (电影《匿名者》) 马洛 说(电影《莎翁 情史》)
文艺复兴
(一)文艺复兴的背景 1、中世纪的黑暗 西欧的中世纪是个特别“黑暗的时代”。基督 教教会成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它建立 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把上帝当做绝对的权 威,什么文学、什么艺术、什么哲学,一切都 得按照基督教的经典《圣经》的教义,谁都不 可违背,否则,宗教法庭就要对他制裁,甚至 处以死刑。
(三)文学艺术主要成就
意大利 画坛三杰:达 芬奇、米开朗琪罗、拉 菲尔。 意大利文学三杰:但丁、彼得拉克、薄伽丘。 法国:七星诗社 、蒙田、拉伯雷等。 西班牙:流浪汉小说、维加、塞万提斯等。 英国:乔叟、莫尔、斯宾塞 英国戏剧:罗伯特•格林 约翰•李利、托马斯• 基德、克里斯多夫•马洛 本•琼生等大学才子 及剧坛天才莎士比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