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涤纶生产基本知识培训资料

涤纶生产基本知识培训资料

涤纶生产基本知识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 一、什么是涤纶? 涤纶的学名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简称聚酯纤维。涤纶是这种纤维在我国的商品名称。它是以精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EG)为原料经酯化和缩聚反应而制得的成纤高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经纺丝和后处理制成的纤维. 二、涤纶长纤维规格的表示方法及其意义 涤纶长纤维的规格变化,主要是 指一束丝粗细的变化及含有单根纤维的数量。涤纶纤维的粗细一般用“旦数”和 “分特数”来表示,“旦数”和“分特数”是表示纤维粗细的两种计量单位,纤维的“旦数”和 “分特数”越大,表示纤维越粗。“旦”和“分特”分别用英文“D”和“dT”表示 。 涤纶长纤维规格一般表示xxD/xxF活xxdT/xxF现以“150D/30F和”120dT/48F为例来说明其意义。这里,“150D”表示涤纶长纤维的纤度为150旦,“20F”表示一束长纤维中含有30根单丝,英文字母“F”表示“根”的意思。因而“150D/30F表示的意义就是这种规格的涤纶长纤维纤度为150旦,整根死束含有30根单丝。同理,”120dT/48F则表示这种规格的涤纶长纤维纤度为120分特,整根丝束中含有48根单丝。 三、直接纺和切片纺 涤纶长纤维生产的基本原料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它是以石油、煤、天然气等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制成的。最初制成的聚酯呈熔融状态,但通过进一步处理可以将其变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固体颗粒,这种固体颗粒叫聚酯切片(或称涤纶切片)。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3 什么是直接纺和切片纺呢?直接纺是指将化学反应后制成的聚酯熔体,直接用管道送去纺丝和后加工来制造涤纶纤维的方法。切片纺是指聚酯切片进行干燥,纺丝及后加工来制造涤纶纤维的方法。 切片纺和直接纺比较,其工序比较复杂,设备投资、厂房占地面积及动力消耗都比直接纺高,但是其生产灵活性大,变换品种容易。而直接纺只适合单一品种、大批量的生产。 四、纤度 纤度是表示纤维粗细程度的指标。纤维的纤度,通常用以下几种单位表示: 1、支”或叫“公支”,是表示纤维纤度的一种单位。它的定义为:一克重量的纤维的纤所具有的长度(米)。 例如,1克纤维长40米,就称这根纤维的 纤度为40支。 支数的计算公式为: 长度(米) 支数=—————— 重量(克) 对于同一种纤维来讲,它的支数越高,则表示纤维越细;支数越小,表示纤维越粗。例如市场上出售的棉布背心常标有“28支”或“40支”字样,那么40支的背心用的棉纱就比28支的背心所用的棉纱要细。 2、旦 旦也是表示纤维纤度的一种单位。他的定义是:9000米长的纤维所具有的重量(用克表示)。例如:9000米长的纤维重150克,就是150旦。如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4 果某根纤维的纤度为75旦,那么它的意义为:9000米长这样的纤维重为75克。 旦的计算公式: 重量(克) 旦数=9000* ———— 长度(米)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旦”常用字母D(d)或De(de)表示。例如150旦可以写成150d(de)或者150D(De)。 对于某种纤维来讲,它的旦数越搞,则表示纤维越粗;反之,则表示纤维越细。

3、特和分特:特和分特又是纤维纤度的一种表示单位。它的定义如下: (1)特:1000米长的纤维所具有的重量(用克来表示)。 (2)分特:1000米长的纤维多具有的重量(用分特来表示)(1分克=0.1克) 例如,1000米长的某种纤维重15克,那么它的纤度就为12特或150分特。 特和分特的计算公式为: 纤维重量(克) 特数= ————————*1000 纤维长度(米)

纤维重量(分克)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5 分特数= —————————*1000 纤维长度(米) 在表示纤维粗细方面,特和分特与旦类似。某种纤维的特数或分特数越高,则表示这种纤维越粗,反之,则表示纤维越细。 在实际使用中,特一般用英文字母T或TEX表示。分特用英文字母DT或DTEX表示。 4、支数、旦数、特数、分特数之间的换算关系: 旦数*支数=9000 特数*支数=1000 分特数=10*特数 旦数=9*特数=0.9*分特数 五 、断裂强度 断裂强度是表示纤维结实程度的指标。这个指标对纤维的后加工过程和纤维织品的使用性能都有较大的影响。 纤维的 断裂强度通常用相对断裂强度来表示。它的意义为:纤维在持续增大负荷(力)作用下,至断裂时能够承受的负荷(力)与纤维本身的比值。它的常用单位是克/旦(g/d)和分特(cN/dT)。 六、断裂伸长 纤维的断裂伸长是反映纤维可拉伸度的指标。它也是反映纤维后加工性能和纤维织品使用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断裂伸长的纤维手感比较柔软、韧性好,在后加工或使用过程中,可以缓冲所受到的力。但纤维的断裂伸长也不宜过大,一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纤维的断裂伸长一般用它断裂时相对伸长率来表示,它的意义为:纤维在连续负荷(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时增加的长度与纤维原来长度的百分比。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6 如果纤维断裂时长度L,原来的长度为L0,那么它的断裂伸长率可以用以下式计算: L-L0 断裂伸长(%)= ——-—*100% L0 七、其他指标

1、沸水收缩率 纤维的沸水收缩率式表示纤维尺寸稳定性的一格指标。纤维的沸水收缩率越高,它的尺寸稳定性越差;反之就越好。这和我们在生活中所说的衣物“缩水”的意义差不多,某种纤维的沸水收缩率越大,它的缩水率也就越大。 2、条干不匀率 条干不匀率是表示单根纤维直径不匀率的指标。纤维的条干不匀率数值越大,表示纤维纵向直径不匀率越大。 3、断裂强度不匀率、纤度不匀率、断裂伸长不匀率、断裂强度或伸长不匀率是指纤维根与根之间或者段与段之间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的不匀程度。纤度不匀率是纤维根与根之间的粗细不匀的程度。 不论纤维的后加工过程,还是使用过程,都要求纤维的不匀率越低越好。 4、染色均匀性 涤纶长纤维的染色均匀性是指纤维根与根或单根丝段与段之间染色差别的大小。染色差别越小,说明纤维的染色均匀性越好,反之,就越差。 另外,对于涤纶变形丝还有一些专门的测试指标,例如,“全卷曲率”是表示变形丝伸缩性和膨松性的指标,“卷曲稳定性”是表示涤纶长纤维变形后获得的伸缩性和膨松性稳定程度的指标。 八、上油的目的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7 在涤纶长纤维的制造过程中和后加工过程中,都要求纤维具有一定的表面特性,如抗静电性、平滑性和抱合性等等。上油的目的就在于提高纤维表面特性。 1、提高纤维的抱合性 没有上油的长纤维(包括初生纤维和成品),单丝之间抱合不好,丝条很松散,这样会给纤维的卷绕和退卷以及其他加工过程中带来困难,甚至使生产无法进行。而在给纤维表面加上一定的油剂以后,可以使纤维之间的抱合力增加,从而提高纤维的卷绕、退绕以及其它加工性能。 2、提高纤维的平滑性 长纤维生产过程中以及后加工过程中,纤维要在很高速度下通过各种导丝辊和导丝器,如果纤维不具有一定的平滑性,势必造成纤维与金属之间以及纤维与纤维之间摩擦加剧,结果不仅造成纤维的损伤,而且还会使纤维发生单丝断裂(产生毛丝)。这样,不仅产品的质量下降,而且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通过上油以后,由于油剂中特殊组分改变了纤维表面的性质,可使纤维的平滑性得到提高。 3、提高纤维的抗静电性 在纤维制造和后加工过程中,纤维会与导丝辊和导丝器产生摩擦,即使纤维的平滑性得到了提高,这种摩擦现象也是会存在的,这种摩擦会产生另一种现象即静电现象。由于大量静电的产生,使丝束散开并粘附于金属部件的表面,而使生产无法进行。对纤维进行上油以后,油剂和水分会一起均匀地分散在单丝的表面,使丝束上积聚的静电得以泄漏、消除,使纤维得抗静电性能得到提高。 九、冷却条件 纺丝过程的冷却条件主要包括侧吹风的风量、风温和风湿。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8 风量 指每个侧吹风装置所吹出的冷却风的流量。在实际生产中,因为每个侧吹风风窗的面积一定,因此,一般通过测定和控制风速来达到控制风量的目的。 风量越大,丝条的冷却越快。 吐出量增加时,相应地风量也要增加。 涤纶长纤维生产过程中,风量大小地确定一方面要考虑丝条地冷却效果。另一方面,要使野风干扰尽可能小。一般风量稍大些,会减少野风干扰。野风干扰地结果,会使卷绕地不匀率增加。但风量太大,也会造成丝束的剧烈摆动,使丝条的不匀率增加。 风温和风湿 风温是指侧吹风装置的冷却风的温度。风湿指侧吹风装置的冷却风的湿度。 风温和丝条冷却速度有关。风温太高,丝条的冷却速度降低,风温太低则易引起喷丝板冷却,组件更换率提高。实际风温的确定要根据纺丝过程的状况和卷绕丝的质量情况综合确定。一般在普通纺涤纶长纤维生产中,风温选择在28C左右,在高速纺生产过程中,风温选择在19C左右。 风湿增加,冷却效果好,同时使丝条的带电性减少,对纺丝过程有利。风湿太高,易结露,影响纺丝过程的正常进行。一般普通纺丝和高速纺的风湿选择在相对湿度为70%—80%左右。 卷绕丝的含油率 关于纤维上油的目的,前面已经讲过。要使卷绕丝获得良好的后加工性能,控制合适的上油量是非常重要的,丝条上油量的大小用卷绕丝的含油率表示。卷绕丝的含油率是指丝条中含有的纯油剂的重量与丝条本身重量之百分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