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论文

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论文

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摘要目的:分析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

方法:在c型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15例。

结果:本组15例患者均获随访,下地负重时间5.5~8个月,平均6.5个月。

其中13例1年内骨折愈合,骨折愈合率86.6%。

结论: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创伤小,而且安全、实用并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加压内固定临床疗效
股骨颈骨折系指由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

由于大多数患者是老年人,故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其发生率亦有增加的趋势,成为老年医学的重要课题之一。

近年来对股骨颈骨折多趋向于早期进行手术治疗,有些人甚至把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列为急症手术。

本研究采用的方法为抓紧时间进行必要的术前检查和准备,尽早地施行手术治疗。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手术方法种类繁多,现趋向于安全、简单、可靠,在c型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15例,男5例,女10例。

年龄36~88岁,平均67岁。

致伤原因:车祸伤6例,摔伤9例。

合并内科疾病者11例,其中糖尿病1例,慢支及肺部感染3例,高血压病2例,心功能不全3例,脑血管病史2例(73%)。

骨折类型按garden分型:
ⅰ型3例,ⅱ型6例,ⅲ型5例,ⅳ1例。

受伤至就诊时间30分~4天,平均26小时。

入院至手术时间1~12天,平均4天。

手术时间30~70分钟,平均45分钟。

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即予以皮牵引,完成各项入院检查,合并内科疾病者积极处理,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快安排手术。

手术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手法复位经c型臂x线机透视复位满意后,患者仰卧位,稍垫高患侧臀部,令一助手牵引足踝,另一助手腋下对抗牵引,使患肢复位后稍内旋,保持稳定。

常规消毒铺巾,取髋外侧切口长5~6cm,在c型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于股骨大转子下1~3cm通过平行导向器用3枚克氏针呈等腰三角形固定断端,经x线检验三导针位置适当,且深达股骨头软骨面下方,然后以空心加压螺纹钉置换,要求螺纹钉深达股骨头软骨面下1cm左右,手术完成。

术中注意颈干角及前倾角。

结果
术后患肢穿“丁”字鞋防止内、外旋,服活血化瘀、滋补肝肾、续筋接骨的中药。

按股骨颈骨折空心加压螺纹钉固定后应“早离床、晚负重”的原则进行功能锻炼,这样可减少了长期卧床的并发症,又防止了因骨质疏松而造成的螺钉松动。

故患者术后即可在床上坐起,2周后患肢不负重扶拐行走,2个月摄x线片检查1次,待骨折愈合后再负重行走。

本组15例患者均无坠积性肺炎、褥疮和下肢静脉炎、血栓等并发症发生。

本组15例患者均获随访,下地负重时间5.5~8个月,平均6.5个月。

其中11例1年内骨折愈合,
功能恢复基本同手术前,治愈率为73.3%。

2例1年内骨折愈合后又出现股骨头缺血坏死,其中1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功能恢复可;1例未治,行走疼痛,功能差。

2例骨折未愈合,内固定失效,给予内固定取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除屈髋受限外,皆能扶手杖行走。

讨论
由于股骨颈骨折至今还没有绝对合适的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年龄、骨折部位、移动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在c型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闭合复位加压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是目
前公认的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的首选治疗方式,它的主要优点在于手术器械设计合理,通过c型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导向器准确定位,使3枚空心加压螺纹钉平行、呈三角形拧入,骨折面应力均匀一致,有利于骨折愈合。

当3枚空心钉拧紧后,骨折面可获得足够的加压和稳定。

当术后骨折端吸收而产生间隙时,钉的无螺纹部分可向外滑动,使间隙消失,继续保持骨折端接触;而且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患者易耐受、住院时间短、操作简单、不受年龄限制等特点,骨折愈合后无假体置换的诸并发症,可长期使用,患者无不良反应。

故用本法治疗股骨颈骨折适宜在基层医院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3:849-85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