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国沼气工程发展现状分析与借鉴

德国沼气工程发展现状分析与借鉴

工程条款
页脚内容

德国是当今世界上沼气工程技术发展和实践应用最为

成功的国家之一,在推进国内能源结构转型升级、保障国
家能源安全、增加业主收入和生态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
用。笔者近期实地考察了德国巴特黑斯费尔德的弗劳恩霍
夫研究院中试沼气厂、德累斯顿的智康公司示范沼气工
程、哥廷根市的南下萨克森州能源再生科技公司垃圾沼气
工程、莱比锡的德国生物质研究中心中试沼气厂等4个大型
沼气工程,,对其“混合中温发酵、全程自动控制、沼气热
电联产”的技术模式,以及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
态效益,留下了深刻印象。本文就此分析总结了德国沼气
工程建设运行、技术特点与发展趋势,从政策、管理和技
术角度对如何发展河南省的沼气工程进行了思考,并提出
些许建议。

一、德国沼气工程建设现状德国位于欧洲中部,国土面积
为35.7万km2,人口总数8211万人。德国的地形复杂多
样,从连绵起伏的山峦、高原台地、丘陵、山地、湖泊直
至辽阔宽广的平原,整个地势南高北低分为北部平原、中
部丘陵以及阿尔卑斯高地3个部分。德国处于大西洋和东部
大陆性气候之间的凉爽的西风带,温差不太大,主要是海
洋性气候,夏季无酷暑,冬季无寒冬,平稳温和是德国气
候的总体特征,冬季平均温度在1.5℃(低地)和一6℃
工程条款
页脚内容
(山区)之间。7月份平原地区平均温度为18℃,在南方山
谷地区为20℃左右,这种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发展沼气。

德国沼气工程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建设至2011
年,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其主要原因来源于德国政府对
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导向,特别是对沼气发电上网和能源作
物的开发利用使其市场经济效益发生明显变化,加上其先
进的技术和设备生产,在全世界位居首位。近年来,特别
是在2000年德国可再生能源法开始实施以后,沼气工程得
到了快速发展。在2000年之前的10年间德国沼气工程的数
量增加了1050座,而从2000年到2010年的10年间就增加
了4750座,到2011年已累计建成沼气工程7200座,遍布
整个德国,分别应用于私人农庄、畜禽养殖场、垃圾处
理,总装机容量为2700MW,最大规模沼气电站装机容量
高达55MW,而最小沼气发电工程装机容量仅为7kW。沼气
发电每年在200亿度以上,超过我国三峡工程的年发电量,
占德国年平均用电量的4.9%。

目前,可再生能源已占德国整个能源消耗的8.6%,而
且发展势头良好,潜力巨大。用于沼气生产为目的的能源
作物种植面积已达80万hm2,占德国耕地面积的6.8%。德
国计划到2020年建成12000个沼气能源工程,发电装机总
量达4800MW,使沼气发电占全国发电总量的7.5%;要用
全国1700万hm2农业用地中的420万hm2(约占农业用地
工程条款
页脚内容
的25%,在不影响国家粮食供应安全的情况下),用于能
源作物生产,确保沼气原料的供应,到2030年在天然气管
网中至少含10%的沼气。到2050年,农民收入的1/4来自
于沼气工程。

二、德国沼气工程建设技术特点
(一)建池材料质地好
德国沼气工程中的主体结构材料采用钢罐、搪瓷拼装罐、
钢筋混凝土制作池体,扁平型的发酵罐多采用混凝土,瘦
高型的多采用钢罐或搪瓷拼装罐。柔性材料作反应器池顶
的集气材料,这样可确保池体使用寿命长,克服混凝土慢
渗气的缺点,工程建造成本和日常维护成本也大大降低。
依靠罐体保温和热交换,地上部分的池体保温层基础为3—
5cm厚的聚氨酯或岩棉。发酵罐罐体内部侧面或顶部中央安
装搅拌器,顶部一般为双层沼气贮气膜结构。

(二)发酵原料多元化
沼气发酵原料多样化,可利用的发酵原料有能源作物(主
要是种植玉米、甜菜、青草等直接作沼气发酵原料使
用)、畜禽粪便、城市家庭垃圾、城市污水污泥、工业及
食品加工废渣和废液等,沼气工程普遍采用混合原料进行
发酵。玉米青贮作沼气发酵原料是德国沼气产业迅猛发展
的主要因素。目前,德国年产青贮约4800万t,其中主要
工程条款
页脚内容
为青贮玉米。从原料产气率角度来看,一些能源作物如玉
米、甜菜等干物质的产气率可高达600~1000m3/t,远远高
于畜禽粪便的产气率,而畜禽粪便与这些原料掺在一起进
行混合发酵,可以弥补这些原料氮源不足的问题,从而更
有利于沼气的生产。

(三)发酵工艺先进
沼气工程的厌氧消化工艺是根据处理规模、发酵原料的性
质和浓度以及发酵温度等因素选择的。所建沼气工程普遍
采用多级高浓度CSTR湿式中温发酵工艺,就是说一般都设
有二级或三级以上反应器,一级比一级原料浓度低,发酵
温度在38---42℃范围内。德国制定了热电联产激励政策,
鼓励企业利用发电余热给沼气工程厌氧消化装置增温、保
温,即使在冬季环境气温低至-200C,沼气工程依然运行良
好。中温装置产气率可达1.2~1.8 m3/(m3.d),高温装置
产气率可达2.0—3.0m3/ (m3-d),最高的可达5~6
m3/(m3.d),经济效益显著。

(四)沼气高值利用
目前,德国的沼气工程所产生的沼气主要利用方式为发电
并网,同时多数将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废热用于供热,即热
电联产工艺。大型沼气工程主要利用内燃机带动发电机进
行发电,所采用的内燃机以双燃料内燃机为主。工程平均
工程条款
页脚内容
发电效率为40%~42%.平均热能转换率为45%,其中约
10%的沼气发电量和45%的余热用于工程自身运行,55%的
发电余热用于公共建筑或农舍供暖、农作物干燥、沼渣烘
干、农产品冷藏库制冷等。除了发电,沼气提纯在德国也
日益受到重视,和瑞典不同的是,德国的沼气经过提纯后
直接进入天然气管网。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全德国范
围的天然气管网就好像一个大的储气装置,可以将生产出
的生物质能储存起来,待风电和太阳能不足时作为补充能
源;另一方面将农村地区生产出的沼气送到城市或工业地
区发电使用,更有利于将热能在更需要的地方得到利用。

(五)产业政策优惠
德国走的是沼气能源工厂市场化、产业化之路。前期工程
建设国家没有直接资金支持,银行为企业或农场主提供长
期低息贷款,而政府不提供任何建设补贴,前期建设资金
靠的是20年不变的低息贷款。国家颁布了一系列鼓励和激
励政策,如企业税率20年不变、低息贷款利息20年不变、
产品定价20年不变、发展机制、配套法规、标准体系等。
一系列利好政策确保了沼气工程的稳定受益,提高了农
场、养殖场等建设沼气工程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了沼
气能源工厂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德国沼气工程
建设方很多都是能源企业,以销售能源为目的,其形式有
沼气发电上网或直接销售经沼气提纯后的天然气。另外,
工程条款
页脚内容
沼气工程还可通过处理生活垃圾等废弃物收取处理费用,
以获得更好的企业利润。德国从事沼气行业的能源工厂人
员少、效率高,普遍采用操作规范、专业技术强、机械化
作业的运行管理模式,沼气工程的持续运行有了保障。参
观的4处沼气工程常年的经营管理均为1~2人,包括沼气
工厂的日常管理和能源作物的种植管理,降低了常年运行
费用。

(六)配套设备标准化,工程运行自动化
德国沼气产业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发展,沼气工程的进料设
备、搅拌设备、脱硫设备、沼气存储设备、热电联产成套
设备等,形成了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性能处于世界沼气
行业领先地位,沼气发电机、固液分离机、专用泵、搅拌
机等一批核心配套产品形成了国际品牌,为沼气工程的正
常运行提供了技术保障。沼气工程自动化程度较高,从原
料收集、分类、进料、高温消毒、发酵、产气、脱硫提
纯、发电上网、出料、沼渣沼液贮存、运输等全过程均实
现机械化和自动化。

(七)“三沼”利用突出
德国沼气工程均安装燃烧火炬,沼气用于热电联产,未利
用的多余沼气统统燃烧。目的是防止未经净化或未燃烧的
工程条款
页脚内容
沼气排空造成二次污染,避免产生爆炸、火灾隐患、温室
气体排放以及异味污染。德国沼气工程都建有沼液、沼渣
储存池,沼液、沼渣储存池均加盖。储存池加盖防止沼
液、沼渣中的氮素通过好氧分解而流失掉,阻止由于长期
堆放产生的异味逸出,还能改善卫生环境。储存池的沼
液、沼渣经过3--6个月的存放后作为农作物肥料利用。根
据发酵原料的种类不同,沼液、沼渣还要进行消毒杀菌,
沼液、沼渣中含有的各种重金属含量也不能超出法律规定
的界限。在沼肥的使用上,德国也有一系列的标准和政
策,为沼肥的使用提供了保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