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民对土地企业化的利益诉求调研正文完整版

农民对土地企业化的利益诉求调研正文完整版

1 / 23 大纲 一、调研背景 二、农村土地企业化经营模式对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调研样本特征分析 五、土地企业化中农民的利益诉求 六、农地企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土地流转中的企业化方式比重偏低。 2、农地企业化的价格偏低且定价具有随意性。 3、土地企业化的程序不规范。 4、农地流转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5、农地企业化市场机制缺乏,仍处於摸索阶段。 6、农地企业化过程中的行政干预过多。 七、正确处理土地企业化问题应该坚持的原则和解决措施 (一)坚持正确的土地企业化原则 (二)解决措施 八、专题探讨:习俗对农村土地企业化影响 2 / 23

摘要 当前,“三农问题”依然是我国农业改革的重中之重。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批次的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村土地流转的速度也在不断地加快,但是农地流转问题依然存在诸多缺陷和不足。本项目旨在研究在农村实现土地“企业化”管理的可行性,实现农村土地的规模化,从而节省政府补贴,为农村引入大量的资金和生产技术,以便进一步的落实土地流转,避免农村土地大规模撂荒的现状,实现农耕地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本项目组以天津市、河南省、贵州省、广西省四地的农地流转中农民对于土地“企业化”管理的利益诉求的实证调查为例,从其调查数据的样本特征等方面分析了目前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的农地“企业化”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土地流转中的企业化方式比重偏低;农地企业化的价格偏低且定价具有随意性;土地企业化的程序不规范;农地流转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农地企业化市场机制缺乏,仍处于摸索阶段;农地企业化过程中的行政干预过多等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具体解决措施。最后,本小组还针对调研中所发现的民俗问题对农地实现“企业化”管理的影响提出了相关的专题探讨,并对农民的利益诉求和农地实现“企业化”管理的原则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和研究。

关键词:土地企业化;撂荒;利益诉求 3 / 23

一、调研背景 自从我国1979年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集体土地被全体成员均等地分割,而且在分割时,对每一个农业人口是按照不同类型、不同质量的土地进行搭配分割,从而就导致一个农户拥有的土地极其零散,导致农民每家每户只是耕种着极小规模的地块,农民并没有形成规模经济,这与我国农业产业化有着十分尖锐的矛盾。 一方面,随着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些人急需寻找新的出路。另一方面,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剧,需要充足的劳动力,并由此带来的高收入水平和更为优质的生活质量吸引着农村广大的剩余劳动力。这样一来,农村与城市之间形成的一需一求,就会引起城乡人口的转移。而由于人口的转移,也将产生一系列显性或者隐性的问题。其中,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以及撂荒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针对近些年来的土地利用现状,为了有效地整合土地,获得更好的效益,探索土地的“企业化”管理就成为了一条新型改革实践的路子。 就作社科类的研究而言,以往偏向于纯文字性的叙述和解释,研究还是停留在了抽象的描述,并没有存在数据说明的直白和说服力。加之,国外实证性研究已然成为新趋势,通过田野调查,收集、整理第一手数据,这样就使得最终得出的研究成果有理有据,充实丰满。本次的调研,我们分组深入到津、豫、黔、桂等地,了解先前选取地区的土地实际利用情况和农户的相关意愿,通过走访、问卷调查,我们收集到了有效的数据资料,为后期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 23

二、农村土地企业化经营模式对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意义 1、能妥善解决农民从农业中增收困难的重大难题,稳步提高农民的收益。 由于介入克服农民在土地走向市场过程中习惯生产和市场双重风险,采取有序的组织形式推进农业企业化经营,在不改变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规模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一体化。充分发挥企业和农业资源的互补优势,保证各方都能获得长期稳定的较高收益。 2、有利于社会资金的投入,提高农产品的技术含量。 企业与单个农民相比有更便利的渠道,良好的信誉筹集资金,解决经营过程中的资金不足的现象,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吸收先进科技。同时鼓励其他企业、各种服务组织等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发挥各自优势以多种形式增加农业投入,特别是在农业科技研发予以推广的投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其竞争力,有效地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3、在农业内部更好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问题。 农业的规模经营,主要是由于农村劳动人口过盛造成的,这也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城市也同样存在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受到很多方面的政策严格限制,因此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需要以农业产业内部就业为主,农村土地企业化经营模式必然会拓宽农业生产领域,使农业从单一的种植业、原料生产业和初级加工、深加工以及保鲜储藏运输销售等环节的延伸。向工、 5 / 23

商、运、服务和高科技等领域扩展,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容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 4、加快小城镇的建设步伐。 企业经营的规模不断扩大,农业企业化进程加速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成为联系城乡的经营纽带。把农业生产和城市联系起来,既保证农产品的销售,又保证城市的农产品供应。城乡间农产品的流通方式通过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产品的加工链条,促使农产品加工业向农村乡镇扩散,最终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企业在小城镇的相对集中过程中又吸引到了城市的技术、资金、人才和设备,与农村的资源、劳动力优化组合,促进城乡之间的经济交融。这种经济联合可以使城乡优势互补,打破传统的城乡分割局面,为小城镇建设和农村基础建设积累资金和技术,为加快城乡一体化创造条件。 5、实现农民向市民化的自然过渡。 在农村土地企业化经营的模式下,农民进入企业后,必然受到相关的业务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培训,管理制度的约束,企业文化的感染,群体文化和道德的熏陶。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小城镇的不断发展,农民自身的素质也随之提升,他们的思想自然逐渐转化,与社会文明同步,实现“就地市民化”。

三、研究方法 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定量方面:报告数据收集和分析主要通过实际的走访和问卷调查;定性方面:查阅大量文献资 6 / 23

料、和身边的同学商量以及与老师进行咨询沟通。两种方法有机结合最终形成报告。

四、调研样本特征分析 1、农户的文化程度

9134086602142062130

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及中专大专以上

天津河南 贵州广西

经过对四个地方的农民文化程度的对比调查,我们发现在天津、河南、贵州以及广西,大部分地区的人都是接受过初中教育的,其次是接受小学及以下的教育,只有少部分的人接受过高中及中专的教育,而大专以上的教育几乎没有。

2、家庭成员的最高学历8157104610261020

3

1116

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及中专大专以上

天津河南贵州广西

在对家庭成员的最高学历调查分析中,我们能看出,各地家庭中最高学历大多集中在高中及中专阶段,而在天津家庭成员的最高学历在初中、小学为多数,在广西和贵州家庭成员的最高学历在大专以上 7 / 23

的为数最多。 3、户主主要从事的职业

11013257266680131430

农业以农业为主兼业非农业为主兼业非农业

天津河南贵州广西

在对户主主要从事的职业调查分析中,我们发现各地呈现不同的状态,在天津以以农业为主兼业和非农业为主兼业为主,在河南以农业、非农业和以农业为主兼业为主,在贵州益农业、以农业为主兼业和非农业为主兼业为主,在广西以农业和以农业为主兼业为主。

4、您家目前土地利用的情况215014421460

2343

自家耕种他人代种荒废

天津河南贵州广西

在对各农村家庭土地利用的情况调查分析中,我们得出天津、河南、贵州、广西四地都已自己耕种为主,少部分的家庭会把土地交由他人代种,极少有人会将自家土地荒废。 8 / 23

5、您家土地的收成情况028015106236260天津河南贵州广西

非常不错一般并不理想

对各农村家庭土地的收成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中,我们能看出,天津、河南、广西的收成情况都较为一般,而贵州的土地收成情况较为好些,很多家庭都觉得土地收成情况非常不错。

6、您家的土地流转对象

660013700610401200本村村民村外人员企业、科研等单位其他

天津河南贵州 广西

在对各农村家庭土地流转对象的调查分析中,我们发现在天津、河南、广西都是将土地流转给本村村民和村外人员,而在贵州地区不仅仅将土地流转给本村村民和村外人员,还会将土地转给企业、科研等单位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农民的文化程度和家庭成员的最高学历可能会影响户主及家庭主要从事的行业,文化程度较高的家庭可能会从事以农业为主兼业或以非农业为主兼业以及非农业,文化程度较低的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