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开篇: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就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就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最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文化实质,就是一种以美的饰纹与造型来营造吉兆环境,攘除各种民间禁忌,并以此寄托祈福求吉的心愿与对生活的追求,也包括自然观念、宗教观念,生活道德观念的表达与体现。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沉淀中,传统吉祥图案就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其精彩纷呈的艺术形式下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思想与情感,最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
“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庄子·人间世》),成玄英《注疏》为: “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
喜庆吉祥,福寿平安,就是中华民族千古永恒的希望与追求,就是一种普遍的民族文化心理。
吉祥图案丰富多彩,神奇怪异,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反映出中华民族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中国吉祥图案从题材上大体可以分为六类:植物类:梅、竹、菊、兰、松、牡丹等;动物类:龙、凤、麒麟、狮、虎、鹿、鹤、鱼等;人物类:八仙、麻姑、飞天等;字符类:福、寿、禧、等;器物:钟、磬、珊瑚、如意等;混合类:花与蝴蝶、南瓜与老鼠、蝙蝠与寿字、镯鸯与莲蓬等。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设计把自然现象人格化、理想化、使天人关系成为伦理、道德、审美的演绎,运用寓意、谐音、象征等手法,创造出图形与吉祥寓意完美结合的或高于现实的联想形态,呈现出“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与主客同归的美好意境。
主张自然与人的与谐统一就是中国文化在精神层面上、思想观念上的一个突出中国古代对自然,即对“天”的认识与崇拜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原始时代。
原始陶器上出现了动物图案、植物图案与人物图案,还出现了源于宇宙的物象:日纹、月纹、星纹、雷纹、云纹、水纹、火纹等等,反映出原始先民们对日、月、星辰、与动植物等自然万物的虔诚的崇拜之情。
“人面鱼纹”表明原始先民混沌的宗教意识已由自然的多神崇拜转向与单一的人神崇拜,自然之神崇拜转向祖神崇拜,显示出原始祖先“神人合一”表现自我,对于自身力量的颂扬。
中国民间传统吉祥图案在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地区流传下来的优秀图案,都带着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与民俗气息。
在这些图形里,储存着重要的文化信息,构成了图案的主题、情调、气氛与意蕴。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造型方式上以强调意象美为特色的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造型方式上充分体现了中国语言、文字与图画同源,相通相融的特征。
用“以象寓意,以意构象”来造型。
采用寓意象征性的图形表达某种抽象思想中国传统吉洋图案尽管种类繁多,但图案的立意却集中在福、禄、寿、财、喜五个热点上。
为了用可视形象表现这五大主题,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地运用了体现这种寓意的视觉图形,如体现“福”这一核心思想的吉祥图案就有“百福图”,“五福与合”、“五福捧寿”、“福寿如意”等,而“福”的图形标志就就是:蝙蝠、佛手、寿星、龙凤等;又如体现“寿”的吉祥图案有“松龄鹤寿”、“人仙祝寿”、“松柏长青”等;而“寿”的图形标志就是:松树、柏树、仙鹤、龟、万年青、寿字、寿星等。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具有十分鲜明的个性,这就是由它的文化根源,造型方式所决定的。
由于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创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营造吉兆环境与现象,表达吉祥寓意。
所以象征艺术就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审美特征,含蓄性的暗示也就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传情达意上的特色。
虽然民间传统吉祥图案并没有模仿自然实景,但在图案中关于家族、氏族、民族、人类生命繁荣、幸福安康的意义,比模仿自然实景要崇高与重要的多。
中国民间传统吉祥图案歌颂生命,表现生的欢乐,显示出人类童年的天真与乐观。
吉祥内容与美的形式融为一体,使吉祥图案与人类社会有天然的亲与性。
按照美的形式与吉祥祝语的寓意来组成吉祥图案在这种造型方式中,重要的就是谐音,而与形象本身就是不就是特定的吉祥图形标志无关。
例如:“喜上眉梢”,这一吉祥祝语本身无形象,而在传统吉祥图案中,以二只喜鹊站于梅花枝头,取喜、梅(谐音眉)、枝头(俗称树梢),准确地传达了“喜上眉梢”的吉祥寓意。
通过带有吉祥寓意的文字来组成吉祥图案直接利用吉语文字,也就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造型方式之一,中国文字结构合乎图案造型法则,笔画长短、疏密,既有变化,又有韵律,加之文字本身又有象形、会意、形声等特点,故吉语文字在周代以来就作为吉祥图案而存在了。
吉语文字作为吉祥图案常与其她纹样结合,也可在字体内部添加图形,其造型手法就是多种多样的,如“福”字图,“寿”字图等。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作为特殊的民俗符号揭示民俗背景下的吉祥含义就是一种“隐藏在中国人生活与思想中的象征”,费迪南德·莱森说:“中国人的象征语言,以一种语言的第二种形式,贯穿于中国人的信息交流之中;由于它就是第二层的交流,所以它比一般语言有更深入的效果,表达意义的细微差别以及隐含的东西更加丰富。
”不仅表现出它们本身的形象,更重要的就是表现了它们所意味的东西。
那些用隐喻象征出来的东西,并不就是那些自然物自身所有的东西,但就是,却能在接受者的意识中清楚地显现出来,最后还能得到解释。
即使如此,这些解释中往往还有许多信息就是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的。
这样的象征由于就是采取绘画与书法的独特形式表现的,所以,对它们的解读就只能以两种方式进行:一种就是从赏心悦目的艺术品的欣赏角度得到美感;另一种则就是从它们所包含的其她意味中接受到别的信息。
例如,祝颂长寿,恭贺新婚,祝愿早生贵子等等,令人得到精神上心理上的更大欢欣与满足。
这后一种信息,显然就是从比较隐蔽的象征符号中间接表达出来的。
中国民间传统吉祥图案这种中国民俗文化符号,其独具特色之处在于从信息交流常见的隐喻与双关表达中,瞧到俗民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间接表现的象征符号。
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作为非言语领域的民俗符号则就是视觉形象或其她感觉到的具象的东西。
“指符”一词又有的叫做“能指”,也就是为了标明它能够表示出或指示出所要传送的那个对象与含义。
与此同时,当上述“指符”表现出一个个或一幅幅可以感觉到的民俗事物形象时,民俗符号的第二个元素便紧跟着与那个或那些物象密切联系,构成一个个可以被认识的所:表达的民俗对象及其含义、概念(“所指”)。
“所指”显示出民俗符号所有密码中属于民俗含义或概念的那一部分,正因为有了民俗符号的“所指”,才最后完成了传送民俗信息另一半的重要任务。
在更多的民俗信息传送中,它们多就是以画像、塑像、雕像或绣像的形式出现的。
它们或就是表现祥瑞,或就是用来镇邪除祟,或者编制成隐喻双关的图画,表达俗民的多种祝愿。
象征祥与吉庆或进取成功等含义的综合指符间,二龙戏珠图、望子成龙图、金龙玉柱图、龙凤呈祥图、鱼跃龙门图等等也都就是象征祥与吉庆或进取成功等含义的综合指符。
同样,丹凤朝阳图、麒麟送子图、比翼鸳鸯图、鹤鹿同春图、松鹤延年图、喜上眉梢图、五福捧寿图、百事大吉图、榴开百子图、连(莲)生贵子图等等,也都表现了各种隐喻双关的含义。
比如“福”的含义,大多用的就是蝙蝠图像,用百合花、柿子、桔子的图画组合成一幅图像,谐音成百事大吉图。
“富余”的图像多用肥胖的大鱼,以象征年年有余。
以鹿谐音“禄”,以鹤比寿。
构成祝愿福禄的鹤鹿同春。
用喜鹊、蜘蛛代表“喜”,以梅花谐音“眉”,用喜鹊登上梅树表达“喜上眉梢”的大喜大庆。
以松柏常青比喻不老长寿,松鹤成画祝贺寿诞。
石榴多籽用来象征多子多孙。
在图像中,桃子象征长寿,龟比万寿。
牡丹比富贵,桂花也谐音贵。
甚至以蝶谐音“瓞”,以瓜蝶图表达“瓜瓞绵绵”,子孙如瓜瓞一样连绵不断的繁衍。
古代还有用枫树、蜂巢、猿猴、印绶组合成图画,以谐音取义“封侯挂印”的祝升官晋级升官仕途,就是民众追求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民众又希望为官清廉“一琴一鹤”、“一品清莲”、“雁塔题名”等等。
用图像、雕塑像做指符, 表达俗民生活理想愿望,成为中国民俗象征体系中最具特色的内容民俗指符就是民俗符号的表现体。
中国民间传统吉祥图案就是民间劳动者自己创造,直接表现自身生活、自身情感的民间艺术,所以它与民族民俗的关系密不可分。
它就是民族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就是劳动者民间风俗生活的直观性、审美性的表现。
中国民间传统吉祥图案伴随着民俗文化的发展,映照出中国文化史的踪迹,而悠久的民俗文化又就是民间吉祥图案创造的源泉,丰富多彩的吉祥图案就是中华民俗趋吉避凶的传统心态的突出表现。
吉祥图案就是民族原始宗教文化的体现。
民族原始宗教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世代相传不断发展,并在体现民族文化观念的民间传统吉祥图案中,有着大量的反映。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文化实质,就是一种以美的饰纹与造型来营造吉兆环境,攘除各种民间禁忌,并以此寄托祈福求吉的心愿与对生活的追求,也包括自然观念、宗教观念生活道德观念的表达与体现,也就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动物篇:龙:牛头、鹿角、蟒身、鱼鳞、鲤鱼须、鹰爪等等就组合编造成了龙的形状,出现了龙的图腾。
但就是古人并不简单的把龙当作一种神秘的图腾来膜拜,她们赋予了龙一种崇高的品性,给予了龙一种精神,并用龙的德操理念对自己进行规范修养,最后到了近代,人们就自喻为龙的传人。
把龙譬化成中国,把自己叫成就是龙的子孙,凤:凤就是凤凰的简称。
在远古图腾时代被视为神鸟而予崇拜。
它就是原始社会人们想像中的保护神,经过形象的逐渐完美演化而来。
它头似锦鸡、身如鸳鸯,有大鹏的翅膀、仙鹤的腿、鹦鹉的嘴、孔雀的尾。
居百鸟之首,象征美好与与平。
曾被作为封建皇朝最高贵女性的代表,与帝王的象征——龙相配。
凤又就是传说中能给人民带来与平、幸福的瑞鸟,因此作为吉祥、喜庆的象征,它那美丽的形象一直在民间广泛流传应用。
麒麟: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奇动物,它全身鳞甲,牛尾,狼蹄,龙头,独角。
它武而不为害,不践生灵,不折生草,就是人们心目中极为喜爱的祥瑞之物。
因此在神话与民间传说中,它总就是仁慈与吉祥的象征。
后人传有“麒麟送子”之说,麒麟送来的童子长大后必然就是贤良之臣,能辅助治国。
龟:古代的人认为龟的活动空间大,阅历长,就是长寿的象征。
龟就是古代的四灵之一,而且“四灵”中只有龟在自然界就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古人认为龟就是人与天神之间联系的中介,通过它可以领会神的意志,尊崇龟可以获得神的保佑。
龟甲就是古人占卜吉凶的用具,常灼其甲,观其裂纹而定之,难免使人对龟产生一种神秘、敬畏之感。
狮:威严雄壮,在我国古代被视为法的拥护者。
在佛教中它又就是寺院这些神经建筑的守护者,就是释迦左臂侍文殊菩萨乘坐的神兽。
狮子的形象在民间应用也很广。
有右前足踏鞠(俗称绣球)的雄狮子,左前足踏小狮子的雌狮子,还有雌雄狮子相戏绣球,叫“双狮滚绣球”。
节庆时流行狮子舞等,它亦被视为喜庆的象征。
虎:勇猛威武,素称“兽中之王”。
中国古代敬虎为神,被列为四方神之一。
虎神能驱妖镇宅,祛邪避灾,因此古时常以虎的兽面形装饰在青铜器、铺首、瓦当等器物上,民就是尤爱把虎瞧作儿童的保护神,让孩子穿虎头娃,戴虎头帽,睡虎头枕,虎的形象被塑造得既威武又笨拙可爱,变就是希望孩子们能长得虎头虎脑,健壮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