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常用训练监控生理生化指标
指 标 监 控 目 的 功 能 来 源
心 率 (HR) 一次或一组动作的运动强度 可作为100%最大摄氧量强度以下训练的强度定量指标,对100%最大摄氧量强度以上的训练只能定性分析。 由心肌窦房结发 出冲动,受交感 神经、迷走神经调控,受呼吸等因素
的影响
阶段性训练效果评估 系统耐力训练后安静心率下降,或同
样负荷的亚极限以下强度运动后即
刻心率下降或心率恢复速度提高,均
说明心功能提高,有氧能力提高。
阶段性机能状况评估 短期内基础心率突然明显加快,提示
运动员不能适应当前训练负荷,机能
状态下降,如心率突然显著减慢,提
示可能有疾病的存在。
血压 (BP) 阶段性机能状况评估 安静时血压升高20%左右,并持续两天以上时,可能是机能下降或过度疲劳的表现 运动时脉压差增加的程度比平时减少或出现梯型反应、午无休止音及运动过程中收缩压突然变化下降达20mmHg时,提示运动员机能状况较差 血液对动脉壁 的压力,受植 物神经、内分泌激
素级血管内皮质
素等调节
血红蛋白(HB) 一堂训练课或一个训练日的训练负荷 既能够反映训练负荷强度,也能够反映负荷量连续测定恢复期值可检测一个小周期训练负荷的变化。一个小周期训练后如果下降明显,说明运动员不能够适应训练负荷,下降超过20%为过度训练的表现之一。 由骨髓、脾脏等造血器官生成,受遗传因素、蛋白与铁营养、EPO等激素
的影响
血液携氧能力 男运动员血红蛋白低于120g/L,女运
动员低于110g/L时,可诊断为贫血。
男运动员血红蛋白达到160g/L,女运
动员达到140g/L时,最适宜发挥人
体最大有氧能力。
红细胞系 血液携氧能力 大负荷训练后,数值下降程度与疲劳水平呈正相关。另外,辅助血红蛋白指标对贫血进行诊断与分析 单位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体积、
血红蛋白含量
血清睾酮 (T) 一个训练周期的训练负荷 反映一个小周期或大训练周期训练负荷大小。如一个周期的训练后明显下降,则表明训练负荷过大,运动动员不能适应;如不下降或下降幅度不大,表明运动员能够适应 由下丘脑—垂体 —性腺轴调控,由
性腺和肾上腺分
泌
运动员恢复能力评估 运动后恢复期,血清睾酮高,表明机
能状态好,恢复能力强:血清睾酮低
表明机能状态差或恢复能力差
血清皮质醇(C) 一个训练周期的训练负荷 一个周期训练后,相同负荷运动时,血清皮质醇浓度上升幅度下降,是适应运动量的表现,表明训练负荷适合;如上升幅度增加表明训练负荷过大 由下丘脑—垂体 —性腺轴调控,由
肾上腺皮质分泌
运动员恢复能力评估 运动后恢复期,血清皮质醇持续偏
高,恢复到正常水平时间长,表明机
能状态差或对负荷不适应
T/C 一个训练周期的训练负荷 反应运动员对一个训练小周期或大周期训练负荷的适应情况,升高表示适应良好,下降超过25%提示过度疲劳 代表身体合成、恢
复状况
血清肌酸激酶(CK) 一堂训练课或一个训练日的训练负荷 随着运动强度增大血清肌酸激酶会升高,反应一堂课或一个训练日负荷强度的大小;连续测定恢复期值可监测一个小周期训练负荷强度变化;测定次日恢复值可评定肌肉疲劳后的恢复情况 大强度运动或运动损伤造成骨骼肌细胞或心肌细胞受损、凋亡、血
清肌酸激酶由及
细胞中渗透到血
液
肌肉损伤及恢复情况 大幅度异常升高表明有肌肉损伤,连
续监测可反映肌肉损伤的早期恢复
情况
血乳酸 (BLA) 一次或一组动作的强度 运动后测定最高血乳酸水平可精确定量分析运动强度 糖酵解代谢终产
物
阶段性训练效果评估 训练一个阶段后,同样运动负荷运动
后血乳酸水平下降,说明训练水平与
运动能力提高同样运动负荷后血乳
酸清除迅速提高,说明有氧能力提高
血氨 (BNH3) 一次或一组动作的强度 评定极限或亚极限运动中ATP—CP系统的供能情况 大强度运动中AMP的降解;长时间耐力运动中
氨基酸的降解
阶段性训练效果评估 相同运动负荷后,运动员血氨升高的
幅度减少表明训练水平提高
血尿素 (BU) 一堂训练课或一个训练日的训练负荷 课后测定反应耐力训练负荷量,值越高反应负荷量越大;次日测定恢复值可评定机体的恢复情况,超过7mmol/L表示疲劳未完全消除,提示
训练负荷过大;连续测定恢复期值可
监测一个小周期训练负荷量的变化
蛋白质和氨基酸
分解最后终代谢
产物
尿蛋白 (UPro) 一堂训练课或一个训练日的训练负荷 课后测定既能够反应训练负荷强度,也能够反映负荷量,需结合训练目的、方法,并结合训练成绩来评价;测定次日恢复值可评定机体的恢复状况,连续测定恢复期值可以监测一肾小球滤过率升高、肾小管回吸收
率下降及分泌物
增加
个小周期训练负荷的变化
尿酮体 (uk) 一堂训练课或一个训练日的训练负荷 课后测定,反映耐力训练负荷量,大负荷量训练后升高;属于辅助性指标 脂肪酸分解代谢
中间产物
尿潜血、 尿胆红素、 尿胆原 一堂训练课或一个训练日的训练负荷 课后测定,反映耐力训练负荷量,大负荷量训练后升高;属于辅助性指标 红细胞及红细胞
破坏后血红蛋白
代谢产物由肾脏
排至尿液
无氧功率 (WAT) 一个训练周期无氧训练效果 评价一个周期无氧训练方法和负荷安排合理性、有效性 由ATP—CP系统
及糖无氧酵解系
统做功能力决定
最大摄氧量 (VO2max) 一个训练周期无氧训练效果 评价一个周期无氧训练方法和负荷安排合理性、有效性 由心肺的痒转运、
肌肉有氧代谢做
功能力等决定
无氧阈 (AT) 一个训练周期无氧训练效果 评价一个周期无氧训练方法和负荷安排合理性、有效性 有肌肉有氧做功
能力决定
白细胞,CD4/CD8, NK细胞 IgG,IgM,, IgA等 一个训练阶段负荷量;运动员免疫机能状态 一个阶段连续大负荷运动训练后,白细胞、CD4/CD8比值、NK细胞及IgG、IgM、,IgA表现为非常显著下降,表明运动员疲劳程度较高,免疫功能发生紊乱;如果白细胞高于正常参考范围机体有感染的可能 有免疫器官生成,
受神经、内分泌、
血清谷氨酰酶浓
度等影响
反应时、两点辨别域、闪光融合频率、主观体力感觉等级等 一个训练日、一个阶段或一个周期运动员神经中枢疲劳情况 数值岁中枢神经疲劳程度升高而升高 运动后血糖水平
下降、兴奋性神经
递质减少、抑制兴
奋性神经递质增
加等造成神经疲
劳
注:EPO为促红细胞生成素;AMP为一磷酸腺苷;NK细胞为自然杀伤细胞;IgG、IgM、,
IgA为免疫球蛋白
(引自:冯连世等,2001,,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