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研究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研究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研究摘要:企业要想得到发展,必然要进行信息化建设,并在企业管理上进行创新,两者缺一不可。

企业要实现信息化建设,其前提条件是进行管理创新,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同时又是使企业的管理水平得以提高的重要手段,也是使企业管理得到创新的最佳途径。

通过对企业信息化的内涵进行阐述,分析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管理创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提出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创新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建设;企业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03-0000-02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

企业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自然要对自身的管理进行创新,因此,各大中型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的管理创新。

不过,很多企业在进行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对于企业信息化建设、企业管理创新的理解不够透彻,对于企业信息化的概念上的理解产生偏颇,主观进行扩大,对于机制、战略、结构、组织等一些管理创新的范畴的相关过程与活动过于强调。

第二,对于信息化硬件网络的建设过于重视,对业务的流程再造、重组等方面的管理创新不够重视,把企业的信息化网络建设作为硬要素来进行,管理创新虽然有对组织绩效做出贡
献,但是由于其非显性特点很难被量化,因而被过分忽视。

对于我国大中型企业而言,因为要面临着强烈的国际市场竞争,面临着不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企业只有得到快速地成长,才有利于自身走向信息化,因此,要把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进行充分结合,才能使企业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

1 企业信息化所包含的含义及作用
所谓的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在管理的每个环节中,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使企业能够加快对信息的传递,加快加工和处理的速度,进一步使企业的相关信息资源得到保存,并且得到充分的利用,进一步为企业的管理、工作人员提供可靠的依据,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快速提高。

而企业要实施信息化,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促进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

通过采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使企业能够及时提供管理信息。

在企业管理内部建立相关网络,不仅可以使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有个快速衔接,同时使业务办理速度也得以提高,使资金的周转速度加快,为企业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打下坚实的基础。

(2)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企业实现信息化之后,只要在计算机里输入原始记录,这之后的分类、计算、存储等相关工作,都可以交由计算机自动完成,进一步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3)为电子商务的实施打下基础。

企业实现信息化之后,进一步为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工作做好了前提条件,进一步促进了企业供应链的建立,从而促进全社会信息流动的加快进行。

(4)促进企业的管理规范。

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中,对于信息相关数据的格式、来源会有相应的规范要求,相比于以往的手工操作,信息化工作更能避免操作中容易出错以及不规范的问题,提高了工作质量。

2 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实施管理创新的有效手段
在以往,企业采用传统的手段进行管理,当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时,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而传统的管理手段根本无法发现这些问题,即便发现了问题,也没有相应的办法进行解决。

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后,可以通过对信息化技术的采用,使工作效率得到提高、投资成本有所降低,并且对于操作流程也得到进一步的规范,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以提高。

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对于企业所出现的管理问题,都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使出现的问题得到科学化、规范化,使企业步入一个从对暴露问题的发现——对问题的解决——对企业进行科学管理这样一个模式。

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其实也是把企业引进现代观念理念的一个过程,企业可以通过信息的集成技术,对企业的生产控制系统进行相应的改造;通过信息化建设,使企业技术开发的工艺水平得以提高,并促进企业的生产效率,进一步带动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企业通过信息技术,对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资源管理系统等进行相应的提升,进一步促进企业成本、财务、信息、基础等各个管理上的创新;通过电子商务技术,对企业的采购销售体系、物流体系等进行改变,使
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信息门户得以构建,带动企业供应链的管理创新,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创新管理。

3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具体措施
3.1 需要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参与
企业要进行信息化建设,要使管理水平得到创新,首要条件是需要各个职能部门的有效结合,需要各级领导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参与。

企业要实现信息化,领导起着重要作用。

领导不进行重视,信息化的相关宣传、决策、组织实施就无法开展下去。

同时,由于企业信息化属于管理变革,要实现信息化,必然要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对于企业内部的分工体系也仍然要进行重新调整,把中间的管理层次进行有效减免,使原有的各个职能部门职责不清的状况得到改变,对业务流程要重新进行再造。

而这些都需要对企业的管理方式进行重新分配,因此,只有得到企业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的认可,并且要得到职能管理部门的积极拉动,才能进一步实现信息化。

3.2 要解决企业相关的实际问题
企业要进行信息化建设,要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以突出实际效果。

企业要推进信息化建设,首先要在统筹规划的原则上进行,并做到量力而行、分阶段进行,对于企业内部存在的薄弱环节要进行相关地解决,关注企业投入以及产出的效益。

当前属于市场经济社会,对于大中型企业而言,其
中成本、战略、质量、采购、资金等几个方面的管理属于重点环节,同时也容易出现问题,因此,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首先要从这些环节入手,对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充分利用,避免漏洞的出现、避免出现错误的决策等,使资金的使用率得以提高,进一步提高产品及服务上的质量。

除此之外,在企业的生产技术、人力资源、产品开发等几个方面,更要进行积极探索,通过对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以及方法进行采用,推进企业管理上的创新,使企业的素质得到有效提高。

3.3 提高信息化水平,进一步促进企业管理创新
当前形势下,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较低,表现在管理基础较为薄弱、经营理念过于陈旧、管理方法(手段)过于落后等等,缺乏管理上的创新。

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市场加强了竞争,作为中国大中型企业要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管理创新成了一个
重要课题。

因此,企业只有通过管理创新,通过对信息化的实施,对工业化的战略起到促进作用,并且加快自身的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的发展进程,提高自身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水平。

3.4 坚持以企业的管理创新为本
可以说,企业的信息化属于高度的专业化以及社会化的庞大的系统工程,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涉及到企业内外,涉及到硬件、软件问题。

因此,要使具有丰富的资质水平、有实战经验的咨询公司、顾问公司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从而解决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出现
的经验、人才、能力上的不足。

当然,前提条件还是要把企业自身处在主体地位,以企业的管理创新为本,进一步掌握信息化建设的主动地位。

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不仅要避免使厂商处于主导地位,更要避免被动地跟风、盲目进行,当然,也不能把自身的成败责任都归结于厂商。

企业只有做好分工与合作项目,才能使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

4 结束语
根据对以上所进行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对信息化的建设涉及到了很多内容,属于一项复杂又庞大的系统工程,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否能与企业的各项工作相融合,对信息化的建设成败起着重要作用。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能够促进企业的管理水平的发展,而企业的管理创新则是实现企业信息化的前提条件,因此,只有把两者进行相互结合,使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能带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促进企业管理创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捷.企业信息化整体构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01.
[2]肖南峰.企业信息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02.
[3]周晓梅.企业管理信息化[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01.
[4]罗薇.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与实现[j].科技创新导
报,2012,15.
[作者简介]罗荣,女,籍贯:湖南省湘潭县,学历:本科,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第三工程分公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