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比例尺等高线用
④原比例尺缩小1/n ,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为:1:__:原__2比_6_例_6_尺_6_6×__.(__1_﹣_.1/n)
• 3.比例尺放大和缩小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比例尺放大(缩小)后图幅面积放大(缩 小)的倍数,是其比例尺放大(或缩小) 到倍数的平方。
练习
下列三种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1:500000
④大范围地图选用小比例尺(世界地图) 小范围地图选用大比例尺(中国地图)
重难点突破
(一)有关比例尺的问题 2.比例尺的缩放 用比例式表达
府
前
①原比例尺放大到4倍,放
街
大后的比例尺为:
__1__:__5__0_0_0___;
②原比例尺放大4倍,则放
大后的比例尺
为:1__:__4__0_0_0______;
1100
1300 1500
A 700
B
900
山脊
山谷
400 300
C200
盆地
1800 1700 1800
D1700
1700
1800
鞍部
1800
图中明显有几个山顶、山谷、山脊? ①②③④分别是什么地形部位
等高线地图的特征小结
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相同 2、同图同距:相邻等高线间高度差为等高距,
说说等高线地 形图是如何绘 制出来的?
等高线—— 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同图同距:相邻等高线间高度差为等高距,全图相同
切口
300
200
等高距
100
100米
0
300 200
100
0
等高线(米)
坡陡的 地方
等高线原理
山 坡缓的 地方
等高线 密集 。 等高线 稀疏 。
2、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判读
坡度陡缓的判读
素
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图例和注记:指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和文字
二、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 陆地上海拔高度相等的点的连线 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
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等的个点连接起来, 表示湖泊或海洋的深度变化.
1、海拔和相对高度
高程的判读
当另一地点在海平面以下时, 两点的相对高度大于某点的 海拔高度。
全图相同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不闭合是受图幅影响) 4、等高线不能相交,若相交重叠则为陡崖。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稀缓密陡) 6、示坡线指示降坡方向,与等高线垂直相
交。
下列四图中的等高距都是50米,注意观察
各图的比例尺,判断坡度最大的一幅是_A_
200米
丙
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的绘制
100
100
100
150
100
150
150
150 200 200
100
100 200
200 150 200
100 150
200
100
150
150
100
100
100
重难点突破
(二)有关等高线地形图的问题
①(1图).幅哪面幅积图越的大图,幅比面例积尺大越?哪大幅,图反的映比的例地尺理大事?物哪越幅详图细的内容更详细? ②(2图).幅由面此积你越认小为,图比幅例面尺积越大小,与反比映例的尺地大理小事和物内越容简详略有何关系?
1.比例尺大小与实际范围、内容详略的判读 ①同样范围: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 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简 略。 ②同样比例尺:范围越大,所占图幅越大。 ③同样图幅:比例尺越大,地图表示实地范围越 小,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则 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
难点突破 山谷山脊的判断方法 1、切线法 2、口诀法
400
400
500 500
山脊
400
500 400
山谷 500
400
凸低为高 凸高为低
500
等陡高线 密坡集
E陡崖
A
山顶
等高距:50米
低山
F 谷 山脊 C 低
鞍G部 高 B高
250米
等缓高线 稀坡疏
150米
50米
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的判断
1:5000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 1:50000000
C、0 50 千米
1:5000000
A的比例尺最大
若甲、丙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2.2cm, 则该图的比例尺约为
比例尺=
2.2 111X10X100000
1、一般指向法
二、方向 2、经纬网指向法
3、指向标指向法
三、图例和注记
地图的三要素 三要素
一、地图上的比例尺
1、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比例尺有三种表达方式:
文字式:一千万分之一 数字式:1:10000000(100千米=10000000厘米) 线段式:
100 0 100 200 300千米
重难点突破
(一)有关比例尺的问题 1.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大范围地图选用小比例尺(世界地图) 小范围地图选用大比例尺(中国地图)
③原比例尺缩小到1/4, ①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则:缩_小原__后比__的例__比尺__例×__尺n____;
②原比例尺放大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为::1____:原____比8__0__例__0__尺_0___×0____(_;_1_﹢_;n)
0③原200比m例南 尺缩小一 到1/n,路则缩小后的比例尺④缩为原小:后比__原的例__比比尺__例例缩__尺尺小__×1_/_14_/n_,;则
((①②12))比比..哪 由例例幅此尺尺图你越越的 认小大比为,,例比反反尺例映映大尺的的大?实实哪小地地幅与范范图表围围表示越越示范大小的围,,范和反反围内映映大容的的?详哪地 地略幅理理有图事事何的物物关内越越系容简详?更略细详细?
重难点突破
(一)有关比例尺的问题 1.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在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叫做 图例。
在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文字,以及 山高、水深等数字,就叫做注记。
知识要点
概念: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公式: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比例尺
表示形式:线段式、文字式、数字式
地
大小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图
三
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要 方 向 指向标地图:一般箭头指向北方
缓坡:等左高图线中稀心疏为;山顶陡,坡:右等图高为线盆密地集。
示坡线:表示坡向(下坡)的短线,由高处指向低处
鞍部
山顶
山
陡
体
坡
的
不
同
部
缓
位
坡
重难点突破
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地图
等高线闭合,等高线弯 等高线弯
数值中心高,曲向低处 曲向高处
四周低
凸出
凸出
常成为河流的分水岭 是集水区
由相对的一组 山脊和一组山 谷所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