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Hale Waihona Puke 、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定义及现状为了进一步明确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的法律特 征,2000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 会第1148次会议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审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案件具体应用法 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就 审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 律的若干问题作了解释。该《解释》明确了 “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的含义。
三、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防控措施
具有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严重危害我国的社会 秩序和经济建设,我们对其要严厉打击,但是我们 更多还要采取“预防为主、打击为辅、专项治理、 全民动员”的方式防止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产生、 发展,达到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有序运行,维护社 会的安定团结。因此,对于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 我们要结合其特征和我国法制的现状,积极研究对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防治措施。那么,我们应该 采取哪些防治措施呢?
“黑社会性质的组织”,一般应具备以下特征: 黑社会性质的组织” 一般应具备以下特征 黑社会性质的组织
1.
2. 3. 4.
组织结构比较紧密,人数较多,有比较明确的组织 者、领导者,骨干成员基本固定,有较为严格的组 织纪律; 通过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其他手段获取经济利益,具 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通过贿赂、威胁等手段,引诱、逼迫国家工作人员 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活动,或者为其提供非法保护; 在一定区域或者行业范围内,以暴力、威胁、滋扰 等手段,大肆进行敲诈勒索、欺行霸市、聚众斗殴、 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破坏经 济、社会生活秩序。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研究
我国《刑法》 条规定, 我国《刑法》第294条规定,“黑社会性 条规定 质组织”是指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 质组织”是指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 有组织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称霸一方, 有组织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称霸一方,为 非作恶,欺压残害百姓,严重破坏社会经济、 非作恶,欺压残害百姓,严重破坏社会经济、 社会生活秩序的组织。 社会生活秩序的组织。
(一)完善法律制度 一 完善法律制度 1、进一步明确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特征,解决法 无明文规定的问题 2、增加财产刑
3、增加对“保护伞”现象相应刑法处罚的立法
(二)加强执法力度惩防结合 二 加强执法力度惩防结合 1、实行专项治理,打击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2、破坏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社会基础 3、摧毁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物质基础 4、加强国际合作原则 5、实行防治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
案例: 案例:文强案
目前在我国明显的、典型的黑社会犯罪还没 有出现,但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集团已经 出现。因而,我国采用了“黑社会性质组织” 的这一概念,反映了我国目前黑社会犯罪的 实际状况。
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产生的原因
第一,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市场经济的伴 生物,准确地说,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欲 求无度膨胀的产物; 第二,它也是国家对社会有效控制弱化的产 物,具体地说,是国家在社会转型中,尚难 以建立适应新的社会形态的对社会有效控制 的管理体制,犯罪机会增多的产物。
公安部新闻发言人武和平认为,我国大陆黑社会性 质组织犯罪已经具备了黑社会犯罪的部分特征,但 是尚未达到黑社会的程度,是一种向黑社会过渡的 雏形状态。 我国刑法界也一般认为,黑社会性质组织,是已经 具有黑社会犯罪的某些痕迹和性质,但还不具备黑 社会犯罪的完整特征,属于界于犯罪集团和黑社会 犯罪之间的,向黑社会犯罪过渡的一个中间形态。 换言之,黑社会性质组织是黑社会犯罪的初级阶 段, 是具有黑社会的一些组织特征和行为特征,初步具 备了黑社会属性的犯罪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