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恋爱
1
大学生恋爱观
姓名:班级:学号:
摘要:爱情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它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对爱情的认识、观点至今仍
引发人们去争论和思索。
冲过硝烟弥漫的高三,跨进了大学这一环绕着神圣和浪漫光环的象牙塔,成为被人们寄予厚望的天之骄子。
然而,荣耀感和新鲜感退去之后,随之而来的大学生活却让我们无所适从:宽松的管理给了我们广阔的发挥空间,大量空余的时间却让我们倍感迷茫;远离父母家人的生活给了我们独立自主的自由,经验和知识的局限性却让我们不断受挫,欲行又止;大群聚居在一起的同龄人给了我们人际交往的无限机会,客气拘礼但缺少真诚热情的交往方式却让我们有了弦断无人听的感慨;校园里双双对对的恋人身影给了我们生动的启发,真正适合的人生伴侣却不可轻易求得……
关键字:大学生恋爱观念
现在,校园里谈恋爱的现象已不是少数。
大学生恋爱已是大学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在校大学生谈恋爱都是一个让高校德育工作者颇感棘手的敏感问题。
从最早“在校期间,不准谈恋爱”的明文禁止到“不提倡、不反对”的普遍默许,卿卿我我,你侬我侬的校园情侣一直是大学里一道特有的风景,而由之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倾向日益凸现,成为高校德育工作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
有同学这样说:不谈恋爱的大学是不完美的大学。
学习之余,大学的爱情故事似乎已是大学生活的必需品。
然而,大学里的恋爱也如同他们的青春年华一样,充满了风雨,充满了挑战,充满了坎坷,充满了太多的浮动与不确定……
对于大学生爱情,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于大学生爱情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有人因为或许认为大学恋爱有利于学习而恋爱;又或者是因为空虚寂寞而恋爱;也有因为其他的一些原因选择谈恋爱的;但是仅有少数的人以“找个终生伴侣”为出发点选择恋爱。
这表明大部分的同学并不是为了“追求爱情”而恋爱,而只是因为大学生活的相对自由而引起的“空虚寂寞”或者其他理由恋爱。
我们大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家庭观,才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
大学生恋爱这种现象并非偶然,它既有内在原因,也有外部环境影响。
随着大学生恋爱现象所表现出来的问题的增多,这种现象引起了社会,特别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普遍关注。
当代大学生大约在17—24岁之间,性心理发育也已经成熟,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的心理发展已成熟。
他们的人生观还不够稳定,因为他们的学识不够丰富,社会阅历也相对缺乏,更没有独立的经济基础。
大学是自由的天堂,是美丽的象牙塔,特别是远离了父母的管辖,老师的敲打,加上又身处异地的孤独寂寞,使得我们大学生不得不找精神的寄托;并且大学是潮流的国度,大学生更是国度里的新新人类,大学这个具有浪漫气息的家园里,使得大学生不得不追随爱情。
大学生恋爱犹如空中楼阁,缺乏经济基础,社会基础,所以导致成功率不高,最后走在一起的并不多。
在恋爱问题上,男的希望找一个漂亮的女朋友,女的则希望找一个潇洒的男朋友,有的同学看某些同学成双入对,便觉得受不了了,于是不管志趣相投,便轻率涉足爱情,而结果却是事与愿为。
再加上社会上恋爱风气开放化,社会、学校、家长对学生有关两性教育缺乏,导致大学生并不能正确认识恋爱与婚姻,使他们对爱情与婚姻缺乏责任感。
对大学生的恋爱教育需要社会、高校和家庭的共同探索和通力配合,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和培养大学生健康理性的恋爱观念和行为。
社会教育将持续影响人的社会化过程,发挥正确舆论的导向作用,净化社会舆论环境,减少低俗文化对大学生的侵蚀,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恋爱观。
家庭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摇篮,是传送健康理念﹑知识的重要载体,父母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家庭教育中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大学生恋爱观在发生着变化,在这变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
若是任其发展,最终会给大学生带来巨大危害。
(一)、对学习方面经调查,许多人认为恋爱浪费了很多学习时间。
因此应当要把握好恋爱与学习的关系。
大学生毕竟还是学生,其首要任务是学习,切不可本末倒置,一味沉浸于爱情中无法自拔。
大学生应以学业为重,学习上相互督促,相互促进,使学习和恋爱得以和谐发展。
(二)、对生活方面大学生目前仍处于“消费”阶段,其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父母。
有些恋爱中的大学生一味追求浪漫而不惜经济代价,但是很少人认为恋爱使花费增大。
可见,大学生恋爱不应当只追逐形式,挥霍无度,这只会给家庭增加压力,而是应当量力而行。
恋爱观是指人们对恋爱、婚姻和性的问题的基本看法,受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和支配。
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往往影响其恋爱的动机、择偶的标准以及对恋爱、婚姻的观点、态度;一个人的恋爱经历、观念对其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又会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大学校园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作为新时期大学生的恋爱观,不仅折射出这个时代婚姻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预示着未来社会
婚姻家庭的发展趋势。
由于生理、心理的发展,大学生对恋爱的关注和对恋爱甚至性的尝试已成为其大学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与此同时,大学生又迫切地希望了解恋爱、婚姻、性等方面的知识。
在旧的传统观念被解构消融而新的观念尚未建构的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恋爱观呈现出开放化和多样化的趋势,如恋爱人数增多且公开化,对性行为及同居的宽容化,恋爱动机、择偶标准和对恋爱看法的多样化。
同时恋爱给大学生也带来了不少消极影响,如对性行为的随意性,学业的荒废,挥霍的无度。
因此,在这一时期,大学生要端正恋爱动机,树立正确的择偶标准,明确爱的责任,遵循爱的道德,从而减少恋爱中的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增强恋爱的稳定性。
同时,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恋爱观教育,使他们认识到爱情是人生中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人生的全部,从而摆正爱情的位置,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恋爱观,走好人生之路。
从而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添砖加瓦。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