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2017年冷链物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2016-2017年冷链物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2016年11月正文目录引言 (5)参照美国冷藏干线运输行业,综合型冷链是中国未来发展方向 (5)行业分工:美国分工明细,但综合型冷链才是中国的发展趋势 (6)集中度:美国一超多强,中国呈现“散、乱、差”特征 (12)规模差距:运距长、人口多,中国冷藏干线规模超美国 (16)从马尔登发展历程看中国冷藏干线运输企业 (20)马尔登:不断增设运营中心,形成全国性干线运输网络 (21)浩嘉冷链:盈利能力在行业中突出,干线网络范围有待扩张 (25)对比日本冷库运营行业,未来中国冷库行业整合、向集中化发展 (30)生产流通过程:日本农协会整合链条,中国仍处培育期 (30)法律法规:日本规范完善,中国行业标准缺失 (32)集中度:日本冷库行业集中,中国处于快速上升期、集中化发展是趋势. 35 从日冷物流看中国冷库运营行业的发展 (38)日冷物流:扩增海内外冷库容量,形成规模效应 (40)黄兴冷链:区域优势拉动毛利率,企业规模有待提高 (45)风险提示: (48)图目录图 1:报告核心逻辑图 (5)图 2:美国冷链物流市场分工明细 (6)图 3:2015年美国冷藏干线运输行业产品和服务细分(按收入) (7)图 4:2015年马尔登运输公司营业收入结构 (7)图 5:2015年中国冷链物流百强企业类型占比 (8)图 6:中国冷链物流企业提供一揽子服务 (9)图 7:海航冷链营业收入结构 (9)图 8:黄兴冷链营业收入结构 (10)图 9:中冷物流营业收入结构 (10)图 10:小田冷链营业收入结构 (11)图 11:2015年中国冷链物流百强企业营收能力比较 (11)图 12:2012年美国长途冷藏运输行业集中度 (13)图 13:2015年美国长途冷藏运输行业集中度 (14)图 14:2013年中国冷藏干线运输行业集中度 (14)图 15:中美两国行业集中度低的形成原因 (16)图 16:美国冷藏干线运输行业总收入及增速 (17)图 17:中国冷藏干线运输行业总收入及增速 (17)图 18:美国农产品生产与流通过程 (19)图 19:中国农产品生产与流通过程 (19)图 20:中国各地区特色农产品 (20)图 21:Marten Transport历史沿革 (21)图 22:Marten Transport在美国的15个运营中心 (22)图 23:Marten Transport营业收入及增速 (22)图 24:2011-2015年Marten Transport毛利率变化 (23)图 25:美国冷藏干线运输行业收入结构 (23)图 26:Marten Transport营业成本结构(百万美元) (24)图 27:浩嘉冷链干线运输网络 (26)图 28:浩嘉冷链收入结构(百万元) (27)图 29:浩嘉冷链毛利率与净利率 (27)图 30:2014年浩嘉冷链营业收入中来源于前五名客户情况 (28)图 31:2015年浩嘉冷链营业收入中来源于前五名客户情况 (28)图 32:浩嘉冷链成本结构(百万元) (29)图 33:日本农产品生产与流通过程 (31)图 34:中国农产品生产与流通过程 (31)图 35:日本冷链物流发展历程 (32)图 36:日本冷库容积年度变化(万立方米) (33)图 37:中日冷链物流差距较大的原因 (34)图 38:日本运营冷库数量年度变化 (35)图 39:全国百强企业冷库容量占比 (37)图 40:2012-2014年中国冷库容量变化 (37)图 41:2014年各国冷库仓储容量复合增长率 (38)图 42:2015年日冷集团收入结构 (39)图 43:日冷物流集团历史沿革 (40)图 44:日冷物流在日本经营9大冷库 (41)图 45:日冷在欧洲扩展海外业务 (41)图 46:日冷物流在中国4座城市扩展海外业务 (42)图 47:2015年日本冷链物流前5家企业营业收入 (43)图 48:日冷物流营业收入及增速 (43)图 49:日冷物流的业务范围 (44)图 50:日冷物流冷库业务毛利率及公司整体毛利率 (44)图 51:黄兴冷链营业收入结构(百万元) (46)图 52:黄兴冷链分业务的毛利率变化 (47)图 53:黄兴冷链2015年前五名客户营业收入占比情况 (47)表目录表 1:中国冷链物流6种商业模式 (8)表 2:中美两国冷藏干线运输行业基本情况 (13)表 3:2015年美国前五大冷藏干线运输公司规模 (15)表 4:2015年中国冷藏干线运输行业领先企业规模 (15)表 5:美国冷藏干线运输加权平均价格 (18)表 6:荣庆物流冷藏干线运输价格表 (18)表 7:Marten Transport ROE拆分 (24)表 8:浩嘉冷链关键业绩指标 (25)表 9:浩嘉冷链ROE拆分 (29)表 10:2013年中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 (34)表 11:2015年日本冷库运营行业集中度 (36)表 12:2015年世界前10大冷库运营商冷库容量及主要经营地区 (39)表 13:日冷集团2016-2018年计划进行的资本投资情况(亿日元) (42)表 14:日冷物流集团 ROE拆分 (45)表 15:黄兴冷链ROE拆分 (48)引言狭义上的冷链物流是指肉禽、水产、蔬菜、水果等生鲜农副产品从产地采收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零售等环节始终处在低温控制环境下,最大程度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

广义的冷链物流还包括冷藏药品、化学试剂的低温运输及销售流通过程。

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冷链物流行业发展已经进入发展稳定期,无论是行业格局还是技术应用已经到达非常成熟的水平;相比之下,我国冷链物流行业起步较晚,需求迟滞导致供给不足,直到近年来,消费结构升级、人们食品安全意识不断提高,以及生鲜电商的高速发展,刺激冷链物流的需求端放量,导致供给端逐渐加强冷链设施建设,推动冷链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图 1:报告核心逻辑图参照美国冷藏干线运输行业,综合型冷链是中国未来发展方向美国冷藏干线运输行业处于成熟期,源头在于美国的公路运输业发展历史悠久,建设了660万公里的公路网络,大通行量的高速公路为冷藏干线运输行业的启蒙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目前,美国冷藏干线运输1000公里以内可以24小时送达,冷链运输的时效性得以保证。

中国2014年公路网络里程数达到446万公里,仅次于美国,同时中美两国的国土面积也较为接近,考虑到美国冷藏干线运输行业依托于强大的公路网络,发展近80年来市场化程度已经越来越高,是中国冷藏干线运输行业的重要参考坐标。

我们对比中美两国冷藏干线运输行业,按图索骥探析中国冷藏运输行业的发展趋势。

我们认为:参考美国的发展经验,我国冷藏干线运输行业发展趋势有以下三点:1)越来越多的企业着力发展全国性干线网络,形成规模效应;2)随着市场竞争程度提高,优胜劣汰将会使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3)单独的冷藏干线运输业务盈利能力偏弱,综合型冷链是中国冷链市场未来发展方向。

行业分工:美国分工明细,但综合型冷链才是中国的发展趋势发达国家与中国冷链物流市场的最大差异体现在发展阶段不同导致的专业分工明细层面上,如美国冷链物流市场的分工异常明确,各方参与者各司其职、环环相扣,运输方只负责提供运输卡车及司机,将货物运送到指定地点;仓储方只负责在确定的时间进行卡车卸货,将货品存放到指定温度的冷库中;维修公司只负责根据求救电话进行抢修;客户则需要负责联系以上各家公司,完成整个冷链链条的节点连接。

图 2:美国冷链物流市场分工明细由于分工明确,美国冷藏干线运输公司主业经营的纯度较高,即使同时经营其他业务,也基本限定于运输业务(如专用运输、多式联运),而不包括仓储、分拣、加工等业务。

2015年美国冷藏干线运输行业总收入为61亿美元,其中冷藏卡车运输服务占比在2/3;行业排名第一位的C.R. England的营业收入15.17亿美元中有65%来自于冷链干线运输;排名第三位的马尔登运输公司(Marten Transport)的营业收入6.65亿美元中接近60%来自于冷藏干线运输。

图 3:2015年美国冷藏干线运输行业产品和服务细分(按收入)图 4:2015年马尔登运输公司营业收入结构相比之下,中国冷链物流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专业化的分工尚难形成,大部分企业提供一揽子服务。

根据中物联冷链委的分类,将我国冷链物流企业划分为6种经营模式,包括运输型、仓储型、配送型、综合型、供应链型及“互联网+冷链物流”平台模式,其中运输、仓储、综合型冷链企业占比接近85%,而供应链型企业占比最少为4%。

实际上这种分类的标准是参考公司营业收入中占比较大的业务来进行分类,而大部分冷链物流企业同时为客户提供分拣、配送、仓储、加工、甚至维修的一揽子服务,只不过不同的公司在各业务上的侧重点不同。

表 1:中国冷链物流6种商业模式图 5:2015年中国冷链物流百强企业类型占比图 6:中国冷链物流企业提供一揽子服务以新三板冷链物流企业为例,其中不乏经营多种业务的企业,如海航冷链除了冷链物流业务以外,还同时销售商品;黄兴冷链同时经营低温仓储、配套服务、冷链运输、预处理及装卸等业务;中冷物流及小田冷链提供运输及仓储双项服务。

与美国分工明确相比,细致的分工虽然会增加操作的难度,但是其高度的专业性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服务质量和速度,采取的技术标准也远远超过一揽子的经营模式;同时每个环节各司其职使得整个冷链链条运行有据可依、有证可查。

图 7:海航冷链营业收入结构图 8:黄兴冷链营业收入结构图 9:中冷物流营业收入结构图 10:小田冷链营业收入结构我们认为,中国冷链物流企业多项经营的原因在于:1)行业正在起步阶段,单一业务难以保证企业的收入和利润。

从中物联冷链委统计的2015年中国冷链物流百强企业情况来看,运输型冷链物流企业数量占比最多为43%,而其营收占比仅为37.8%,而综合型和供应链型占比分别为25%和4%,但其营收占比却达到32.7%和10.3%,因此冷藏干线运输企业通常会兼营仓储、配送等形成综合型业务,以提高自身盈利水平。

2)行业中各个环节的连接工作尚不能有效进行,如果不进行一揽子服务,很有可能造成断链,影响服务质量,因此冷链物流企业不得不当起多面手,提高客户粘性。

图 11:2015年中国冷链物流百强企业营收能力比较我们认为,虽然像美国那样的细致分工的格局使得冷链物流的每一个环节都保证专业化和高效率,但这种模式是建立在下游客户的综合素质比较高、每个环节的衔接流程非常程式化的前提之上的;然而对于我国这样的新兴市场,要求下游消费者主动将运输、仓储、城配、宅配等各个环节衔接起来,效果很有可能大打折扣,一方面在于我国冷链物流仍处于起步阶段,如此操作很有可能造成断链;另一方面在于如此繁琐的连接流程可能导致消费者放弃使用冷链物流,阻碍行业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