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对策
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对策
为了落实科学发展的观点,努力提升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的协调统一性,
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推动经济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必须正确对待环境的恶化问
题,必须建立健全先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落实法规的执行,建立执法部门的
联动机制,加大力度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查处和惩治,严格问责
机制,借以形成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环境保护氛围,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
的双赢。
1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经济利益的追逐导致对自然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亟待加强,解决环境保护问题迫在眉睫,但是,我国的
生态环境保护在管理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1.1缺乏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虽然环境保护这个概念已经被人们所熟悉,但是日常生活中,由于利益驱使导致
的环境保护观念缺失的问题还十分严重。现阶段,社会竞争激烈,巨大的财政压
力使资金全部投入到了收益回报大的产业中,面对投入多见效慢的环境保护问
题,决策者们长城不愿意提供资金帮助,民众在关系到自身利益时也对环境保护
问题视而不见,企业也为了自身的发展,不重视对环境的保护。
1.2生态环境的保护缺乏科学的规划
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方面国家尚未制定科学性的规划,在具体工作中,职能保
障某一项问题的解决,难以从根本上纠正和治理生态环境问题,导致生态环境依
然处于恶化的状态。例如,虽然现阶段国家已经下大力度狠抓工业污染,虽然得
到了一定程度带上的遏制,但是农业污染、生活污染以及农村的忽然问题都呈现
出日趋严重的状态,没有系统上的科学性的治理方案,很难从根本上起到作用。
1.3缺乏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管理
现阶段很多对生态环境有着危害的项目还在进行着,对于生态资源的额掠夺没有
得到及时的智力,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也由于资金的缺乏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例
如植树造林由于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上都缺乏必要的支持和保障,效果没有达到
预期目标。
1.4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缺乏科学技术支持
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可以得到根本性解决的一个重要的
因素,但是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还没有达到可以协调环境与经济之间关系的层
次,对于资源的开采,以及能源的利用等方面都需要技术上的加强。
2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方面的对策
2.1增强全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识
由于人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有着息息相关的必然
联系,所以,必须进行全民性的生态环境保护及管理方面的教育,借以增强全民
的保护意识。只依靠国家和政府来对抗环境问题是不过的,还需要人民齐心协力,
共同参与。因此,国家和政府必须对环保宣传加大力度,积极培养全民性的生态
环保意识,努力建设生态城市、生态社区、生态学校以及生态企业。不仅要使全
民的环保意识有所提高,更要注重对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基础教育以及专业教
育,逐渐的使环保知识得到普及,教会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方法,提高自身
的约束力,借以树立正确科学的生产观、发展观、价值观,使全民积极参与到环
境保护的管理和建设中来。要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开展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公众
的参与意识。赞美和宣传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典型,批评并曝光产生严重
的污染设施和单位,借以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促进人人保护环境状态的形成。
继续推进普及教育试点行动,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支持环保,增加普通群众的宣
传教育力度,将环保的法律法规,深深植根于人民心中,对环境的污染行为,全
社会都要坚决抵制。坚持保护环境的要求体现在农业,工业,建筑,交通,政府
机关,服务机构图,科研院所,学校,社区以及家庭等社会组织,建立的各方面
执行,各个领域全覆盖的执行情况。建立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的环境保护体系;
努力形成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生产和消费方式,改变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
发展,积极选择低消耗,低污染的生产和生活的方式,力求经济控制控制在环境
的可承受范围之内,积极促进人和自然共同发展。
2.2生态环境保护要有完善的管理机制
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方面想要加强,必须从管理机制的建设和完善入手,建
立完善的管理介质使生态环境的保护管理能够有章可循,逐步的落实环境保护责
任制,坚持开发者负责保护,污染者负责治理的基本原则,努力把环境保护问题
落实到具体的部门,避免出现推诿责任,无人负责的状况。必须建立和完善全面
的系统监管体系,做到国家对地方,地方对企业,企业对自身以及自身对生产的
层层监管负责制度,国家要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执法力度实行有效的监督和检
查,督促政府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工作,时刻紧抓不能放松,积极履行政府
的监管职能。做到地方政府负责本地区的监管问题,在进行环境保护的基础上,
改善污染,防治污染。企业要对自身经营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承担责任。
2.3政府要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投入
在政策和资金上,政府都应该投入较大的帮助来扶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运用政
策推动手段,实行经济上与生态环境上的协调统一发展。另外,从投资力度上也
需要加强,需要将生态环境保护列入财政投资的`重要部分,对污染方面加强治
理,对生态保护项目的监管和投资支出都需要增加投入。此外,政府还要积极的
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到生态环境的保护投资上来,股利民间投资,扩宽投资渠道,
积极鼓励各类经济体制参加生态环境保护的投资工作,积极促进生态环境保护融
资体系的建立。
2.4促进经济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
经济利益的极大驱使,导致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为了盈利而忽视了对生态环境
的保护,再起发展过程中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劈坏。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生态保
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他们并不对立,二者可以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
管理工作的加强必须要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发展原则,使其共
同发展。重视对生态环境保护各个指标的考核,弱化经济指标,保障经济增长的
同时,取得巨大的环境保护成就,积极实现生态建设与发展经济的共同进展,消
耗最少的资源来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努力构建生态经济体系,借以促进环境与
经济的可持续性协调发展。
2.5在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提高科技水平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是节约能源,进行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所以,对于生态
环境的保护需要科学技术的大力支持。需要加大力度来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努
力创新生态科技,将高新技术产业的研究和开发放在首要位置来抓,将环保技术
的以及生态节能的研究方在重要的位置来抓,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环节资源上
的压力。另外,还需要加强对环境保护方面的科技建设,积极促进环保科研项目
的研究,加快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环境保护管理者的素质,加强队伍的建
设,积极实施培训。
2.6生态环境保护要具备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
我国现有的环境保护法,随着社会的变革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不能符
合现代环境以及生态文明的建设需求。所以,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
系,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环境保护法的改革,使其可以与现代环境和社会的发展
想协调。于此同时,需要加大执法力度与惩罚力度,严重惩处产生环境破坏的行
为,加强工业监管力度,确保法律法规的执行,使环境保护工作可以有法可依。
首先,我们必须着眼于污染减排任务,对重点行业环境违法问题进行集中的整治。
污染防治应以钢铁,电力,建材等12个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作为执法和监督的
重点,加强监督检查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每年选择一两个环
境污染重点行业来进行集中性整治,借以对环境违法行为实施严厉的打击,减少
污染物的产生。(1)为了巩固整治目标的有效性,开展专项行动环保监督检查。
由于环境法规措施落实的突出环境问题案件的侦查专项行动中,对全国113个环
保保护的重点城市其饮用水源地,已关停企业实施(生产线)停电,停水,设备
拆除等措施,开展整改不到位,不达标的一律停产进行整治。推进污染减排目标,
开展了城市污水的处理厂以及垃圾填埋场等一些重点行业的专项检查。借以严肃
的查处建设成为污水不处理就直接排污的行为,以及超标排污、污泥直排等环境
违法行为的污水处理厂;彻底的调查已经完成,垃圾填埋场,防渗措施,渗滤液
排放等各个环节。(2)设置项目“防火墙”。环保部门对于不符合建设的法律规
定的项目,设立了“防火墙”。涉及不能进行审批和必须进行严格控制的项目,
另外还涉及两高一资的产能过剩项目决不能批准,更不能越线。对于水体污染控
制,环保部门需进行源头控制,不符合规划的要求的,不符合环境保护质量要求
的,以及不符合企业总量的控制要求的,必须停止建造。环境保护部将很快出台
考核办法,对于达不到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停止。所以,作为环境保护的执法
部门绝不应该放松管制。
3结语
综合以上,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的复杂工程,需要企业、
政府以及全体社会公民的共同努力,只有全社会积极的提升自身的环境保护意
识,对违反环境保护的行为和做法严格的打击,加强对环境保护知识的学习,不
断加大对违反环境保护的行为的打击力度,建立和完善执法制度,完善政府的考
核机制,使政府做到与执法部门协同合作,共同抵制环境污染项目的建设和运行,
积极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协调统一发展,为其可持续性发展而努力。
作者:万和文 李春海 周忠泽 单位:六安科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