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新编2016-2019年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细分市场分析及预测研究报告

2018年新编2016-2019年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细分市场分析及预测研究报告

1 2016-2019年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细分市场分析及预测研究报告 2

第一节 中国建筑设计行业细分市场结构分析 一、建筑设计行业市场结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建筑设计行业,既有国有独资建筑设计企业,如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现代设计集团、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属下各设计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等;也有民营设计企业,如天华、三益中国等民营公司;既有境外设计企业,又有各类专业设计事务所和工作室。

自我国加入WTO后,建筑设计市场已全面开放,欧美、日本、港台等地区的建筑设计企业进入国内建筑设计市场基本不受限制。据《2012-2016年中国建筑设计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2012版)》不完全统计显示,全球最大的200家国际建筑设计公司中,目前已有约70%在我国设立分枝机构或有业务活动。

境外设计机构进入中国,一方面提升了本土设计水平,另一方面与境内设计机构在高端市场的争夺也日见激烈,从国家大剧院开始,在国内高端市场的前期方案竞标中,有很大部分项目被境外设计机构收入囊中。如上海中心(高度632米)的设计者是美国GENSLER建筑设计所;东方艺术中心的设计者是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等等。有资料显示,外国建筑师从上海大型项目设计中拿走的方案设计费,要占全部设计费的近1/3。 3

但随着我国本土建筑设计企业的不断成长强大,2011年,我国建筑设计市场发生了质的改变,我国建筑师已经从原来的被动接受国外建筑师创意、仅出方案,到国内外建筑师共同进行方案探讨和概念表达,发展到现在国内设计机构为主,国内设计机构作为设计总包将某些部分包给国外擅长的专向建筑师的格局。建筑的原创性有所提高,多个大型建筑都由国内机构自主完成设计。

此外,跨地区承揽业务正逐渐成为国内优秀建筑设计企业拓宽市场的新战略。 由于受到我国传统发展模式的影响,我国建筑设计业存在一定的地区保护。不同地区的建筑由于受当地气候、环境、历史和文化的影响,因此也具有不同的地区特点。在市场、行业和地区的保护之下,设计企业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就需要突破行业、地区保护,拓展自己的业务,必须使企业变成一个学习型企业,主动、积极地去了解和学习将要涉足的行业和地区的新知识、新情况。

建筑涵盖广泛的使用类别,例如文化体育教育类建筑、办公类建筑、住宅类建筑、医疗类建筑等等。面对日起激烈的市场竞争,结合自身的技术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去开拓市场。在某些个领域上下功夫,完成技术积累,培养该领域和地区的人才和技术优势,从技术、品牌、服务全面提升,走专业化道路,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4

二、建筑设计行业细分结构特征分析 事务所的特点是,各自的分工都比较明确。也就是说,擅长作规划的就做规划,主攻商业建筑的就攻克商业建筑,从事住宅的就偏向于住宅。将来的市场也一定会越来越细分,因此事务所是比较符合发展的趋势的。但是,我也相信,未来的设计院也会被细分。从现在中国的建筑设计的排名来看,我们一般是以产值来排名,但是国外是按照类别,比如,商业类那个设计事务所最好、住宅类哪一个最好。行业细分是行业化的必经之路。

行业细分之后,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将来进行一幢住宅的设计,可能规划方面找的是一家公司,景观设计又是一家公司,内部装修也是一家公司。开发商在一定时期会觉得这样比较麻烦。

但是,这应该属于一个观念问题。如果建筑的市场化道路走到一定的程度,调动一支团队进行全面的规划设计,应该是比较容易的事情,也将成为惯用的手法。但是现在,我们一定要把这个观念适应过来,这不是麻烦,而是在观念改变的时候必将经历的时期,这是一个暂时的过程。

三、建筑设计行业细分市场发展概况 近年来,建筑设计行业体制改革发展不断深化,企业主要经营模式、产权结构和所有制形式继续向多元化发展,初步形成了产权结构多样化的建筑设计行业 5

企业,队伍结构更趋市场化,很多建筑设计企业紧密围绕专业化、社会化和公司治理法制化的总体方向,全面贯彻改企建制、政企分开、调整结构、扶优扶强、做精做细的基本思路,开始通过改制实现自身组织、体制突破、创新企业发展模式。除个别国有建筑设计院仍为事业单位编制外,大部分建筑设计院已完成企业化转轨和产权制度改革,还有很多企业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总体上具有以下特点:

1.近年来,建筑设计单位改企建制成绩显著,大部分建筑设计院完成改企,并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2.建筑设计企业改制发展不十分平衡,还有少部分地区部分建筑设计院,还没有完成改企。有的虽已改企,但尚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个别建筑设计院仍在沿用传统事业单位模式,发展受到制约与影响。

3.部分已经改制的建筑设计企业,正在探索进行二次改制。由于一次改制中缺乏经验,在诸如股权设置、公司章程、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完善地方,通过几年运行后,正在探索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通过二次改制加以完善调整。

4.建筑设计企业优化整合不断加强,企业实力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一些新改制的企业,凭借全新的理念及灵活的激励方式,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企业经营 6

模式及品牌建设得到提升,企业规模效益得到跳跃式发展。 5.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建筑设计企业开始关注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开始选择决定明天生存的空间与后天的地位,企业发展战略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

6.大型建筑设计院改制进展缓慢,管理层及骨干员工持股受到限制,企业改制进一步规范。

四、建筑设计行业市场结构变化趋势 我国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不断出台,导致建筑设计企业转移业务中心,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也面临着诸多机遇。

首先是国家区域规划带来的机遇。2011年以来,我国获批的区域规划频繁出台,发展规划数量之多,时间之密集,影响范围之广泛是前所未有的。截止到2011年底,中央政府批准或批复的部分区域规划包括:

从地区分布上来看,沿海地区继续占据优势,同时兼顾了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形成了区域协调发展,共同促进繁荣的壮观景象。众多区域规划的出台,必将带来新一轮的基础设施建设的热潮,对建设设计行业来说也意味着无限商机。 7

其次是政府公共设施投资的加大,为设计行业提供了新机遇。 在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背景下,作为以房地产为主体的建筑业受到的冲击并没有想象中大,主要是因为设计企业在传统业务面临恶劣的环境下,积极拓展新业务。以往,建筑设计主要由房地产住宅项目主导,由于2011年政府投资项目和公益性项目增多,这些项目即带来大型民用公共建筑项目的建设高潮,这一高潮使建筑师获得了更大创作空间。

例如亚运会,政府投资公共设施,包括医院、航空港,博物馆、美术馆和高校建筑等,实际上,这些大型项目是政府宏观调控、加大公益性投入以抑制房地产泡沫化发展的重点建设,建筑师获得更多在公共建筑领域的发展机会。 此外,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化水平提高及新型工业的发展,需要更为先进的生产环境,也将带来巨大的工业建筑设计需求。我国现有城市建筑面积400亿平方米,存量建筑的改造性任务量十分巨大。仅此两项,就带动建筑行业的用人需求保持逐年稳步增长的态势,建筑设计行业也将在不断寻求新的利益中心中不断发展。 8

图表:2011-2015年我国新型建筑材料需求趋势 数据来源:中国建筑协会 第二节 民用建筑设计市场分析预测 一、民用建筑行业规模分析 进入2014年以来,银行房地产信贷与以往有很大不同,银行出于风险考虑,对房地产相关贷款审批逐渐趋严,导致房地产开发增速有所放缓。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1-3月,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5,339.2亿元,同 9

比增长16.8%,增幅同比回落3.4个百分点,比2013年全年回落3.0个百分点,低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0.8个百分点。

2014年1季度,新开工面积增速持续大幅走弱,并进一步导致施工面积增速的大幅下滑,以及土地市场偏淡,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大幅下滑。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下降是经济转型和产业模式变革的必然结果,但是过快的下行也是经济和金融体系不可接受的。 图表:2013年3月-2014年3月累计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及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表:2011年12月-2014年3月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及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率变动趋势 10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投资结构来看,作为居住用途的住宅和非住宅类地产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其中办公楼和其他降幅最大。具体来看,2014年1-3月,在房地产开发投资中,商品住宅完成投资10,530.5亿元,同比增长16.8%,增幅同比回落4.3个百分点,比2013年全年回落2.6个百分点,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8.6%;办公楼投资902.3亿元,同比增长20.8%,增幅同比回落23.3个百分点,比2013年全年回落17.4个百分点,所占比重为5.9%;商业营业用房投资2,160.1亿元,同比增长25.5%,增幅同比提高4.3个百分点,比2013年全年回落2.8个百分点,所占比重为14.1%;其他投资1,746.4亿元,同比增长5.7%,增幅同比回落1.2个百分点,比2013年全年回落1.6个百分点,所占比重为11.4%。 图表:2013年累计不同用途房地产开发投资及同比增长情况(亿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