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资委宣布任命讲话-精选word文档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国资委宣布任命讲话 篇一:国资委讲话 黄淑和在全国国资委系统指导监督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时间:201X-08-19 文章来源:政策法规局 围绕“两新目标” 积极探索推动 努力开创指导监督地方国资工作新局面 ——在全国国资委系统指导监督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 黄淑和 (201X年6月28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进入新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总结 杭州会议以来指导监督地方国资工作的进展和成效,交流各地好的做法和经验,围绕“国资监管上新水平、国企发展上新台阶”的“两新目标”,研究“十二五”时期指导监督地方国资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提出做好下一步工作的具体措施。国务院国资委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王勇同志做出重要批示,对进一步加强指导监督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指导监督地方国资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去年杭州会议以来,国资委系统紧紧围绕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大力推进指导监督工作,国资系统一盘棋理念进一步增强,上下级国资委沟通联系进一步密切,工作合力进一步形成,指导监督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指导监督工作机制基本形成。 【最新】国资委宣布任命讲话-精选word文档 分管领导和工作机构全面落实。各省级国资委将指导监督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普遍成立了指导监督工作领导小组,不少地方国资委由一把手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同时明确了委内牵头处室,建立了各处室之间的分工协调机制。北京市国资委将36项工作任务分解到16个处室。山东省国资委将各处室指导监督工作开展情况列入年度考核内容。上海市国资委对区县国资监管工作中遇到的难题,由各业务处室实行对口“一条龙”
服务。通过落实分管领导和工作机构,初步形成了职责明确、统筹协调、分工负责的指导监督工作组织体系。
指导监督工作制度建设不断加强。国务院国资委修订发布了《地方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指导监督办法》(以下简称《指导监督办法》),按照“指导、沟通、交流、服务”的原则,明确指导监督工作机制和主要工作事项,进一步规范了指导监督的主要方式和途径。上海市国资委制定了《指导监督办法》的实施细则,将区县贯彻执行国资监管政策法规情况作为指导监督工作重点。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甘肃、内蒙、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省区市国资委出台了加强市、县级国资监管工作的指导监督办法,探索建立政策指导与具体指导、日常指导与专项指导相结合的工作体系。
上下级国资委之间的沟通交流平台逐步形成。国务院国资委定期编发简报,及时传达指导监督工作要求,交流推广各地国资监管的特色做法和先进经验,同时加快建立地方国资监管信息资源系统,尝试指导监督基础数据的整合与利用。福建、安徽等省国资委健全监管工作体系,形成了覆盖全省的基础数据网络。辽宁省国资委通过与地市国资委办公信息系统联网,确保了重要信息及时上报。国资委系统运用沟通交流平台,有力地促进了相互之间的学习借鉴和信息共享。
(二)创新方式方法,指导监督工作全面展开。 精心规划部署指导监督工作。国务院国资委印发 年度工作计划 ,明确了201X年指导监督的40项工作任务和责任厅局。湖南、新疆、西藏、厦门等许多省市国资委也制定了指导监督工作年度计划。福建、江西、陕西等省市国资委专门组织召开了全省指导监督工作会议。北京市国资委邀请区县政府主管领导参加国资监管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了区县国资监管重点工作。四川省国资委召开研讨会,研究部署“十二五”时期指导监督工作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和工作措施。通过工作计划和会议部署,各地指导监督工作开始全面启动,并初步打开了工作局面。
深入调研摸清指导监督面上情况。今年上半年,国资委法规局赴13个省市深入了解地方国资监管机构建设、全覆盖监管、融资平台公司经营等方面的情况和问题,并提交了有关调研报告和上报的专题信息。福建省国资委对市、县国资监管工作和指导监督工作情况进行全面调研。山东省国资委针对部分地市出现的国资委监管企业划回原主管部门的体制回潮现象,由委领导分头带队进行集中调研督导。安徽省国资委建立了委领导班(来自:WWw. : 国资委宣布任命讲话 )子联系点制度,每人分别联系2-3个地市国资委,定期开展调研指导。四川、黑龙江等省国资委分片区开展专题调研,实地协调解决市县国资监管机构【最新】国资委宣布任命讲话-精选word文档 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进一步增强了指导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路作用。河南、云南、青岛等省市对下级国资监管工作进行评优表彰,树立先进典型。山东省国资委总结推广济宁、聊城、枣庄等地市国资委在加强职能建设、强化考核培训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宁夏自治区国资委指导推动全区国有企业开展与全国先进企业、全区先进企业、本行业先进企业的“三对标”活动。各地通过总结推广特色做法和先进经验,以点带面,使指导监督工作的引领示范效应得到较好体
现。 不断强化和丰富指导监督工作内涵。国务院国资委先后组织召开国资委系统财务监督、产权管理、业绩考核、收益分配、改革改制、董事会与监事会工作、纪检监察等专题会议和培训班,对各地国资监管工作进行专项指导。深圳、上海、河北、大连等部分省市国资委在本地区积极探索推进经济增加值考核,引导国有企业增强价值创造能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云南、江苏等省国资委组织对地市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全面掌握地市国有经济的运行情况。广东省国资委指导地市国资委建立健全国有企业财务快报制度。江苏、湖北等省国资委统一全省企业国有产权交易信息发布,实行产权交易网上动态监测。加强对国资监管各项专题工作的指导推动,已经成为国资委系统加强联系、共同提高的重要纽带。
(三)突出工作重点,指导监督效果初步显现。 指导国资监管体制和制度建设迈出新步伐。各地国资委以保持机构的独立性、专业性和落实出资人三项主要职责为重点,通过立法和政策引导等多种途径,深入推进本地区国资监管体制和制度的完善。湖北省国资委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主动地向省委、省政府汇报,积极加强与省政府各部门和省人大法律委的协调配合,组织起草并推动出台了《湖北省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条例》,首次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明确了全省国资委的直属特设机构性质和全覆盖监管职责,健全完善了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山东、贵州等省市也先后出台了指导本地区国资监管体制完善的专门文件,对国资委职责定位、监管范围以及市县国资监管责任主体等做出了明确规定。福建省国资委针对部分地市拟撤并国资委的动向,及时与各地市党委、政府沟通,并将情况上报省政府取得支持,保持了地市级国资委机构的稳定。重庆、陕西等省市国资委主要领导与地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深入协商沟通,推动地市级国资委的单独设立和职责到位。最近,深圳市委和市政府对市国资局的机构名称和机构性质专门作了研究,正式决定将市国资局更名为市国资委,机构性质由市政府工作部门变更为市政府直属特设机构。
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取得新进展。各地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原则,积极拓展国资委系统的监管范围。目前,全国有14个省级国资委监管覆盖面达到80%以上,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个直辖市实现了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全覆盖监管。湖北省国资委对粮油、水电、文化等领域的脱钩改制企【最新】国资委宣布任命讲话-精选word文档 业实现了“统一纳入、委托监管”。云南选择昆明、曲靖、文山、大理等四个州市进行了国有资产监管全覆盖试点。此外,全国有28个省级国资委和70个地市级国资委监管范围还涵盖了金融类国有资产。
推动落实县级国有资产监管责任取得新成效。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义乌现场会后,浙江、广东等省国资委相继在全省范围内大力总结推广义乌、顺德经验,进一步加强县级国资监管机构建设,健全县级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湖北省国资委总结推广“大国资、大监管、大资源、大配置”的“宜都模式”,大冶市对经营性国有资产和行政事业性资产实行产权、预算、资产处置、资源配置“四统一”的监管模式。宁波市国资委推动明确了区县国资监管责任主体。据对吉林、安徽、广西等8省市所辖883个县区的统计,单独设立国资监管机构的有167个,占总数的19%。广东、江西、四川的县(区)单独设立国资监管
机构的比例分别达到36%、30%和28%。 指导地方国有经济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呈现新格局。各级国资委积极指导推进跨区域、跨层级国有企业之间的调整重组,引导地方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支柱行业和特色产业。国务院国资委推动中央企业与许多省市开展了央地合作。福建省国资委牵头搭建本地区对接央企的合作平台。不少地方把国有经济作为推进城市化建设的重要平台。四个直辖市的企业国有资产逐步向支柱产业和关系民生的公共基础设施领域集中。山西省国资委以煤炭资源整合为推手,加快推进省、市国有企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海南省国资委大力推动省属国有企业与市县合作,共同组建参与新城区和港区开发的投资主体。青海省国资委以循环经济试验区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依托,积极搭建省内国有企业合作发展平台。各地通过指导推动优势资源集中,使国有经济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总体上看,近一年来,各地国资委认真贯彻落实杭州会议精神,通过建立健全指导监督工作机制和制度,不断创新指导监督方式和方法,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国资委系统指导监督工作开始从起步开局向纵深推进转变,从分头摸索向集中借鉴转变,从提出一般要求向深化体系建设转变,为推进完善地方国资监管体制、促进地方国有企业科学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指导监督工作尚处于刚刚起步、逐步发展的阶段,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对指导监督工作的认识参差不齐,各地工作进展不平衡;指导监督工作体系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对县级国资监管工作的指导监督仍较薄弱;指导监督的一些重点难点还需要积极探索、寻求突破。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要在下一步工作中采取切实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时期指导监督地方国资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深入推进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完善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按照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要求,“十二五”时期将更加重视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在继续完善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同时,还将完善国有金融资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和自然资源资产监管体制,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