钼蓝比色法测定斯越橘成熟果实中还原型抗坏血酸含量及体系优化————————————————————————————————作者:————————————————————————————————日期:钼蓝比色法测定笃斯越橘成熟果实中还原型抗坏血酸含量及体系优化-农学论文钼蓝比色法测定笃斯越橘成熟果实中还原型抗坏血酸含量及体系优化谭智文,宋春艳,郑美香,崔百会,宗成文(延边大学农学院,吉林延吉133002)摘要:以笃斯越橘(Vacciniumuliginosum)成熟果实为试材,以钼蓝比色法测定笃斯越橘果实还原型抗坏血酸(Reducedascorbicacid,AsA)含量进行条件优化。
结果表明,3%偏磷酸-乙酸用量为100μL、5%硫酸和5%钼酸铵用量均为200μL、以去离子水补充至1500μL,30℃干热恒温浴显色40min,取出室温下放置1h后,在700nm下测定,所得数据稳定,准确性适合用于笃斯越橘果实AsA含量的测定;测得含量为(40.20±6.23)mg/100gFW。
关键词:笃斯越橘(Vacciniumuliginosum);钼蓝比色法;还原型抗坏血酸;测定与优化中图分类号:O65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7-1713-04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5.07.047越橘属植物超过450种[1],广泛分布于欧洲、北美洲、中美洲、非洲东南部中部及马达加斯加岛以及亚洲等地。
笃斯越橘(Vacciniumuliginosum)为杜鹃花科越桔属落叶灌木[2,3],是我国一种野生种越橘[4]。
笃斯越橘果可鲜食、也可加工,能够提制天然食品色素,浆果酸甜,果汁含有VC、VE[5,6]、Zn、Cu等,具有很大的开发前景[6]。
目前,关于越橘属植物在抗性生理、光合生理、花色苷功能及分子生物学方面有较多研究[7]。
对于越橘果实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含量的测定及相关方法鲜有报道。
抗坏血酸(VC)是人体必需的水溶性维生素,在许多新鲜水果、蔬菜中主要以还原型VC(AsA)存在[8]。
AsA含量的测定方法有很多,如2,6-二氯靛酚滴定法[9]、碘量法[10]、分光光度法[11]、紫外分光光度法[12]、高效液相色谱法[13]、钼蓝比色法[14,15]等。
根据试验测定准度和精度要求,选择简便易行、价格较低的测定方法。
本研究中,笃斯越橘蓝色果实中花青素含量相对较高,不适合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碘量法进行测定。
此外,由于紫外分光光度法操作相对繁琐、光电比浊法易受到亚锡离子干扰,因此两种方法较少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是极好的测定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简便地测定果品中VC含量,但其仪器较为昂贵,很难应用于普通实验室。
钼蓝比色法实质为分光光度法,通过试验条件优化,探究出能够准确、简便、快速地进行越橘中AsA含量的测定方法,同时为相关果品测定提供借鉴。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供试材料采自吉林省汪清县兰家林场,笃斯越橘成熟果实采摘后放置于冰盒内,带回实验室,-70℃冰箱保存。
1.2试验方法1.2.1试剂与仪器主要试剂:5%的钼酸铵溶液;0.05moL/L草酸-0.0002moL/LEDTA溶液;5%硫酸溶液;3%偏磷酸-乙酸溶液;1mg/mL标准VC溶液。
UV-26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制作所);干热恒温器;真空泵。
1.2.2试材处理将试材从冰箱中取出,称量20g,倒入事先盛有一定量草酸-EDTA溶液研钵内研磨,然后对研磨液进行真空抽滤,滤液即刻用草酸-EDTA溶液定容至250mL,放置4℃冰箱备用。
1.2.3试验方法参照文献[14]方法,改进如下:反应体系总体积为1500μL,VC标准溶液-草酸-EDTA(或果汁待测液)500μL、3%偏磷酸-乙酸100μL、5%硫酸和5%钼酸铵用量均为200μL,剩余体积以去离子水补充;30℃干热恒温浴显色40min,取出室温下放置40min,700nm波长条件下测定吸光度。
波长选择试验:分别取0μLVC标准溶液(对照品)、50μLVC标准溶液,采用上述方法并设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参数,扫描速度为中速;峰值检测,阈值1、点4;在650~900nm内进行扫描;各试剂用量试验,以0μL溶液为参比,吸光度调零,用量梯度为50μL,范围是50~250μL;显色温度试验:温度梯度为5℃,范围是15~35℃;显色时间及放置时间试验:时间梯度为10min,前者范围是10~50min,后者范围是0~90min;精密度试验:取平行样品,测定10次吸光度值;VC标准溶液曲线制备:VC标准溶液用量梯度为10μL,范围是0~100μL;加样回收试验:加入50μLVC标准溶液。
(上述试验数据均为3次测定的均值)2结果与分析2.1最适测定波长的选择在650~900nm内进行扫描(如图1),结果显示,在693~702nm内有较大吸收值(0.636),参考文献[14-16]中的结果,确定试验测定波长为700nm。
2.2偏磷酸-乙酸用量的确定由图2可以看出,在VC反应体系中,偏磷酸-乙酸最适加入量为200μL;然而,笃斯越橘反应体系中,偏磷酸-乙酸最适加入量为初始值(50μL),综合考量,最终确定偏磷酸-乙酸用量为100μL。
2.2硫酸用量的确定由图3可以看出,向反应体系中,加入5%硫酸的量为200μL最适,因此,最终确定5%硫酸用量为200μL。
2.3钼酸铵用量的确定由图4可以看出,在VC标准溶液反应体系中,5%钼酸铵最适加入量为150μL;在笃斯越橘反应体系中,5%钼酸铵溶液最适加入量为200μL,综合考虑,选取加入200μL5%钼酸铵溶液为反应体系最适量。
2.4显色温度的确定由图5可以看出,反应体系最适显色温度为30℃,最终,确定反应温度为30℃。
2.5显色时间的确定由图6可以看出,各反应体系,在显色40min时显现最大吸光度;虽然笃斯越橘果汁待测液显色时间-吸光度曲线有一定波动,为了试验一致性,确定显色时间为40min。
.6显色后放置时间的确定由图7可知,各反应体系在显色后60min其吸光度较稳定;因此,显色反应后放置60min,然后测定其吸光度。
2.6优化试验精密度评价按照“1.2.3”试验方法,做10次平行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VC标准溶液、笃斯越橘吸光度较稳定,RSD≤2.0%,表明优化后反应体系的精密度良好。
2.7标准曲线的制备与样液VC含量的测定按“1.2.3”的试验方法,绘制标准VC加入量与吸光度的关系(如图8),标准VC含量在0.0067~0.0400ng/μg内线性关系较好,服从朗伯-比耳定律,所得线性方程为y=0.1231x-0.0225(n=6),R2=0.9948,方程拟合较好,能够用于测定。
2.8加样回收试验参照上述方法进行吸光度值测定(n=5),结果见表2,平均回收率为80%~120%,RSD≤2.0%,说明试验准确度良好。
3小结与讨论采用钼蓝比色法测定果蔬中AsA含量,选取测定波长有所差异,由于反应体系的不同,反应最大波长会有所不同。
在最适波长选取上,参考已有研究(700nm[14]、700.1nm[16]、705nm[15]、746nm[17]、760nm[18]、820nm[19]、839nm[20]),结合图像扫描,最终选取700nm波长。
钼蓝比色法能够较好地应用于笃斯越橘果实AsA含量的测定;笃斯越橘成熟果实(蓝果)AsA含量为(40.20±6.23)mg/100gFW)。
参考文献:[1]BROWNPN,TURICE,SHIPLEYPR,etal.Comparisonsoflarge(VacciniumacrocarponAit.)andsmall(VacciniumoxycoccosL.,Vacciniumvitis-idaeaL.)cranberryinBritisholumbiabyphytochemicaldetermination,antioxidantpotential,andmetabolomicprofilingwithchemometricanalysis[J].Plantamedica,2012,78(6):630-640.[2]周繇.长白山区野生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评价体系的初步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6,26(3):599-605.[3]周繇.长白山区珍稀濒危植物优先保护序列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6,19(6):740-749.[4]廉立华,吉玉,国二郎.笃斯越橘的形态鉴别特征研究[J].黑龙江医药,2006,19(1):28-29.[5]ILKAYK,BΜLENTK.AntioxidantpropertiesofblackberryandblueberryfruitsgrownintheblacksearegionofTurkey[J].ScientiaHorticulturae,2009,121(4):447-450.[6]刘翠,陈素华,陈少云,等.中国野生笃斯越橘花青素的初步分离和分析[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9,25(1):57-64.[7]方仲相,胡君艳,江波.蓝莓研究进展[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3,30(4):599-606.[8]PISOSCHIAM,DANET,AF,KALINOWSKIS.Ascorbicaciddeterminationincommercialfruitjuicesamplesbycyclicvoltammetry[J].JournalofAutomatedMethodsandManagementinChemistry,2008,2008:1-8.[9]GB1992-87,2,6一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果蔬中抗坏血酸含量[S].[10]李瑞国.4种常见蔬菜维生素C含量测定[J].西南农业学报,2011,24(1):198-201.[11]解胜利.果蔬中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169-171.[12]李军.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果蔬中的维生素C[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14(1):41-44.[13]胡志群.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荔枝果肉中的糖、酸和维生素C[J].果树学报,2005,22(5):582-585.[14]刘绍俊,牛英,刘冰浩,等.钼蓝比色法测定沙田柚果肉中还原型维生素C含量的研究[J].北方园艺,2011(1):8-12.[15]李军.钼蓝比色法测定还原型维生素C[J].食品科学,2000,21(8):42-49.[16]奚长生.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1,21(5):723-727.[17]肖彦春,雷恩春,关秀杰,等.测定蔬菜中还原型维生素C两种方法的比较[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5):1036-1038.[18]郝建军,康宗利,于洋.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9]王美兰,吕建刚,周志才.磷钼杂多酸光度法测定水果、蔬菜VC[J].食品科学,2003,24(8):129-133.[20]马占玲.青椒中还原型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J].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2):111-1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