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美丽中国

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美丽中国

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美丽中国”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
们在短短数十年间走过了西方国家数百年才走完的历程,在欢欣鼓舞
的同时,我们也应冷静的看到,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为
代价。资源大量消耗、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粗放型、掠夺式发展模式
已不可持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刻不容缓。在这一客
观现实面前,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
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
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
深化,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绘就“美丽中国”画卷任重
而道远,不但需要宏观布局,还应从细处着墨。面对环境污染事故频
发,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的现实,必须在最细微处着力,多措并举,重
拳出击,严厉打击一切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
加大环境执法监督力度,严格执法。近年来,环境污染事故频发,
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
命安全。究其原因,问题的症结并不在于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和防治
污染的体制机制,而在于各项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因为一些因素没有落
到实处。再完善的制度设计,没有执行和落实,也发挥不了应有的作
用,最终成为只是摆在各级部门文件柜中的一堆纸片。有法必依,执
法必严,对各种环境违法行为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坚决依法从快
予以打击和处理,以雷厉风行的态势彰显政府部门惩治环境违法行为
的决心,保持对环境违法行的严打高压态势,杜绝违法违规企业和个
人的侥幸心理。
提高环境违法行为成本,重典治乱。目前,国内环境违法行为成
本过低,是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乱象所面临的困局所在。根
据我国现行《环保法》规定,企业违法排污,环保部门最多罚款10
万元,并且每月只能罚款一次。如此这般,即使每月都罚,一年也不
过120万元。如此低的违法成本,难免让某些违法企业钻法律的空子。
正是由于法定罚款上限低,不足以震慑、制裁和遏制环境违法,导致
一些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承担环境责任。一些企业宁愿选
择违法排污并缴纳罚款,导致恶意偷排、故意不正常运转污染防治设
施、长期超标排放等持续性环境违法行为大量存在,不但损害了环境,
也践踏了法律的尊严。我们应学习国外的经验,对污染环境的企业视
其违法情节予以相应的重罚,提高其违法成本,让其不敢再一意孤行。
重视农村地区环境问题,积极治理。当媒体的视野还聚焦在城市
环境污染的问题上时,面积广大的农村地区正面临着垃圾围村、环境
问题日益严峻的现实。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事关农村居民的身体
健康,事关农产品的安全供给,事关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必
须给予高度的重视。解决农村地区环境污染的问题,一是要加大宣传
力度,普及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及知识,帮助农村居民养成健康文
明的生活习惯,彻底扭转垃圾随意随处倾倒的局面;二是要增加经费
投入,专款专用,补齐农村地区治污经费不足这一短板,通过修建垃
圾堆放点并组织专人定期清运的方法处理好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
三是有条件的地区,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当
注重农村治污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做好农村生产、生活用水无害化处
理。
号召民众参与环保事业,加强宣传。利用电视、报纸、网络、广
播等媒体,加大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及知识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
营造保护生态环境的舆论氛围,引导人民群众摒弃不良的生活和消费
习惯,逐步养成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号召民众积极投身
环保事业。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单靠政府的力量是不
现实的,这一美好愿景的实现还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需要大家
共同参与,在这项利在千秋的事业中,没有人有权利袖手旁观。关爱
环境,我们不需做惊天动地的大事,只需做“举手之劳”的小事,从
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细节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如此,必将为“美丽
中国”画卷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