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寸滩保税港区现状及对策

重庆寸滩保税港区现状及对策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寸滩保税港区现状及对策学生:张慧雯学号:********指导教师:陈**专业:物流管理重庆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二O一一年六月Graduation Thesis of Chongqing University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untan Bonded AreaUndergraduate: Zhang Hui wenSupervisor: Prof. Chen hai longMajor:Logistics ManagementCollege of Applied TechnologyChongqing UniversityJune 2011摘要2008年11月12日,国务院批准了设立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是两江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寸滩保税港的成立是重庆发展成为内陆开放高地的科学发展模式。

本文从保税港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分析了中国保税区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新情况,阐述对自由港和保税港相同点和不同点。

并对国内保税港区建设的国内经济进行必要的总结,并对保税港区的发展方向做出阐述。

通过对重庆寸滩保税港区的实际情况的分析,阐述了其发展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对重庆寸滩保税港如何作为一个平台,将重庆打招成内陆开放高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由此可见,本文是以保税港为主体,重点就重庆保税港的发展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保税港,物流中心,发展建议ABSTRACTCuntan Bonded Port Area of Lianglu, Chongqing (short for Chongqing Bonded Port Area),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ongqing Liangjiang New Area, which is approved and established by the State Council on November 12, 2008. In order to make Chongqing an important gateway of the inland region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a model for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existing free trade zone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dominant function and the internal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free trade zones in order to explore a reasonable spatial organization model for the free trade zones which are areas under special supervisions and provide a feasible suggestion for making rational and scientific plans for Chongqing free trade zones.Key words:bonded port area, logistics center,development suggestion目录中文摘要 (I)ABSTRACT (II)1导言 (1)1.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2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2保税港区概况 (4)2.1保税港区的渊源及其发展历程 (4)2.2保税港的作用 (4)3我国保税港区与国外自由港的功能比较 (6)3.1国外自由港功能的发展趋势 (6)3.2我国保税港区的功能发展现状 (6)3.3我国保税港区与国外自由港的比较 (8)4 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的基本概况 (9)4.1 两江新区的成立 (9)4.2 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 (9)4.3 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的规划 (10)4.4 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功能定位 (10)4.5 与其他保税港比较,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的特点 (11)4.6 重庆保税港区对重庆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11)5 重庆寸滩保税港区的现状及发展建议 (13)5.1 回顾十一五,重庆寸滩保税港区取得喜人成绩 (13)5.2 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物流发展中的挑战 (14)5.3 重庆保税港发展政策建议 (16)6 结束语 (19)参考文献 (20)致谢 (21)1 导言随着国务院正式批准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的消息发布,全世界的目光聚焦重庆保税港区。

重庆寸滩保税港区作为国务院批准的第十一个保税港区,拥有特有的水港+空港的模式定位。

加之目前中国已获准批成立了十六个保税港区,分布在华东、华北、东北、西南、华南等地区,地理位置也从沿海扩展到了内地,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国较为完整的保税港区链条。

保税港区尽管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

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如何通过发展向自由贸易区转型,如何作为一个重要平台让重庆成为内陆开放高地。

1.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1.1选题的背景2008年12月18日,中国内陆首个保税港区——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管理委员会和重庆保税区开发管理有限公司挂牌成立,重庆保税港区建设正式启动。

2010年6月18日,是重庆直辖13周年的日子。

这一天,又注定会成为重庆崛起历程中一个难以忘怀的时刻———重庆“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

两江新区的成立标志着两江新区挂牌成立,标志着从沿海兴起的开发开放,全面深入地推进到内陆腹心地区。

作为继浦东、滨海之后,中国第三个国家级新区———两江新区的开发开放,将引领中国改革开放的西部新格局。

两江新区的地理位置位于重庆主城区长江以北,嘉陵江以东,总面积超过1200平方公里,拥有内陆唯一的保税港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涵盖了渝北区,江北区,北碚区的三个行政区部分区域及北部新区。

两江新区的是在“中国模式”从外需带动到内需驱动大背景下的应运而生的,是中央促进西部大开发向纵深推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抉择;是中央深刻把握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发展大势,培育西部地区增长极,带动中西部崛起的国家开发开放大战略。

到2015年,中国消费占世界的比重将超过14%,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而国内市场的潜力主要在中西部,国家决策加上市场力量,两江新区的发展可谓动力十足。

两江新区辐射西部地区680多万平方公里,辐射面相当于深圳的30多倍、浦东的30多倍、滨海的20倍,辐射人口分别相当于深圳、浦东、滨海的四、五倍。

广阔的中西部大市场催生了两江新区,两江新区的开发开放必将有力拉动中西部的发展。

两江新区挂牌成立100天时,便吸引国内外投资超过1000亿元,平均每天吸引投资达10亿元。

其中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西永保税综合区的批准成立建设,表明着重庆向世界物流中心发展的决心。

继2010年重庆先后开通了三条国际物流大通道之后,2011年还将开通一条经昆明抵达东南亚和印度洋的国际通道。

重庆市还将建立电子商务及加工贸易跨国结算中心,加快保税港区空港功能区、西永综合保税区二期建设。

重庆踏上了扩大开放和打造内陆外向型经济高地的新征程,重庆保税港区,使地处内陆的重庆与沿海发达地区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1.1.2选题的意义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发展,影响了重庆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中国现有的四个直辖市中,重庆物流产业是发展是起步最晚的,基础最薄弱的,物流业的发展滞后,不仅不利于全面推进重庆市保税区的建设,也会影响到重庆市整体经济的发展。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有两点意义:一是通过系统深入分析重庆寸滩保税港区物流发展现状,发现问题,分析具体原因,通过物流的理论研究,解决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物流发展问题,通过制订和实施适当的保税港区发展战略并有针对性地加以完善,提出现阶段有利于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物流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以获得更具优势的运营绩效。

二是通过系统研究分析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可行性分析,并为之做出展望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让重庆市成为中国内陆开放的重要门户,对于重庆市整体经济乃至整个西部经济的科学发展有着一定的实践意义,也为西部大开发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途径。

如何将寸滩保税港区打造成为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建设的法宝作出相应的对策研究的简单分析,此分析也将是本课题的目的和最终落脚点。

1.2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2.1研究内容本课题主要从以下6个方面展开相关分析:第一部分,分析了保税港区的相关定义和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分析过程是建立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模式变迁的视角上。

当然分析的过程离不开对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形式,布局及其演变原因的分析。

以表格的形式,对比保税港区与其他海关特殊监管区的政策和功能。

第二部分,保税港区与世界上的自由港,阐述对自由港和保税港相同点和不同点。

并对国内保税港区建设的国内经济进行必要的总结,并对保税港区的发展方向做出阐述。

第三部分,理解寸滩保税港区发展的规划、目标,功能定位,自身优势特点和支撑项目,是阐述重庆寸滩保税港的成立是重庆经济发展的需要,并说明对重庆寸滩保税港成立对重庆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四部分,分析了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物流发展的现状和保税港建设所面临的挑战。

通过研究调查寸滩保税港区现状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物流总量、物流信息化等;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在哪些方面,如现代物流意识淡薄,由于重庆寸滩保税港区是中国最新的批准建立的保税港区,也是中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内陆保税港区,重庆寸滩保税港区应通过对于国内外已有先进的保税港区经验的学习,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快与国际接轨的物流平台的建设。

第五部分,将对内陆开放经济和内陆开放高地的定义进行界定,并阐述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建设与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内陆经济开放高地之间的关系。

这一分析过程将以重庆寸滩保税港区的具体分析贯彻始终,旨在说明保税港的建设可能成为内陆开放型建设的重要平台。

对着一可能性的阐明,才能够说明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也是课题其余部分存在的可能。

将围绕加快保税港区建设,促进保税港区周边区域建设,以保税港所在的两江新区建设作为契机去获取更多的资源,适时拓展保税港区拓展范围以及自由贸易区转型发展等方面展开初步的分析,为让重庆在国际贸易中,成为国际物流中心的版图上的新坐标,对重庆保税港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1.2.2研究方法本文是基于国际贸易理论、物流管理学、报关程序及管理,交通及运输管理及相关管理理论,在充分社会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社会调查法、推理分析方法、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等,对保税港,自由港,内陆开放高地等本课题所涉及的概念进行清晰界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