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羊绒纺织行业分析报告文案

羊绒纺织行业分析报告文案

羊绒纺织行业分析报告目录一、行业监管、政策及法规 (5)1、行业主要监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5)2、行业政策及法规 (6)二、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9)1、行业概况 (9)2、行业基本特征 (10)(1)周期性特征 (10)(2)季节性特征 (11)(3)区域性特征 (11)(4)资金密集型行业 (12)(5)兼具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特征 (12)(6)资源依托型行业 (13)3、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13)(1)有利因素 (13)①资源优势 (13)②人力资源优势 (13)③政策支持 (14)④国际贸易环境改善 (14)(2)不利因素 (15)①资源总量有限,产品结构有待调整 (15)②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工能力过剩 (16)④国内品牌的投入和积累较国际品牌仍有一定差距 (16)⑤羊绒企业议价能力不足,缺乏主动权 (17)4、羊绒纺织行业的进入壁垒 (17)5、行业市场化程度及竞争格局 (18)6、行业利润水平及变动因素 (18)(1)行业利润水平 (18)(2)影响行业利润水平的主要因素 (19)①行业政策 (19)②人民币汇率 (19)③原料价格波动 (20)7、市场供求关系及变动趋势 (20)8、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22)9、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 (23)10、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 (23)11、行业发展趋势 (24)(1)产业结构调整,产品附加值逐步提高 (24)(2)行业呈现整合趋势,集中度提高 (25)(3)产业升级、技术提高,产品呈现多样化趋势 (25)(4)我国羊绒制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将进一步提高 (26)12、进出口政策对纺织行业的影响 (26)(1)我国出口政策对纺织行业的影响 (26)(2)后配额时代的非关税壁垒影响 (27)三、行业主要企业简况 (28)1、内蒙古鄂尔多斯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28)2、及新疆天山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29)3、宁波康赛妮毛绒制品有限公司 (29)4、内蒙古鹿王羊绒有限公司 (30)5、中土畜雪莲股份有限公司 (30)6、浙江珍贝有限公司珍贝公司 (30)7、宁夏中银绒业股份有限公司 (31)一、行业监管、政策及法规1、行业主要监管部门及监管体制目前,从行业监管上,我国纺织行业由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其施行二元管理。

纺织行业原由国家发改委及其各地分支机构作为行业行政主管部门。

2008年,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二中全会发布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进一步转变职能,减少微观管理事务和具体审批事项,集中精力抓好宏观调控。

纺织行业的行业管理从发改委的原工业司转移到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消费品工业司,由其具体负责研究制定行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以及行业标准,并监督、检查其执行情况,指导行业发展;发改委仍从总体上负责行业宏观管理及行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的制定以及大型项目的审批,与工信部形成更为良好的行业管理和调控合力。

毛纺织行业的行业自律管理机构包括中国纺织工业协会(CNTAC)及其下辖的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CWTA)、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及各地方协会。

行业自律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产业及市场研究,在技术、产品、市场、信息、培训等方面开展协作和咨询服务,推动行业发展,提高行业开发新产品、开拓市场能力,进行行业自律管理以及代表会员企业向政府部门提出产业发展建议及意见等。

目前,我国纺织行业的监管部门和自律管理机构对行业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制定产业政策、规划行业发展战略、优化行业发展环境等宏观层面的监控管理上。

具体到企业层面的监控管理,诸如企业的发展战略、产品发展规划、市场营销手段等完全由企业基于市场化方式运作。

2、行业政策及法规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产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促进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国家对纺织工业给予了一系列政策支持:(1)属于国家鼓励类产业根据2011年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令第九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羊绒纺织及加工行业符合第一类“鼓励类”第二十条第五款“生态、资源综合利用与环保要求的特种动物纤维、麻纤维、竹原纤维、桑柞茧丝、彩色棉花、彩色桑茧丝类天然纤维的加工技术与产品”的要求,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类产业。

(2)《关于加快纺织行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若干意见的通知》2006 年4 月,国家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纺织行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若干意见的通知》。

该通知指出:要加快企业ERP、电子商务平台和在线控制技术的研究推广,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和市场快速反应能力;加强上下游产业链整合和产学研结合,创新经营模式,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中的地位,提高产品附加值,重点支持、大力培养一批在品牌设计、技术研发、市场营销渠道建设方面的优势企业,力争到2010 年形成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知名品牌,使纺织服装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比重有明显提高。

(3)《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 年2月,国务院审议并通过纺织行业振兴规划,振兴规划从五个方面指明了未来纺织行业的发展方向:一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二要加强技术改造和自主品牌建设,未来纺织行业将侧重向高技术,品牌化发展,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知名品牌,提高竞争力;三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四要优化区域布局;五要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提高至16%。

(4)《关于加快推进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2009 年9 月26 日,国家七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当前,在纺织工业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时期,以服装、家纺等纺织终端产品为重点,加快推进纺织行业自主品牌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迈进的必由之路。

《指导意见》指出,总体目标为到2015 年,基本形成健康、规范的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发展的市场和社会环境;培育发展一批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以知名品牌为标志、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服装、家纺企业;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在国内国际市场占有率显著提高;形成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服装、家纺自主品牌。

(5)《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在繁荣市场、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城镇化进程以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鼓励纺织工业向中西部转移,发挥纺织工业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西部地区发挥资源、能源、劳动力、民族文化等优势,抓住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适度发展棉纺、毛纺、丝绸、民族文化产品等特色产业。

(6)《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意见》2008年9月6日,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8〕29号)提出了“加快调整现有羊绒产业产品结构,提高加工深度和附加值”的指导意见。

根据国务院上述指示精神,2008年12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意见》(工信部规[2008]216号)提出了“重点支持石嘴山工业园区、贺兰工业园区和灵武羊绒产业园区等开发区(工业园区)和特色产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努力创建国家级工业园区,形成一批规划科学、主业突出、特色明显、配套完备、规模化经营的产业集群”以及“加快调整现有羊绒产业产品结构,提高加工深度和附加值”的指导意见。

(7)国家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政策及推广绒山羊舍饲技术有利于促进羊绒产业稳步发展绒山羊的过度放牧会导致草场荒漠化。

为遏制草原退化,保护生态环境,自2001年起,我国开始实施“退耕还草”、“退耕还林”政策,同时还配套了一系列措施;2003年起,国家正式在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四川、西藏、宁夏、云南8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启动了“退牧还草”工程。

2005年1月,国家农业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出台了《草畜平衡管理办法》,推行圈养和舍饲饲养,核定载畜量,限制对草原超载过牧,以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草原,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目前国内主要羊绒产区已基本施行圈养。

圈养绒山羊不仅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草场压力,对牧民来说,减少了劳动强度,增加了肥料。

在山区实行山羊圈养防止了山羊上山,破坏山上植被,保护了生态环境,有效地解决了林牧矛盾问题,使林业、牧业同时得到发展,从而保证了羊绒加工业的稳定发展。

二、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1、行业概况山羊绒简称羊绒,是山羊为抵御严寒而在山羊毛根处与皮层之间生长的一层细密丰厚的绒毛,具有纤细、弹性强、柔软保暖等特性。

从全球范围看,产绒山羊主要分布在北纬35-55 度,东经5-120 度的高寒、半荒漠区域。

由于地域和产量原因,羊绒属于稀有的动物纤维,是一种价值量很高的纺织原料,素有“软黄金”和“纤维钻石”之称。

世界山羊绒的主要生产国家有中国、蒙古、伊朗、阿富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土耳其等。

中国是山羊绒原绒产量最大、品质最高的国家,近十年来世界原绒产量稳定在16,000吨左右,其中中国平均每年生产原绒约12,000吨,约占全球总产量的75%。

目前,世界上超过90%的羊绒原料在中国完成初加工处理,中国羊绒及制品加工数量居世界第一,生产能力世界第一,出口量世界第一,世界羊绒消费市场有四分之三以上的商品产自中国。

英国、意大利、日本、美国等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山羊绒进口国。

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山羊绒全部以原料形式廉价出口国外;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批量加工生产分梳山羊绒,但主要还是以原料形式出口国外。

80年代后,我国羊绒加工业开始由初、粗加工向深、精加工发展。

近几年来,随着国内羊绒产业的发展,原绒出口比例下降,羊绒制品出口增加。

目前,我国羊绒产品种类已经由无毛绒发展到羊绒纱、羊绒衫,从针织制品发展到梭织制品和圆机一次性成衣;产品结构由粗纺、纯纺延伸到精纺和多元混纺;产品技术含量逐步提升,羊绒产品向高支精纺、轻薄型四季服装转变。

羊绒制品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宽、技术含量不断提升、产品档次稳步提高、产品出口创汇逐年增加。

我国在拥有羊绒资源优势的同时已经逐步形成特色产业优势。

2、行业基本特征(1)周期性特征羊绒是高档服装的主要原料,而人们对高档服装的消费需求与经济的持续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品味的追求等密不可分,因此,羊绒行业的周期性特征与经济总体的周期性具有较高的相关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