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向一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内力地壳运动引起地表起伏和海陆变迁等变化,按地壳运动方向和性质可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如下表所示:1.读秦岭北坡陡峭的断崖示意图,形成秦岭北坡断崖的地质作用是A.流水侵蚀作用B.风力侵蚀作用C.地表水平运动D.地表垂直运动考向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一、主要外力作用外力作用使地表形态更加丰富多彩,其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
外力作用互为条件、紧密联系、共同作用,塑造各种地貌,其中侵蚀作用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尤为普遍。
水蚀地貌,如沟谷风蚀地貌,如冰蚀地貌,如冰海蚀地貌,如海蚀二、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1.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1)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
(2)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
(3)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型谷、冰碛丘陵等地貌。
(4)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
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1)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
因此,上游多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三角洲、冲积岛等(如下图所示)。
(2)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丘陵、冰碛湖等。
(3)风力作用:在风的源地(或风力强大的地方)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
下图是鼓浪屿西南沙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响,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
读图,完成1—2题。
1.形成鼓浪石的地质作用主要是A.海水侵蚀B.风化和风蚀C.冰川侵蚀D.流水侵蚀2.图中由海水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是A.岩洞B.岩礁C.沙滩D.海岸【答案】1.A 2.C【解析】1.从材料和图中可看出,鼓浪石是由于海浪拍打形成的,因此地质作用为海水侵蚀,A正确。
2.沙滩是海水堆积作用形成的,C正确;岩洞、岩礁是海水侵蚀作用,海岸有不同类型,可能是海水堆积也可能是海水侵蚀,B、C、D错。
考向三板块构造运动的影响读部分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在地壳运动影响下,和①所处板块位置类似地区的地表形态多为A.山地B.平原C.裂谷D.盆地2.关于②③两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②地位于非洲板块B.③地位于印度洋板块C.②③两地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大D.②③两地靠近海沟、裂谷、地壳不稳【答案】1.A 2.C【解析】1,①为两板块挤压碰撞地带,多形成褶皱山。
2,②(美洲板块)③(非洲板块)之间为生长边界,两地之间的距离会不断变大。
故选C。
考向四地质构造及其实践意义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示意图3.研究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可通过下图进行理解。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示地区A.①处地质构造是良好的储水构造B.②处适合修建水库C.③处是背斜山D.岩层中可能存在化石2.如果图中①河、②河为同一条河流。
结合其堆积物等图上信息判断A.①河段自西向东流B.②河段自东向西流C.该河从图中③山岭东侧绕过D.该河从图中③山岭西侧绕过【答案】1.D 2.C【解析】1.图中①河附近岩层是背斜(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②河附近岩层是断层(水库建设应避开断层)、③是向斜成山;图示岩层具有层理构造,属于沉积岩,故可能含有化石。
故选D。
2.图中河流沉积物在①河段中位于南侧,说明河流自东向西流,在②河段中位于北侧,说明河流自西向东流;同时②河段海拔高于①河段,河流总是由高向低流,则河流从图中③山岭东侧绕过。
故选C。
考向五地质剖面图的判读地质剖面图既可以体现静态的结构特征,也可以反映动态的演变过程。
正确判读的关键是明确各种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1.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1)根据地层层序律确定:一般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
如图1中Ⅲ岩层位置靠下,岩层较老;Ⅰ岩层位置靠上,岩层较新。
(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3)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
如图1中Ⅳ岩层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Ⅲ和Ⅱ。
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
2.地质构造的判断方法(1)看岩层是否连续,褶皱由连续的褶曲组成。
如图2中的乙、丙为由连续的褶曲组成的褶皱。
(2)看岩层的形态和地貌形态:岩层向上拱起一般为背斜,未侵蚀前常成山岭(如图2中乙);岩层向下弯曲一般为向斜,常成谷地或盆地。
(3)看岩层的新老关系:核老翼新为背斜,核新翼老为向斜,这是判断背斜与向斜最可靠的依据。
(4)看岩层是否受力破裂且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即岩块是否有相对上升或下降运动,如图1中Ⅱ处、图2中甲处均为断层。
若只有破裂而无位移,只能称为断裂而不能称为断层。
3.地壳运动性质的判断方法(1)褶皱、断层的存在说明经历了地壳的水平或垂直运动。
如图1中的断层,岩层未发生弯曲,说明经历了垂直运动;图2中的褶皱和断层,都说明该地经历了水平挤压作用。
(2)有沉积岩层或沉积物说明经历了沉积作用且沉积时地势低洼,也可能伴随着下降运动。
如图1中左侧岩层I的存在。
图2中的各岩层都说明经历了沉积作用。
(3)若某个年代的岩层缺失,说明该年代该地区地壳上升没有接受沉积,或者说明该年代地壳下沉形成了沉积岩,后来该地地壳上升,形成的岩层又被侵蚀掉。
下图为某河谷剖面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河谷A.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B.位于背斜构造的顶部C.乙处位于河流的凸岸D.右岸侵蚀,左岸形成沙洲2.图中A.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④①②B.③处地层断裂下陷C.沉积岩层因地壳运动而弯曲D.甲地适合聚落的发展【答案】1.B 2.C【解析】1,该河谷处岩层向上拱起,说明是背斜构造,故B项正确。
图中河床呈槽型,说明位于中下游段,故A项错误;乙岸堆积物少、甲岸堆积物多,说明甲岸为堆积岸或凸岸,乙岸为侵蚀岸或凹岸,故C项错误;河流流向无法判断,左右岸难以确定,故D项错误。
2,图中岩层具有明显的弯曲,形成褶皱构造,说明岩层受到地壳运动的挤压作用,故C项正确。
下面的岩层形成时间早于上面的岩层,故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②①④,故A项错误;图中③处无断层,没有出现断裂下陷,故B项错误;甲位于平均洪水位以下,不适合聚落发展,故D项错误。
(2018届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一中学等盟校高三第二次联考)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
下图为两种常见的雅丹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左图为平顶山状雅丹,推测该地貌顶部平坦的主要原因A.风力堆积形成B.流水沉积作用C.风力侵蚀残留D.地壳运动产生地形抬升2.右图为鲸背状雅丹,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分析两侧坡度差异的成因A.陡坡,迎风坡侵蚀而成B.缓坡,迎风坡堆积而成C.陡坡,迎风坡堆积而成D.缓坡,迎风坡侵蚀而成(2018届山东省滨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贵州三都县有一处奇特的地质景观——产蛋崖(右图)。
每隔数十年产蛋崖就会掉落出一些石蛋,石蛋直径约30~60厘米,最重的达300余公斤。
专家推测这些石蛋形成于五亿年前的寒武纪,当时贵州还是一片海洋,随着亿万年的地质运动,这些石蛋才暴然露于地表。
据此完成3—4题。
3.依据专家推测,这些石蛋的岩石类型和形成原因是A.玄武岩火山喷发后冷凝形成火山蛋B.花岗岩岩浆侵入经抬升后风化成球C.沉积岩碳酸钙经化学作用形成结核D.沉积岩恐龙蛋经地质作用形成化石4.石蛋能从陡崖上脱落的主要原因是A.岩石间风化差异B.海水的强烈侵蚀C.风力的搬运作用D.冰川的缓慢堆积(2018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二次质量预测)斯喀基拉海槽位于挪威西南海域,是大陆架上的水下谷地。
读斯喀基拉海槽位置示意图,完成5—7题。
5.斯喀基拉海槽最深处约为A.349米B.449米C.549米D.649米6.导致挪威海岸线曲折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生物风化B.冰川侵蚀C.风力侵蚀D.流水侵蚀7.斯喀基拉海槽的形成过程可能是A.板块碰撞挤压,大洋板块向下俯冲B.地壳断裂下陷,海平面上升C.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侵蚀D.冰川侵蚀,海平面上升(2018届湖北省荆州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查)大陆边缘是陆地与洋底之间的过渡地带,海深在0—3km,大陆边缘的地壳一般属于陆壳性质,但厚度往往小于大陆内部的地壳,有宽有窄。
根据板块构造运动与构造地貌特征,大陆边缘分为稳定型(A图)和活动型(B图和C图)两大类。
读大陆边缘类型示意图,回答8—10题。
8.下列大陆边缘属于上图中A类大陆边缘的是A.我国东海岸B.墨西哥西海岸C.新西兰东海岸D.菲律宾东海岸9.下列山脉属于B类大陆边缘类型中边缘山脉的是A.阿特拉斯山脉B.西高止山脉C.安第斯山脉D.斯堪的纳维亚山脉10.根据板块构造理论,C类大陆边缘成因可能是①洋壳与陆壳碰撞挤压②陆壳与陆壳碰撞挤压③洋壳与洋壳碰撞挤压④洋壳与洋壳张裂分离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2018届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高三第四次考试)考古界人士常说:“汉墓十室九空”。
“沉海昏,立吴城”在鄱阳湖边流传了1600多年。
近年来,鄱阳湖出现了史上少有的低水位,让海昏侯墓呈现在人们面前。
下图为鄱阳湖周边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关于图示区域的地质活动描述正确的是A.图示范围内的岩石均是沉积岩B.庐山的隆起主要是断裂抬升C.P地的地质地貌是背斜谷D.图示地质过程中,鄱阳湖湖心西移12.结合材料判断,海昏侯墓保存完好主要得益于A.岩性坚硬,外力侵蚀弱B.地质稳定,环境变迁小C.地壳运动,沉入湖底久D.加强保护,人为破坏少(2018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读等高线地形图和地质剖面图(单位:m),完成13—14题。
13.图示发生的构造运动先后顺序为A.褶皱一沉积一断层B.沉积一断层一褶皱C.沉积一褶皱一断层D.断层一褶皱一沉积14.图中地形的成因可能是①岩层挤压,槽部紧实,难以侵蚀②岩层挤压拱起形成③形成断块错动抬升成山④岩浆喷发冷却成山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018年湖南省衡阳市高三第二次联考)下图为某一出露地表的岩石,A—F为沉积岩,G 为花岗岩,f为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