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芹菜病虫害的防治
芹菜是人们喜食的蔬菜之一,叶柄肥大,质脆味甜,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我县西部沙区大棚蔬菜主要以种植西红柿和芹菜为主,但在生产上受多种因素影响,经常发生一些病虫害,影响了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在生产实践中应加以预防。
一、常见病害:
1、芹菜斑枯病: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叶柄和茎。
叶片初生淡褐色油浸状小斑,边缘明显,后扩大为圆形,边缘褐色,中央淡褐色到灰褐色,病斑上生许多小黑点,病斑外有黄色晕圈套。
低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和流行,气温20℃左右,相对湿度90%,潮湿多雨的天气发病重。
2、芹菜软腐病:
该病多发生在芹菜移栽缓苗期或缓苗后的生产初期。
一般先从柔嫩多汁的叶柄基部开始发病。
发病初,病斑淡褐色,水渍状,纺缍形或不规则形,稍凹陷,迅速扩展后内部组织呈黑褐色腐烂,有恶臭,最后残留表皮。
3、芹菜菌核病:
芹菜全生育期均可发病,危害芹菜茎和叶柄。
从茎或叶柄基部开始出现褐色水渍状软腐,湿度大时病部生有棉絮状白色菌丝,病组织逐渐腐烂,无异味,后期形成黑色鼠粪状菌核。
棚内低温、通风不良、湿度大、种植过密都易于发病。
5、芹菜心腐病(俗称烂心):
该病主要在保地发生。
芹菜长至10片真叶以后,沿嫩叶叶缘出现缺绿斑,不久变褐、坏死,严重病株心叶变黄枯死。
发病原因主要有二方面:
(1)缺钙引起的生理病害。
由于高温、干旱、施肥不当或棚室温度过高,水分缺乏,阻碍根系对钙的吸收,发生烂心;或土壤中氮、钾、镁过多,由于拮抗作用而阻碍植株对钙的吸收。
(2)缺硼烂心。
土壤中有效硼含量偏低或由于拮抗作用而使植株不能正常吸收硼素。
二、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耐病品种:
如“津南实芹1号”、“美国西芹”、“夏芹”等。
2、种子处理:
无病株采种,播种前用48℃温水浸种30分钟,可有效杀死种子上的病原菌。
浸种时不断搅动使之均匀受热,然后将种子投入冷水中冷却,晾干播种。
3、农业防治:
实行2年以上轮作,可减少病原菌积累,减轻病情;及时清除病残体,合理密植;加强通风透光度,尽量降低湿度;合理施肥,施足底肥并追施或喷施磷钾肥、钙肥和硼肥,培育健壮植株以提高抗病力;合理灌溉,不大水漫灌。
4、药剂防治:
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并用药剂控制,防止蔓延。
对斑枯病用3%农抗120水剂1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防治;对软腐病,在发病初期喷洒72%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3000~4000倍液,或用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30%DT胶悬剂500倍液喷雾防治;对早疫病用77%可杀得500倍液,3%农抗120水剂1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防治;对菌核病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农利灵1000倍液,或50%菌核净1000倍液喷雾防治。
一般每7~10天施药一次,连续用药2次到3次。
三、虫害防治
1、蚜虫。
蚜虫喜危害多种蔬菜的叶背及嫩茎,繁殖力极强,一旦发生,一般农药很难彻底根治,故应清理田园、使用防虫网、黄板诱杀及农药防治几方面齐头并进。
黄板诱蚜:
一般每30~50平方米一块,价格便宜,效果较好;化学防治:
用25%的阿克泰水散颗粒5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7天喷一次,连续2~3次。
2、蝼蛄:
用毒饵防治。
饵料(秕谷、麦麸、豆饼、棉籽饼或玉米碎粒)5公斤炒香,而后用90%敌百虫晶体30倍液0.15公斤拌匀、拌潮为度。
每亩施用1.5公斤~2公斤,傍晚撒施。
3、根结线虫病:
芹菜的根部受害,在侧根和须根上产生大小不等的瘤状根结,植株生长不良,矮小。
在土壤温度为20~30℃土壤湿度为40~70%条件下,线虫繁殖快,容易在土壤中大量积累。
防治方法:
(1)、清洁田园,把上茬有病植株残体和残根彻底清除干净,集中深埋或烧毁。
(2)、深翻土壤25厘米,或起土30厘米,施用不带病原的腐熟有机肥。
(3)、播种或移栽前用10%益舒丰颗粒剂1000倍液处理土壤;发病初期用1.8%齐螨素乳油4000~6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灌根进行防治。
西芹秋冬季病害有斑枯病、菌核病、病毒病、软腐病等;生理性障碍病有空心、茎裂等;前期害虫主要是蚜虫。
斑枯病
斑枯病主要危害叶片。
初发时,叶片病斑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明显,黄褐色,中央灰白色,上散生黑色小点。
冷凉高湿、多雨或植株衰弱时发病重。
防治方法是加强田间管理,施足底肥,合理追肥,增强植株抗病力。
在棚中栽培要注意降温排湿,缩小昼夜温差,减少结露,切忌大水漫灌。
棚中发病时,可喷撒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每次1公斤。
露地可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0%琥·乙磷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菌核病
症状是危害芹菜茎、叶。
受害部初呈褐色水浸状,湿度大时形成软腐,表面生出白色菌丝,后形成鼠粪状黑色菌核。
菌核萌发温度5-20度,15度最适,相对湿度85%以上时该病易发生和流行。
防治方法是实行3年轮作。
播前用10%盐水选种,除去菌核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播种。
发病初期喷洒50%速克灵或50%扑海因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棚中发病用粉尘法,喷撒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每次1公斤。
软腐病
软腐病主要发生于叶柄基部或茎上。
症状是先出现水浸状、淡褐色纺锤形或不规则形凹陷斑,后呈湿腐状,变黑发臭,仅残留表皮。
该病为细菌性病害。
病原细菌在土壤中越冬,从伤口侵入,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蔓延。
湿度大时发病重。
有时与冻害或其它病害混发。
防治方法是实行3年以上轮作。
移栽、松土或锄草时避免伤根。
雨后及时排水;发现病株及时挖除,并撒入石灰消毒。
发病期减少浇水或暂停浇水。
发病时及时喷洒下列药剂防治:72%农用硫酸链霉素3000-4000倍液,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病毒病
全株都可染病毒病。
初叶片皱缩,呈浓、淡绿色斑驳或黄色斑块,表现为明显的黄斑花叶。
严重时全株叶片皱缩不长或黄化、矮缩。
病毒在田间主要通过蚜虫传播,也可通过人工操作接触摩擦传毒。
栽培管理条件差、干旱,蚜虫数量多发病重。
防治方法是采取防蚜、避蚜措施进行防治。
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植株抗病力。
进行叶面喷肥,也可提高耐病性。
发病初期喷洒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20%病毒A 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空心、xx开裂及缺硼
空心症状是从叶柄基部向上发展,空心部位出现白色絮状木栓化组织。
是一种生理老化现象,多发生在沙性土壤,尤其是肥料不足或后期脱肥易发病。
土壤干旱、芹菜受冻也可发病。
而叶柄开裂症状的主要表现为茎基部连同叶柄同时裂开,影响品质。
叶柄开裂的原因多数是在低温干旱条件下,生育受阻所致。
防治方法是选择非沙性土壤,施足腐熟有机肥,适时追肥,发现叶色变浅有脱肥迹象时,可喷洒0.1%尿素液肥或叶绿精等叶面肥。
缺硼症的表现为叶柄肥大、短缩,向内侧变曲。
土壤缺硼,或土壤中其他元素偏多,硼的吸收受到抑制。
防止方法是施足腐熟的有机肥,或每亩施入硼砂1公斤,与有机肥充分混匀。
应急时可叶面喷施
0.1%-0.3%硼砂水溶液。
蚜虫
症状是西芹受害后,叶片皱缩、生长不良、心叶枯焦,而且蚜虫排泄物还污染茎叶,使之失去商品价值。
防治方法一是黄板诱杀,每亩30块涂机油的黄板;二是银灰膜驱蚜,播种前或定植前在菜田间隔铺设银灰膜条;三是化学防治,发生后可用艾美乐3000倍液,即每袋(0.5克)兑1桶水(30斤),如果蚜虫抗性大,可在每桶水中加5毫升高效灭百可进行喷雾防治,效果很好;还可用5%氯氰菊酯2000倍液交替或混配喷雾。